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加速场办工业改制 提高资本运营质量

时间:2002-03-22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会计》 点击次数:6436

江苏省东辛农场是一个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农垦企业。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场办工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观念落后,机制不活,竞争乏力,部分企业亏损增加,效益下降,生存出现危机。更突出的问题是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置成为困扰场办工业的要害问题。从1997年底开始,农场对场办工业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逐步从过去以放权让利为主的政策调整转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使场办工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采取多种形式,加速改制    从1997年底开始,农场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探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模式,抓大放小,把改革、改组、改造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把产权流动重组、改革企业管理方式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场办工业的效益,促进农场经济发展。    东辛农场针对各场办工业的实际情况,对改制形式进行了有效的引导,把改制的方案交给企业和职工自己讨论确定,死搬硬套改革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对29个场办工业改制采取了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一是股份制。对农场11个骨干工厂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由农场控股,占总股本的70%。企业增强了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改制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是股份合作制。对产品有市场,资产量略低于股份制企业,职工有积极性购买的织布厂和机械厂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通过对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后,织布厂吸收内部职工入股,农场抽出资本金,成为全资性的民营企业;机械厂采取职工入股和农场给予配股相结合的形式。股份合作制改造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工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是拍卖。对长期经营不善,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型企业及企业闲置和不需用资产通过评估后,向社会公开竞标拍卖,使死资产变为活资产,将国有资本金从企业中置换出来,投到效益好、回报率高的企业中去。    四是租赁。对产品无市场竞争力,长期亏损,资产质量较差的8个企业,采取租赁形式,并承诺不竞争原则,即不生产与农场同类工业产品为前提下,实行公开竞标租赁,使无效资产变为有效资产。    五是关停。对改制搞不成、拍卖无人买、破产破不了的5个亏损企业,采取关停办法,及时止住亏损"出血点"。    二、盘活存量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企业改制是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过程中,必然涉及国有资产的产权变动,尤其是对改制中清理出的不需用的闲置资产,以及报废、毁损等不良资产从帐面上已由农场给予了处理和调拨,但如果实物资产仍存放、保管于企业,势必会形成新的产权不清问题,而且改制后的企业也并不是"一股就灵"、"一租就活",必须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改变从静态和实物角度看待企业资产存量的思维定式,要从价值形态,认识存量资产的优势,盘活沉淀的资产存量,以确保资产不流失。    为此,农场成立了不良资产调剂处理中心,使无效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对于可利用价值较高的闲置资产,通过公开竞标,降价销售处理;对于可利用价值较小的,作为废品销售处理;对于改制单位申报的"无形"不良资产(坏帐损失、长期投资、递延资产),有望通过正常清欠手段或司法程序而回收的要采用积极措施回收,回收无望的,可转向社会公开拍卖债权来收回部分资产;对一时难以调剂和销售处理的,与改制单位明确产权关系和保管责任,对易转移、价值大、有风险的资产由调剂中心统一保管。为规范操作,农场成立了由集团领导牵头,财务、审计、改制及有关业务部门组成的不良资产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审核、处理具体事宜,制定有效可行的促销措施,如公开拍卖、销售提成、内部调剂、转让债权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处理失效报废复合肥200吨,铝型材厂报废设备近30台等其它物资,共收回资金近100万元。    三、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运营质量    企业改制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资本运营质量。资本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配置资本尤为重要。    在改制过程中,场部逐一分析每个工厂资产评估后的资本结构,及其以前年度的资本金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重新配置资本资源。通过优化资本结构,使农场原投资少,主要靠贷款经营的企业获得债转股的优惠政策,同时对近两年来农场投资新建的低负债率企业实行股本转负债。改制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多数在50%以下,平均职工股本占总股本的30%,有的职工控股占51%,有的净资产均被职工购买,较改制前相比,资产质量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效益大幅增长。经测算,1998年改制企业的利润达1000万元,按股分红后,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的收入均有所增长。如乳制品公司1998年实现利润80万元,职工奖金10万元。改制后职工控股51%,共筹集股金150万元,1999年可实现利润200万元,按股分红农场可分利98万元,而职工可分利102万元。又如将长期未经营,资产闲置的挂面厂、钢窗厂、酿化厂等8个单位实行租赁后,盘活存量资产为增量资产,使厂房、设备、土地一并租赁,年收取租金20万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徐萍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辛集团 2000年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