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看宝山农场别样“备耕图”

时间:2020-02-26 作者:高玮 来源:黑龙江农垦宝山农场 点击次数:4601

一年之计在于春。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宝山农场有限公司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生产不动摇,通过“战”“跑”“玩”的新打法,做到战“疫”和备春耕生产齐步走,织出了一幅别样的“备耕图”。

备春耕“战”出新姿势

“这是给你开的‘春耕审批单’,你测完体温就到地里清雪扣大棚吧!”

“好呢,我一定按要求戴好口罩,不和其他人接触,请你们监督!”

2月21日,宝山农场第一中心站的李永刚接过支部书记吴宝贵给的“春耕审批单”,在一中心站党支部党员带领下下地干农活。这是宝山农场抓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春耕备耕等工作的一个缩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与往年买种子、备有机化肥、清雪扣棚等热闹忙碌的备耕场景相比,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种植户外出不太方便。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庆利多次带领农业、安全等部门人员深入基层单位,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及备耕生产工作,研究具体战法,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把科学防护、复工复产、提质增效、社会稳定统筹起来,带领种植户在春耕备耕中“战”出了新姿势。

全场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农场针对当前重点工作,党员干部签订包保责任书,每名党员干部“一对一户”成为每户种植户的包保责任人,勇敢地把千钧重担挑起来。为了抢抓农时,农场为种植户开通备春耕绿色通道,为赴田间清雪、扣棚的种植户统一登记备案,早晚测量体温,对各个作业站种植户的车辆、人员统一制定特别通行卡。

“作业站配置了疫情防控检查员,对种植户进行备案登记测温上岗,佩戴口罩,认真做好记录,对进出的通道严格消毒杀菌。”农场农业生产科吕杨介绍说,种植户都是分散工作。为加快作业进度,作业站将他们组成若干春耕互助组,以分散式、错峰式进行作业。各相关部门加强协同作战,强化部门沟通合作,每天监测好种植户身体状况,要求种植户做好自身防护,进田间严格做好记录,实行“一日两报”。

保供应“跑”出新速度

“老王,你微信转账订购的10吨复合肥、二铵和120箱壮秧剂,我在西外环检测点接收消毒后已经装好车了,马上就给你送过去。”2月21日,宝山农场第二中心站的高陆江在农场西外环的疫情防控检测点接收完春耕物资,正在给第二中心站的王成打电话。

这两天,高陆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了让不能出门的种植户及时采购到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他正忙着通过电话、微信下订单、配送销售农资产品。

如今在宝山农场,像高陆江一样通过电话、微信远程帮助种植户春耕备耕,已经成了作业站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期间的一项新工作。

为确保不误农时,农场全面推行了由农业部门、中心作业站组织农资代订、代购备耕模式,直接配送田间地头或种植户家里。“通过这种方式,尽量减少了种植户外出,同时又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庆利说。农场农业部门、中心作业站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详细了解种植户生产物资需求,并积极与周边县市生产资料经销商沟通,提早做好各类早春物资预购工作,以统一采购、统一下发生产物资的方式发放至种植户手中。所有春耕物资车辆在进入农场西外环疫情检测点消毒后,由农场疫情防控专用车辆接收后发放。

目前,垦丰种业宝山分公司三江6号、龙粳31等水稻品种已经配备到位,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等物资已配备1200余吨。

抓培训“玩”出新花样

2月20日晚,被农场种植户亲切称为“技术一哥”的祝令庆正在通过快手进行直播:“侧深施肥技术不仅每亩地减少10公斤肥料,增加肥料利用率,同时促分蘖早生快发,提高产量,每亩可增加100元的效益。”

在当前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农场农业生产部门引导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微信视频、快手直播等方式展开培训,让种植户足不出户就能直接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这不,农场“技术一哥”正通过直播解答种植植户提出的问题呢。

为方便职工群众进行农机补贴申报工作,农场农机部门在抖音开通直播间,“农机小能手”张俊龙正通过直播向种植户讲解如何通过垦区农机购置补贴手机APP操作自助申请补贴。该软件可与补贴管理系统联网运行,种植户在手机上操作申请之后,农场补贴管理人员即可在补贴系统中进行资质审核。通过直播讲解,该场60余名农机户成功进行了资质审核。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个农场在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同时抢抓农时,为春耕生产谋得先机。把发挥本土人才的典型作用作为促备耕生产的有力抓手,把现有的“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类典型以及创业有成的人员纳入农业培训讲师队伍,鼓励他们在“线上”开通直播、微信视频培训课程。同时,在作业站微信群征集种植户意见建议,推行 “选学”培训,做到课程供给菜单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时间弹性化。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宝山农场抓住工作重点,咬住工作难点,统筹规划、科学施策,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