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抓住历史机遇 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时间:2002-04-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683

一、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一)扶贫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情况   1991年至2000年,42个边境贫困团场共完成扶贫开发项目1400个,总投资11351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37590万元,贴息贷款3498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3800万元,配套资金37148万元。十年来,完成开荒和收复弃耕地410830亩,改造中低产田670598亩,渠道防渗1680.65公里,渠道建筑物551座,打机井(含更新)935眼,架设输电线路537.5公里,新建灌排渠道655.85公里,完成喷灌面积15.25万亩,购置农机具725台(套),新建牲畜棚圈18.86万平方米,改良草场49857亩,场内道路289.6公里。与此同时,还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加工业项目。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 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扶贫项目的竣工投产,扩大了生产规模,使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增强了贫困团场抗灾能力。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团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2000年42个贫困团场棉花、油料、甜菜总产量分别达到7431吨、86722吨和306404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135.5%、94.3%和87.3%,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6公斤、135公斤和3361公斤,分别比1991年增长95.4%、90.9%和18.1%。   2.团场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职工收入逐步增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贫困团场财务极度困难的状况有所缓解,经济运行质量有所好转。2000年42个边境贫困团场综合财务亏损3959万元,比1991年减亏1316万元,职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3.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场容场貌有所改观。 经过十年扶贫开发,贫困团场的教学、医疗、通讯、饮水等条件进一步改善。2000年42个边境贫困团场职工住宅危房面积减少,学生人均拥有教学用房面积和人均医疗用房面积均比扶贫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广播电视已基本覆盖到贫困团场,大部分团场场部铺设了柏油路面,饮用不安全水的人口由1991年的20万人下降到1.9万人。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是,深化改革是贫困团场脱贫致富的动力。长期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制约贫困团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年来,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了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大力推行"两费自理"和租赁承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积极落实兵团党委关于给团场职工划分1.5-2.5亩自用地的政策,支持职工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紧紧依靠大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贫困团场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突破口,通过挖排治碱、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增、节水农业,使生产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并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实现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兵团于1992年将科技扶贫列入扶贫开发计划,累计安排科技扶贫项目112项,投入资金1200万元,先后派出科技扶贫团62个,专家296人(次),为贫困团场引进、推广科研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161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5亿元,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900余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5万人(次),为基层培训技术骨干近500人。科技扶贫促进了贫困团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团场脱贫步伐。   四是,开展挂钩扶贫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环节。"九五"以来,兵团继续开展机关部门和直属企、事业单位与贫困团场挂钩帮扶制度,坚持不脱贫不脱钩。帮扶单位积极为贫困团场出主意、想办法,确立脱贫思路,并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出发,在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扶持。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也营造了全社会关心贫困团场、关注扶贫事业的良好氛围。   五是,实施异地开发是实现脱贫目标的有效手段。"九五"以来,兵团对地处边境第一线、环境极差、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团场,在确保戍边任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选择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实施异地农业综合开发,收效显著。如农十三师所属的红山农场和红星一牧场,实施异地开发,发展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可望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实施异地开发是促进特困团场经济发展、加快脱贫步伐的有效途径。   六是,各级党委重视,加强班子建设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关键。兵团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作为巩固边防、维护边疆稳定的大事来抓。制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开发的决定》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特别是"九五"以来,进一步完善了脱贫目标责任制,注重了贫困团场领导班子建设,实行机关领导干部下派到贫困团场挂职制度,适时把思想硬、作风正、具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干部选派到贫困团场担任主要领导,使之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兵团边境贫困团场经过国家十年的扶持,虽然其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职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其经济仍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许多困扰团场发展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兵团贫困团场大多集中在高寒山区、丘陵区和干旱缺水土地,常遭受低温、干旱、大风、冰雹、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扶贫投入产生的效益,往往抵不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二是负债经营,亏损严重。仅1999年42个边境贫困团场因自然灾害和农产品降价的影响,综合财务亏损高达15183万元,已经实现基本脱贫的团场几乎全部返贫。2000年贫困团场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82.7%。   三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然薄弱。42个边境贫困团场现有耕地320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230万亩,占71%。由于机械装备老化,需要增加和更新大、中型农机具800余台(套)。渠道防渗率不足30%,需要防渗的渠系长达近7000公里,水土不平衡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因此,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则成为当务之急。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2000年42个边境贫困团场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3.7:21.2:25.1,一产比重过大,二、三产业发展迟缓,而农业中种植结构单一的现象仍没有根本改变,因此,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侵袭,团场经济则出现严重滑坡,返贫现象大面积发生。   五是社会负担仍然沉重。2000年42个边境贫困团场离退休人数达45665人,年支付离退休费18574万元,比1991年增加13941万元。此外,教育、卫生、民兵训练和值勤等费用有增无减。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着团场的发展。   三、今后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   今后,兵团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继续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贫困团场两个根本性转变,尽快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奋力赶上兵团的整体发展步伐。   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完善经营机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继续完善贫困团场土地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长期固定30年不变政策,对开发性家庭农场可延长至50年,对不宜统一开发的荒地、荒滩、荒坡的使用权可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长期固定给职工承包经营。二是提高"两费处理"的比重,在巩固"两费自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租赁承包的推行力度。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个体和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团场开发建设,同时,对一些小食品、小油厂、小塑料等团办小企业,采取租赁、出售等形式,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四是寻求和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以小额贷款形式扶持职工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2.继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重点是北疆的边境贫困团场。修建各级防渗渠道1500公里,重点是支、斗渠防渗。结合兵团节水农业工程,打机井500眼,增加喷(滴)灌面积30万亩。   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   一是适当压缩粮食面积,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大力发展以蕃茄、红花和枸杞为主的"红色产业",增加啤酒花、香料、蓖麻、打瓜籽等特色农产品,扩大甘草、麻黄草等中药材生产。三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速发展畜牧业,坚持农区和牧区并举,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公养、私养并举,重点发展私人养畜。突出抓好人工草场建设和退耕还草工程,力争"十五"末把畜牧业建成为边境贫困团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4.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部分骨干企业,如农九师糖厂、农十师油脂厂、168团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等给予积极扶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行多元投资,迅速扩大规模,使其尽快实现产业化,占领市场,增加效益。   5.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一是广泛动员和组织兵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到贫困团场实施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力争"十五"末使科学技术在贫困团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选择有条件的贫困团场,逐步推广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收获等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收获水平。   6.进一步深入开展挂钩扶贫工作。   在"九五"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挂钩帮扶制度。坚持不脱贫不脱钩。兵、师两级机关部门要真心实意地为贫困团场出主意、想办法,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和特点,从信息、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与此同时,继续坚持机关干部到贫困团场挂职制度。   7.坚持实施异地开发。   在总结"九五"经验的基础上,在确保戍边任务不受影响的同时,选择具备开发条件的地方,扶持特困团场继续实施异地开发,为特困团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8.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落实脱贫目标领导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层层抓扶贫的氛围。加强团场领导班子建设,适时把那些思想硬、作风正、具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干部选派到贫困团场的主要领导岗位,使之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兵团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关键的决战阶段,尽管任务艰巨,难度很大,但我们有决心在国家的扶持下,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力争"十五"期间完成兵团贫困团场脱贫的历史重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