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侨办举行“2008年资助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活动,将65.6万元助学金陆续发放到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手中。来自省内18个华侨农场和10个农垦农场的307名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受惠。
此次活动是广东省侨办帮助华侨农场和农垦农场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解决“读书难”问题,为广大归侨侨眷排忧解难,推动广东省和谐侨区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读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广东省华侨农场和农垦农场贫困的归难侨家庭和圆大学梦的贫困学生。为帮助这一弱势群体解决困难,1994年广东省侨办积极开展资助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活动,至今已走过14个年头,通过扶贫助学的爱心行为,让许多孩子放飞梦想、喜圆大学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回馈社会的理念。14年来,广东省侨办与各有关市侨务部门一起通过扶贫助学模式,资助了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1767人次,累计发放资助金395.1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据悉,为帮扶华侨农场和农垦农场考上大学而家境贫困的归难侨子女大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广东省侨办加强扶贫助学工作,坚持以“经济上予以资助,思想上予以引导”的助学工作原则,逐步完善资助工作机制,加强调研,提早做好资助工作的准备,在安排资助款上相对集中,重点扶助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困的归难侨子女大学生,加强与农场和受资助学生的联系和沟通,每年召开部分受资助归难侨子女大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有关情况。
据了解,广东省华侨农场和农垦农场共安置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泰国、缅甸、菲律宾、越南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7.5万多人。由于华侨农场和农垦农场所处地理位置大多较为偏僻,自然条件比较差,以及发展经济的条件先天不足等原因,整体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周边乡镇,部分归难侨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华侨农场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推进了新一轮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广东侨网)
责任编辑:袁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