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大力发展槟榔产业 提高槟榔经济效益

时间:2005-08-03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600

      1999年以来南林农场发展以槟榔为主的职工自营经济新思路,发动职工大力种植槟榔。到2004年,全场种植槟榔1.52万亩,年收入2050万元,仅槟榔全场劳均收入达到7800元,使职工走上了富裕之路。近3年来,农场在场部建了20幢共200套沿街集资楼和小区住宅楼,绝大部分都被槟榔致富户买去,大都是名副其实的“槟榔楼”。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场槟榔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有1200户,其中: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85户,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22户。以目前南林槟榔种植面积1.5万多亩计算,再过3—4年全部投产后,年纯收入可达到4000万元以上。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确立以种植槟榔为主的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格局
  我们认为,选准职工自营经济发展项目,是职工自营经济获得成功的关键。选择本场自营经济发展项目,本场职工群众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对农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地特性、各种作物长势等都很了解。因此,我们农场党委多次组织干部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开座谈会、个别了解,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召开党员干部大会,要求大家遵循“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讨论,经过反复议论争辩,大家统一了认识,一致认为选种槟榔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南林是“台风走廊“,建场49年就遭受了46次的台风袭击,许多热带作物如胡椒、荔枝、香蕉、芒果等,都无法承受台风的袭击,唯独槟榔不但能经受住台风的袭击,而且得到台风雨的滋润,反而长势好,结果多。②我场地处海南的东南边,加上四面群山环抱,长年高温多雨,正是槟榔生长的极佳气候条件。③我场经过近50年的开垦,剩下的是坡陡、沟深、石头多的零碎地,种其它作物都不太适宜,而槟榔的适应很强,在石头缝里都可生长,发展槟榔是最好的选择。④种槟榔投入少,管理粗放,技术要求不高,十分适合当时的南林职工种植。因为我场职工当时收入较低,没有多少积蓄,高投入的产业无法承受,而槟榔每株投入成本15—20元,大多数职工具有这样的投入能力。我场职工多年从事橡胶生产,很少掌握其它作物的种植管理技术,也很适宜选种管理粗放、技术要求不高的槟榔。⑤我场职工的实践证明,种植槟榔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效益寿命长。例如我场不少职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垦沟边、石山上的零散地种植槟榔,5—7年后每亩年收入都达到2500—3000元。又如农场在1985年投资200万元种植的1500亩槟榔,1992年开始投产,年纯收入5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到2000年纯收入达到120万元,而且从来没有因台风袭击影响收入。再如一些老职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房前屋后种的槟榔,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结果累累,经济效益不减。说明槟榔的经济效益周期长,被人称为“长效摇钱树”。⑥从消费市场反馈的信息中发现,不少消费者称赞南林出产的槟榔果大肉嫩纤维细、口感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因此,确立了以种植槟榔为主的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格局。

  二、采取多项有效措施,调动职工自营种植槟榔的积极性
   (一)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种植槟榔的积极性。由于槟榔种植的抚管期较长,一般为5—7年,为了解决职工因抚管期长造成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的问题,我们制定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家底薄缺资金只能小面积(指10亩以下)种植的职工,采取办土地有偿使用证,在抚管期内每年每亩只收土地有偿使用金5—15元,到槟榔投产后,土地使用金逐步提高到每年每亩50—80元。对农场确定的特困户,除了无偿提供种苗外,还免交三年的土地使用金。从而有效地调动了经济困难职工种植槟榔的积极性;二是对有经济能力大面积种植槟榔的职工,农场则采取“三七”分成的方法,即农场以土地入股,负责前期开荒垦地和提供种苗,种植户自己定植后完全自费管理,槟榔投产后产品按“三七”分成,即农场得三成种植户得七成。这一优惠政策,不但农场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使种植户减少前期种植的大笔投入和支付土地使用费,集中资金投入管理,达到“双赢”。这一政策得到有经济实力职工的普遍欢迎。目前全场采取分成方法种植的槟榔面积已达2000亩。

   (二)要求干部带头,坚定职工种植槟榔的信心。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和怕担风险,使部分职工不敢大胆自营种植槟榔。为了解决这一思想问题,促使这些职工坚定自营种植槟榔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认真抓好干部带头种植槟榔工作。首先,要求机关干部和区队干部每人要种植10亩以上,谁不带头种植就批评谁。其次,农场全部退还1996年干部缴纳的风险抵押金110多万元,给干部用于发展槟榔等自营经济,1999年以来,仅场部机关、各服务中心的干部就带头种植槟榔4560亩,同时还种荔枝、胡椒等经济作物。据去年底统计,全场各级干部已种有槟榔6530亩,荔枝和龙眼230亩,胡椒325亩,帝皇米蕉120亩,菠萝蜜150亩。由于干部带头自营种植槟榔,使全场职工吃了“定心丸”,大胆地投身到自营种植槟榔的行列。

   (三)发动党员“一帮一”,扶持贫困职工自营种植槟榔。在发展职工自营种植槟榔工作中,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建立了党员“一帮一”扶持贫困职工制度,要求党员把扶持困难职工脱贫致富为己任,在资金、种苗、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例如新五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李均成,他种槟榔有经验,效益好,去年槟榔收入近15万元,其先后帮扶6户贫困职工种植槟榔,为他们无偿供给槟榔种苗2万株,并且经常到地里给他们作技术指导等等,使这6户贫困职工摆脱了贫困。如他帮扶的贫困职工王大权,去年槟榔收入1.9万元。高原队党员、队长翁进川,他每年都从自己的槟榔园中留种子无偿支持贫困职工种槟榔,几年来共计留槟榔种子扶持贫困职工3.56万颗,还出资1.6万元扶持缺乏资金的职工种槟榔。新一队党员文绍美,不但给困难职工蓝正华无偿供给槟榔种苗1500株,还尽力帮其解决种植槟榔中遇到的问题。去年蓝正华槟榔收入已达到1.8万元。据统计,全场党员无偿捐助贫困职工槟榔种苗折合人民5.16万元,扶助资金18.65万元,促使贫困职工也能通过种植槟榔脱贫致富。

    (四)总结推广典型,推动更多职工自营种植槟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使更多的职工自营种植槟榔,近几年来,我们认真总结树立了10多个种槟榔发家致富的典型。如红明队的邹启杰,早些年种下的700多株槟榔,这几年每年都有3—4万元的收入;新一队的汤佩芝种植千来株槟榔,现每年都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新二队刘梦鑫、符居养每年槟榔收入7万元以上的典型等等。我们采取大会表彰、经验交流、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大力宣扬和推广。五年来共表彰“自营种植槟榔先进集体”11个,“种植槟榔致富户”106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自营种植槟榔的劲头。现在,南林已找不到一块空闲地,过去因沟沟坎坎石头遍地无法开垦种胶的零碎地,都被职工开垦出来,种上了槟榔。许多职工还采取与南桥镇的村民合作,职工出资金,村民出土地、劳力,收入五五分成的办法种植槟榔,仅去年就种植槟榔1050亩。现全场累计槟榔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以种植槟榔为主的自营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三、建立加工、销售体系,提高职工自营槟榔的经济效益
  前几年,南林的槟榔虽然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因自己没有建立加工、销售体系,每年都是湖南等地的老板来万宁市和陵水县,与当地客商订货,再由当地客商组织人到南林收购职工的槟榔青果回去初加工后卖给湖南客商。作为两市(县)槟榔主要产地的南林人,只能以廉价的槟榔青果出售,眼睁睁地给别人赚钱。特别是有些客商故意压价,使职工蒙受更大的损失。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我场的槟榔种植业能够不断发展,我们决定尽快建立自己的加工、销售体系,把应归属我们的那份市场份额争回来。为此,我们在销售方面,一是在全场上下发动,动员职工群众想方设法拢客商、找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二是由场长带上有关人员到湖南长沙、湘谭一带考查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宣传南林的槟榔品牌,扩大影响,扩展销售市场;在加工方面,我们积极扶持职工创办槟榔鲜果加工厂。对有经营头脑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职工便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创办槟榔鲜果初级加工厂。如南林橡胶公司副经理李亚壮愿意搞槟榔加工,我们就给予大力支持,把原畜牧队的废弃猪舍提供给他,建起了日加工槟榔鲜果5000斤的加工厂,2004年加工槟榔鲜果155万斤,获利120万元。去年全场已建有槟榔加工炉1000个,年加工槟榔鲜果达316万斤,实现工业增加值562万元。通过建立自己的加工、销售体系,完全改变了南林槟榔果销售不畅的局面,使得万宁、陵水一带搞槟榔果初加工的老板,一改过去随意压价的做法,做到公平合理地收购槟榔果,槟榔青果的销售价格也逐年上升,去年平均价格达到2.1元/斤,比2002年提高一倍,职工槟榔收入因此增加了1000万元。同时,使全场从事槟榔销售、贩运、加工的人员达到近千人,很好地解决了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就业问题。    南林农场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