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块棉花地

时间:2021-05-20 作者:王云龙 来源:《准噶尔的苏醒》 点击次数:5838

现在的准噶尔盆地,已发展成为祖国大西北的棉花生产基地。每当收获季节,银色的棉田一片连着一片,犹如望不到边的白云,收获的棉花堆成一座座银色的小山。可是,过去这一带是不种棉花的,是军垦战士打破寒冷禁区,第一次种植棉花成功。

1950年部队进入垦区后,除了生活艰苦以外,生产知识也一点不懂,更谈不到有什么农业技术,再加上生产工具落后,数量不足,就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当时有几架土犁,也不会使用,开荒种地都是人用砍土镘挖。撒种,作物管理,都请老农示范、指导。种水稻分不清稻子和稗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军垦战士的努力,头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以供部队食用七八个月。

经过一年的实践,大家对于种地不仅有了些经验,也有了兴趣。大家觉得种的作物太单纯,生活也太单调,所以,一些老同志利用给老家写信或探亲的机会,要一些蔬菜和瓜果之类的种子。小拐的小果园,就是用安崇文同志探家时从伊犁带回来的树苗栽种的。当时,团卫生队勤杂班的王班长是四川人,从家里带回一些棉花种子,勤杂班就种了大约一亩地的棉花,不但出了苗,还结了桃,开了花,收了二十多斤。

大约是秋天的时候,陶峙岳司令员来垦区检查工作,看到这块棉花地,觉得很稀奇。因为小拐所在的玛纳斯河流域在北纬45o一46o之间,寒冷,无霜期短,专家们认为不能种棉花,这一带就成了植棉禁区。这块棉花地打破了禁区。陶司令员就拉着班长在地头坐下,要他介绍这块棉花是怎样种的。王班长向陶司令员介绍说:

“我的这块棉花是用满天星的播种方法种的。什么叫作满天星的播种方法呢?就是用砍土镘在满地里挖上坑,由东向西挖。撒种的时候由西向东撒,因为这样砍土曼挖起的土可以把撒下的种子拦住。复土的时候,再由东现西复。这样,就可以把种子和砍土镘挖出的土都推向坑里,再用脚踩一踩就可以出苗了。往后,旱了就浇水,有了草就拔草,棉花就结桃、成熟开花了。”

陶司令员听了王班长的介绍,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

“你不错,有钻劲。以后继续研究,创造出更大的成绩,取得更多的经验。”

这就是玛纳斯河流域第一块棉花地产生的经过。

在历史上,玛纳斯河流域,以及整个北疆地区都没有种过棉花。从理论上讲,北纬45o以北是不宜种棉花的,因为无霜期短,不能成熟。这第一块棉花虽然是用不够科学的办法种植积管理的,但它证明了玛纳斯河流域是可以种棉花的,如果能科学地播种和精细地管理,是会取得好成绩的。

1953年,玛纳斯河流域大面积种植棉花,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后来该地区逐步发展为出口棉基地。第一块棉花地的实践经验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