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的国家队

时间:2008-01-17 作者:李鹏 李银雁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次数:4484

■中国经济时报报记者 李鹏 李银雁

    “开放的广西农垦欢迎您!”南宁机场高速路旁,这一巨型广告牌很是吸引人们的目光。

    广西农垦始建于1951年,现在是广西农垦局、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90家直属企事业单位,60亿元总资产,249万亩土地,18万人(其中离退休职工近3万人),下属单位分布在全区13个市、31个县(区)。人员结构主要是转业官兵、归难侨、知青和库区移民。农垦是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和社会群体。五年来,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成绩喜人。其中,广西农垦充当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队”的角色,贡献巨大。

    活力农垦:新机制、新政策、新平台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广西农垦一直是“品牌”和“品质”的象征。2002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糖业、剑麻、淀粉、畜牧水产、亚热带水果、茶叶是广西农垦六大支柱产业。糖业、剑麻、淀粉、畜牧四家公司是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永新种猪场是广西最大的原种猪场。山圩剑麻工业园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剑麻加工基地。立新脐橙、茶花山、银安矿泉饮料多年保持绿色食品品质,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产品。

    但是,当时的中国农垦系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重庆等地农垦系统已经褪去农垦外衣,改名为“农工商集团”,进入产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发展阶段。仅有广西、广东、海南、黑龙江等少数几省保留了“农垦”字号,而且,广西农垦更为“本色”。

    新的历史条件下,滚滚市场经济热潮中,广西农垦何去何从?一度,广西农垦人对此感到困惑与焦虑。

    2003年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农垦作出“要理顺关系,理清思路,采取重大措施包括改革措施,一两年内解决农垦自己的吃饭问题,争取有所发展”。随后,广西农垦系统发起了一场内部大讨论,寻求活路和出路。

    在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里,广西农垦人认为,农垦有三个最大的优势,一是有着宝贵的土地资源。249万亩土地,不但品质优良,产出能力强大,而且区位优势明显——很多土地靠近城郊,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农垦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条件。二是具有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产业集群的基础,使得农业的带动力和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可能。三是农垦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可以集中资源搞重大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使得资源合理配置成为可能。

    基于这些资源性优势,广西农垦认为,“我们应该做农业产业化的‘国家队’”。在向自治区党委、政府递交的请示报告中,广西农垦系统重新确立新时期农垦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一、不断提高农垦经济竞争力,担负起成为“广西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的使命;二、牢固确立农业国家队的地位;三、在“西部大开发”、“工业兴桂”和“南博会”等系列的战略发展中,担负起广西社会经济重要发展极的使命。

    农业产业化的“国家队”,这样的定位获得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肯定。为加快广西农垦的发展,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束缚,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农垦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成立了农垦工作委员会,派驻了农垦纪工委,授予农垦局相当于地级市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管理、建设规划、国有资产管理等经济管理权限,并给予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2006年2月,曾任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百色市市长的刘志勇调任广西农垦局局长、广西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加强了广西农垦局的领导力量。

    目前,自治区相关部门已把农垦计划单列,建设规划、国有资产职能已得到确认,管区纳税企业登记备案工作完成,财税职能逐步得到落实,农垦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土地储备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35所企业办中小学已有24所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

    在农场层面,以博白、陆川、百色、防城片农场为试点,全面对农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总场加分场、大农场兼并小农场、糖厂联结基地的管理模式,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成效。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创新,组建和完善了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银企合作,实施统贷统还,为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降低了财务费用,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定位农垦:“广西新的经济增长极”

    农垦转型首先是发展思路和方式的转变。农垦过去从事的主要是传统农业,这需要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以工业方式办农业,农业产业化向前发展。广西农垦的做法是,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化农场。他们依靠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坚持标准化生产,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按照现代农业要求,广西农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的机遇,把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放在南宁周边的农场。金光建成了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示范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明阳农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新产品。

    广西农垦率先提出了“资本农业”的概念,推动农垦由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转变。“农业是农垦发展的基础,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生产车间,与工业实行无缝化链接,不断探索和推动资源型农业向资本型农业转变。”广西农垦局局长刘志勇如此表示。

    转变是个艰难而富有成效的过程。思路转变、理清之后,发展才有方向,方式才能在探索中获得充分实践。广西农垦制定的发展战略被称为“板块经济”:农业产业基地板块经济、工商产业板块经济、园区产业板块经济三个。

    一是发展农业产业基地板块经济。以提高农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对农业基地基础设施的投入,打造农垦品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这个经济板块,广西农垦重点建设了糖料基地、淀粉原料基地、剑麻基地、茶叶基地、经济林基地等。

    在本报记者的调查过程中,“精准”可谓此经济板块的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广西农垦发展“特色、高效、规模和精准农业”,淘汰低产低效荔枝、龙眼等水果,替代甘蔗、剑麻、木薯种植,抓住防城四场甘蔗、龙州片农场甘蔗、灵山两场剑麻等若干重点。同时,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耕作、收割等精准农业项目。

    二是发展工商产业板块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以培育大工业、非资源型工业和改造传统工业为重点,积极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垦主导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形成具有经济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加快农垦管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

    在广西农垦集团的框架下,八大产业一般都组建了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物业公司、现代物流公司、房产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商业公司,侧重于资本运作和现代贸易。以糖业为例,广西农垦内抓产品质量、对各制糖企业的产品品牌进行有效整合,外抓香港上市、组建广西糖业集团、与糖人集团的合作等。另外,以糖业上市为契机,加快境外项目建设,提高农垦经济外向度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是打造园区产业板块经济。广西农垦出台政策措施,鼓励民间闲置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农垦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经济合作形式,科学建立园区经营组织和管理体制新模式,完善园区发展的软环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发展的硬环境。产业园区经济成为农垦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撑点。目前,著名的明阳产业园区已经开始基础设施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

    开放农垦: “种地种到东盟去”

    “种地种到东盟去!”广西区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广西农垦人的再创业激情,他们果断抓住广西大开放、大发展的五年战略机遇期,在开放农垦的方向上开拓出了一条新的坦途。

     广西农垦可以凭借的是自身的成熟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2006年,农垦集团下属的剑麻集团与缅甸娃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合作合同书》,计划在缅甸北部开发建设两万公顷替代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其中优质剑麻基地和优质木薯生产基地各1万公顷。2007年1月,中缅替代种植项目第一期剑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和木薯种植进入实施阶段,首批35万株剑麻种苗和60吨木薯种茎运送到缅北地区,农垦剑麻集团派出具有丰富剑麻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赴缅甸指导种植。

    目前,提上广西农垦“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议程的,还包括了印尼木薯原料基地种植技术服务、10万吨木薯淀粉项目(主要是广西—印尼沃诺吉利经贸合作区);越南木薯淀粉加工、木薯原料贸易、剑麻产品购销和水产品养殖及加工等四个项目。

    五年来,广西农垦累计实现合作项目32个,金额188.29亿元,已到位资金15.92亿元;共签订内资项目715个,项目资金477.23亿元,已到位资金50.02亿元。在缅甸、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实施了系列农业开发项目,与东盟10国签订了农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等多领域的合作合同,与世界40多个国家广泛建立了经贸合作交流关系。

    “必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农垦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非公经济成为主力,都是我们一贯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的结果。五年来,我们通过大规模、宽领域、多层次的招商引资、经贸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了一大批战略投资者和合作者,走出去参与了一系列项目开发建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更新了观念,创新了理念。”刘志勇局长的总结提了全体广西农垦人的气。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