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以“排头兵”的姿态实现有效供给

时间:2011-05-19 作者:房宁 程鸿飞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42883

    农垦系统生产的棉花占全国的22.2%、油料占2.6%、糖料占6.2%、橡胶占48%、牛奶占9.8%……《中国农垦统计年鉴(2009)》给出的这一串数字,是“以全国4%的耕地提供了8%的商品粮”之外,对农垦系统作为我国农业的“国家队”、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这一重要角色的又一诠释。

    多年来,农垦系统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为保障食品安全、实现有效供给做出了贡献。

要做就做优势高效产业

    “做大做强粮、棉、胶、糖、种、畜和热作等优势产业,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2006年,农业部农垦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把上述内容作为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3月25日,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良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木糖、木糖醇2万吨并联产2000吨L-阿拉伯糖建设项目开工奠基。该项目以制糖产生的甘蔗渣等低价值副产物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功能糖醇、稀有糖。这是继年产1万吨糠醛项目之后,广西农垦在延伸糖业产业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年产量占全国农垦蔗糖产量40%的广西农垦糖业集团以9家糖厂为龙头,依托16个农场和农村106万亩蔗区为原料基地,发展出制糖、化工、生物、肥料、造纸、酒精能源等产业,把传统制糖业转变为资源综合利用型现代工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广东垦区以广垦橡胶集团为龙头,在垦区内实现了橡胶种植向优势区域和种苗供应、产品加工、销售“四集中”的基础上,在泰国、马来西亚建立了大型橡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海外橡胶年加工能力已达20万吨。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把加快发展粮食、生猪、饲料、蔬菜、种业等现代农业五大任务,作为实施新三年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来抓,上海农场相继建成7个规模化猪场,年上市生猪18万头,初步形成了养猪业和种植业协调发展的生态循环模式。棉花产量占全国1/6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通过改良品种、推广精量播种和机械化采棉等提高优质棉花产能的基础上,积极承接东部地区棉纺织产业转移,建设了石河子、阿拉尔2个棉纺织基地。

    “规模农业高效化,高效农业规模化”。江苏农垦新洋农场建设了250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其中1000亩已经成为广药集团的药材基地,专门种植栝楼,亩均纯收入能达到2000元。

    据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兆辉介绍,近年来,各农场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建设了16个场域高效农业园区,高效种植面积达15.06万亩,其中4.4万亩的设施栽培亩均产值超过6000元。安徽垦区以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田产值近4亿元,占到了垦区农业产值2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成160万亩红枣和26万多亩香梨基地。湖北垦区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名特水产、生态家禽等高效特色农业,打造出了精武鸭脖等一批知名畅销品牌。

要干就干“全产业链”农产品

    早在2002年,农垦系统就启动了“农垦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截至2010年末,“三品”认证数达到898个。2003年,农垦系统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工作。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的150个单位开展了建设工作,301个单位开展了以农产品生产信息网上填报为重点的创建活动,可追溯农产品种类扩展到米、面、菜、果、茶、畜、禽等7大类。首农集团董事长张福平说,构筑从田间到餐桌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全产业链,奉献安全健康营养便捷的优质食品,这是“排头兵”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今农垦生产的农产品,能真正实现‘全产业链’,从品种选择、地号设计、种植模式、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加工、储运,全程可控。”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党委书记常绍峰在谈到农垦农产品的质量时,底气十足。有一系列数据支持他的自信:红兴隆管理局已创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个,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超过100个,产地认定面积达630万亩;绿色食品30个,生产面积220万亩;有机食品50个,生产面积38万亩。

    连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示范区就坐落于江苏农垦云台农场,其优势就在于农场对企业、对基地的严格管理。农场控股企业——云盛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向日本出口速冻、保鲜蔬菜等产品,已经通过了GAP、ISO22000和ISO14000等多项认证,注册的一类生产基地有1.2万亩,农产品检测中心实时监测。农场把所有基地都纳入了监管:随处可见监控摄像头、太阳能杀虫灯,核心区的田块都以沟渠、围栏进行分割,杜绝非工作人员出入;基地的农业投入品,由负责地块的技术人员申报给农资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据了解,江苏垦区80%以上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实行由苏垦物流公司统一供应农资,73.3%的耕地成为“三品”基地。

    安徽倮倮米业有限公司是安徽垦区首批实施质量追溯的企业。记者搜索“倮倮大米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自2008年以来,种子处理、育秧处理、田间处理、原粮加工、成品粮入库等环节的信息都有据可查。除农场自有的3000多亩核心基地外,公司还与周边2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2万亩订单基地。“订单基地跟核心基地的管理一样严格。”公司董事长钱奕庭说,将订单基地分成5个生产单元,由农场的负责人按照“五统一”的方式管理,收购稻谷时全部进行农残检测。他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摆满了用牛皮纸袋包装的稻谷样品。“样品要保留一个销售周期,便于质量追溯。”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来,安徽垦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垦区已有6家企业实施了追溯项目。

要打就打影响力大的驰名品牌

    近年来,各垦区抓住产业整合的机遇,加大农产品品牌整合的力度,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农产品。黑龙江农垦重点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丰缘”、“摇篮”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光明集团拥有“光明”、“冠生园”、“大白兔”、“海丰”、“爱森”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广东垦区在全球注册了“广垦橡胶”和“GRK”商标,统一了产品包装和标识,垦区生产的“蜂泉”牌白砂糖、“三叶”牌菠萝罐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重组后的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三元”、“华都”、“双大”3个“中国名牌”和“八喜”等一批著名商标……

    据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兆辉介绍,2006年以前,垦区仅有5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为推进品牌建设,垦区专门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利用垦区内省以上著名品牌统一、整合同类产品(服务)品牌,推进资源向品牌企业集中,集中财力做强重要产品品牌。截至2010年,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27个、省名牌农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19个。

    记者在位于江苏黄海农场的江苏农垦米业黄海有限公司仓库看到,一部分大米使用“苏垦”品牌,另一部分则使用“星佳”品牌。“我们把这叫做‘子品牌探路、主品牌巩固’。”公司总经理吴善河解释说,为形成统一的“苏垦”品牌形象,江苏垦区采取“主副商标”策略对品牌进行整合。“‘星佳’在北方的批发市场有一定认知度;而‘苏垦’主打长三角、珠三角的商超。通过‘星佳’过渡为‘苏垦星佳’,更有利于主品牌的拓展。”

    在树立统一品牌的基础上,各垦区加强品牌营销,把农垦企业的形象、知名度、良好的信誉展示给消费者。安徽农垦敬亭山茶场出产的“敬亭绿雪”是安徽历史文化名茶。安徽皖垦茶业集团在整个茶区实行统一茶叶生产、项目布局、统一加工制作标准、统一营销策划,紧跟市场潮流,开展质量追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皖垦茶业集团董事长张国祥告诉记者,敬亭山茶场正在与安徽宣城市政府开展合作,将茶文化与该市“文房四宝之乡”城市文化名片融合,在文房四宝产业园里专门辟建“敬亭绿雪一条街”。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通过开展“新鲜有益零距离”、“放心奶齐齐饮”等品牌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小区订奶活动等。2010年销售收入达6.2亿元,取得年均增长22%的不俗业绩。

    系列报道链接:

    以“国家队”的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以创业者的勇气推动改革创新

    以一体化的思路打造和谐家园

责任编辑:李芳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