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天然橡胶“三剑客”逐鹿中国市场

时间:2006-11-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345

云南省西双版纳东风橡胶分公司  李雄武   易建华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轿车的产量高速增长,拉动橡胶消费增加, 使中国成为全球天然橡胶消费第一大国,曾经独霸市场的农垦橡胶,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进口橡胶和民营橡胶纷纷登上竞争的舞台,与农垦橡胶并称为中国橡胶市场的“三剑客”,共同逐鹿中国市场。
   农垦橡胶:打造强势竞争力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农垦可谓功不可没。自 1904 年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引种第一株胶苗,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农垦几代人经过艰辛探索,克服了我国植胶区台风、低温、干旱等国外植胶地区所没有的种种困难,先后建立了以海南、云南、广东为主的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种植区域,发展成为体系完善的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实现了我国天然橡胶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夙愿,通过 50 多年的发展,农垦不仅拥有世界领先的橡胶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形成了配套的种植、采割、管理、加工和品种改良技术,创造橡胶树大面积平均单产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西双版纳垦区,连续10年橡胶单产全球第一,所开割的81万亩橡胶,年均亩产突破130公斤,比世界平均干胶亩产量高出70公斤,而且打破了橡胶树种植的传统禁区,使橡胶树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创造了禁区种植橡胶的国际神话。农垦在植胶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使中国的天然橡胶产业享誉全球,在国际舞台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天然橡胶产量也突破了“零”的记录,以每年 50 万吨的产量成为全球第五大生产国, 至 2005 年末,全国天然橡胶的种植总面积已达 916 万亩,开割面积 705 万亩,其中农垦橡胶种植面积 565 万亩 。面对当前国际橡胶资源的紧缺,拥有我国天然橡胶 70% 生产量的农垦系统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和农场,继续扮演橡胶产业的主角,正在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集团化、产业化和股份化的改革方向,努力探索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积极谋求“走出去”战略,致力拓展资源空间,打造国际强势竞争力。农垦橡胶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和产业前景,被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看好,今年 8 月底,国家开发银行与海南橡胶集团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授信贷款 30 亿元支持农垦实施 “ 走出去 ” 战略,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与农垦橡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进军国际市场。                         
进口橡胶:扼住中国市场咽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交关系的“回暖”,逐步解除了橡胶国际贸易封锁,进口天然橡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 自 1998 年以来, 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天然橡胶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自给率却在逐年降低;另一方面,不少橡胶消费国也开始着手资源控制,主动出击,到我国投资建厂,使国内天然橡胶资源占有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对进口天然橡胶的依赖。数据显示, 2004 年中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量为 180 万吨,但全国的产量仅有 57 万吨,自给率不足 1/3 。 2005 年,国内天然橡胶总消费量超过 180 万吨,而国产天然橡胶只有 50 万至 51 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据海关统计, 2005 年我国天然橡胶的进口量高达 141 万吨,加上边贸进口量,总进口量为 150 万吨左右,天然橡胶 自给率低于 30 %。业界公认,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线。对进口胶的过度依赖,直接威胁到我国橡胶产业的安全,使国民经济陷于被动。 2002 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在印尼巴厘岛成立了国际橡胶合作集团( ITRCO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建旨在控制胶价的三国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RCO )。进而,占世界天然橡胶出口总量 90 %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和印度成立了天然橡胶 “ 五国联盟 ” ,这意味着,中国进口天然橡胶今后将要受到国际橡胶联盟的牵制。对中国来说, 进口胶就像一块带刺的“馅饼”,牢牢扼住中国市场的咽喉,要想吃掉它,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民营橡胶:在发展中壮大       
      民营橡胶作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后起之秀,其种植规模突破了我国天然橡胶总面积的 1/3 ,在我国 916 万亩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中,民营种植面积达到 351 万亩。在云南,民营橡胶种植面积与农垦橡胶种植面积“平分天下”, 仅西双版纳地区民营橡胶企业的种植面积已达 117 万多亩,占云南省天胶产量的 51 %,年产值达到 6 亿元,全州 37 个乡镇中有 30 个乡镇种植橡胶, 胶农达到 9.74 万户。全州有民营橡胶加工厂 60 座,日生产能力超过 300 吨。 海南民营橡胶也突破了 1/3 的份额, 成为海南优势区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0.5 万亩民营天然橡胶中,开割投产面积 123.6 万亩,年产干胶 8.71 万吨,平均亩产干胶 70. 5 万公斤 ,其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占全省的 35.19% 和 27.56% ,植胶面积仅次于海南农垦,排在全国第二位,干胶产量居海南农垦和云南农垦之后,排在全国第三位。但是,由于民营橡胶起步较晚,面临种植分散、管理不规范,产量低、产品质量较差,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撑等诸多问题, 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民营橡胶的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比国有农场的产出低 25-40% 。 近年面对日益激烈市场竞争,各民营橡胶企业纷纷寻找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积极应对自身发展的弱势,云南和海南部分民营橡胶加工企业相继加盟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与世界 500 强联手进军国际天然橡胶市场。近年随着农垦橡胶发展空间的受限,民营橡胶的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振兴民营橡胶的呼声越来越高,呼吁有关部门为民营橡胶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为民营橡胶发展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撑,解决目前民营橡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今年国家启动了天然橡胶良种苗木补贴项目,将扶持民营橡胶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标志着国内民营橡胶的发展将会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未来的中国橡胶市场谁主沉浮?寄希望于国际风险较大的进口胶显然不现实,农垦胶和民营胶作为中国未来橡胶市场的两大阵营,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各自为阵,还是实施有效整合,推动这“两大车轮”协调运转?将会直接影响中国未来天然橡胶产业的安全。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