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陈章良:呼吁加快推进橡胶转基因研究

时间:2004-09-13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417

  
     转基因技术在橡胶树上的应用可使其产量增加10%———20%以上,如从胶乳中提取医用蛋白质和工业用蛋白质,效益更可观。”著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教授昨天在海口举行的“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高级论坛”会议上如是说。

      陈章良说,我国和美国、澳洲、加拿大等国家,已把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棉花、大豆等农作物,大大推进了某些生产领域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他说,近年,日本已与泰国合作,开展橡胶树的跨物种基因克隆研究,美国科学家已在此领域有所建树。我国橡胶树转基因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一两年刚开始。我国橡胶产业经过五十多年来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已发展到66.1万公顷,为开展橡胶树转基因技术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陈章良说,从自然资源条件来说,海南发展天然橡胶的土地面积有限,垦区要大幅度增加橡胶产量有困难,如果使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改变橡胶树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从而在提高橡胶树的抗寒、抗病、耐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转基因作物具有抗病虫害和抗寒等特点。比如,今年海南垦区橡胶白粉病害严重,共损失几千万元,如果推广了转基因技术,提高抗病能力,可大大减少病害影响,实现橡胶增产。根据相关科学数据,可实现整体提高产量10%———20%以上不等。另外,通过转基因操作使橡胶树变成生物反应器,提取与医药相关或工业所需的蛋白质,其效益就相当可观了。

      在海南垦区建立全国最大的橡胶树转基因应用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陈章良教授说,起码要解决两大制约因素。一是人才资源短缺。热农院校建有我国唯一一个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但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一套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一批有专长的人才包括留学归国人员,来开发这一高科技项目。二是经费来源短缺。国家的“八六三”、“九七三”科研计划没有把橡胶科研开发列入这一范围,造成橡胶科研经费紧缺,致使橡胶转基因研究课题无法开展。陈章良呼吁:应借“中国天然橡胶事业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契机,确立天然橡胶产业为中国的优势产业,赋予其特种工业产品的特殊政策,实行一定的生产补贴,以降低橡胶生产成本;同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橡胶产业实行关内保护政策,使其不断实现产业化升级;另外,应把橡胶树转基因研究开发列入国家重点高科技开发计划,确立其产业发展战略,使橡胶树转基因技术研究开发走在世界前列。

     陈章良教授出生于1961年,大学毕业于热农院校,1983—1987年留学美国,攻读博士,研修主攻方向为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转基因的科学家之一。1991年获联合国颁发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00位全球影响21世纪的科学家之一。

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