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冷思考(一)

时间:2005-10-24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532

 ——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长  李里特

                      
     新世纪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农产品丰足时代,然而,农业严峻的形势,使人们难以喜悦。农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等等新的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对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要有斯的思路。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农业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理性对待,避免走入误区。在对李里特理事长的专访中,我们获得的是更为全面的对农业产业化之路的思量。

      我国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谈话之初,李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生产究竟是“供需平衡、丰年有余”,还是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换句话说我国到底需要多少粮食,这是一个常人很少能想到的问题,一个庞大的统计学问题,也是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李先生告诉记者,数年前我国农产品产量和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除乳品外,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许多甚至与发达国家比较接近。国务院《中国食物结构与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我国每人每天摄入热量达到10882千焦,但早在1996年,我国每人每天摄入热量已达11297千焦。1996年的数字还表明,当年我国粮食、肉类、蔬菜等人均消费量均大大超过《纲要》要求。按我国13.3亿人口计算的话,每年需要粮食约3.99亿吨。然而我国粮食产量自1997年以来已经达到5亿吨左右,也就是说己连续数年人均粮食拥有量超过400kg,大大高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263kg。豆类、油料、果、蔬的生产量还没有在粮食生产中统计,而这部分营养也能替代相当多粮食需要。许多有出国经验的人发现,即使发达国家,人们的餐桌也比我们简朴得多。从农业经营角度讲,过剩的生产(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成为农业,农民最大的负担。

       农产品加工并非“卖粮难”问题的救世主
                      
       李先生说,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些年的“丰收”已经不是过去所说因风调雨顺的结果。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经过数千年“饥饿时代”的中国,已经进入“饱食时代”。这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大转折,也是全党、全国广大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奋斗的结果。国外学者早就指出:美国在30年代,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在60年代实现了这一历史性跨越。因此,把“卖粮难”的原因归结为“农产品加工跟不上”,是不确切的。事实上许多食品加工业很先进的发达国家也存在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当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需要提高和发展,但“卖粮难”的根本在于生产量过剩。对于对饥饿记忆犹新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概念,然而事实如此。

       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必须从市场实际出发
                      
      当前我国食物仅靠追求产量,对农业经济的推动力已十分有限。我国2000年反映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为52%,2020年据预测为45.5%,实际上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其时的恩格尔系数恐怕更低,加之人口随经济增长会进一步缓慢,因此,国内食物消费增量的发展余地不会很大。
                      
      农产品价格连年低势,农业效益下降,“走出困境要靠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增值成了人们的希望。然而,很少有人想到即使把所有农产品都加工成商品,甚至是高附加值的食品,真的就会解决“卖难”问题么?假设把所有小麦都加工成蛋糕、面包,就能热销?农民就会增收?农产品要通过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使其增值,达到农民增收,这是对的。但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和科学地理解提高转化率和附加值问题。且不说提高了附加值是否一定好卖,提高了附加值是否农民能赚到钱,单纯看提高附加值即使使加工者赚钱,它还意味着作为产品的食物对人体可提供的单位热量所消耗的能源会增加,意味着消费者购买食品的费用会增加,同时意味着农业资源的负担会加重。不考虑实际需要,片面提高附加值,是我国许多“新型”食品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此外,大多数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属非弹性商品,消费者的营养吸收虽有限,虽然他们可以选择食品种类,但消耗总量不会有多少变化。我国的大多数粮油食品企业,早已陷入实际生产量大大低于生产能力的困境。以果汁加工为例,98年我国约有60个厂家,70条生产线,其中十多条是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能力达19万吨,可是生产量仅9万吨,开工率只有50%。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