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态势及对云花产业发展的思考(3)

时间:2005-05-11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847

                  曾德禄

      三、当前国内花卉产业存在的若干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若干突出的问题。
      1、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问题。
      仅2001-2002两年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就增加了18.9万公顷,超过前20年种植面积增长的总和,其中园林观赏绿化苗木增加了9.9万公顷;鲜切花销售量从2000年的32.2亿支增加到2002年的90.1亿支,两年增加了57.9亿支。虽然2002年全国花卉销售额较上年增加了78亿元,但花卉市场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据权威人士报导,2001年全国鲜切花平均售价为0.68元/支,2002年仅为0.48元/支,下降29%;2001年盆花平均售价为4.67元/盆,2002年为3.91元/盆,下降16%。全国花卉单位面积的产值(万元/公顷)1998年以来逐年出现了负增长,从1998年的12.44万元/公顷,下降到2002年的8.8万元/公顷,每公顷降低3.64万元,降低了29.3%。花卉价格和单位面积产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生产过剩的问题;也有数量盲目扩张、质量较低的问题。据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于2002年的“五一”、“十一”和2003年的春节期间,抽检了上海及其他省126个生产单位的包括鲜切花、盆花、种苗和盆栽观叶植物4大类56个品种共308个样品结果显示,花卉产品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三次抽检鲜切花135个样品,一、二级品仅占13.3%,三级品占40.7%,而不合格品高达45.9%;抽检的10个种子种苗样品,则全部为不合格品。还有流通不畅、市场发育不完善等问题。
       2、花卉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目前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超过1万公顷的有10个省,超过5000公顷的有6个省(区、市),而这16个省(区、市)的花卉品种结构,大多数雷同,没有明显的特色产品或拳头产品。
       3、花卉科技和政策支撑问题。
       进入新世纪,国际花卉市场竞争已转向“科技战”。目前,我国花卉科技含量仍较低,品种、技术和管理仍较落后。一些花卉发达国家已形成复杂、庞大而有序的花卉产业群,这是一种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核心竞争力。如何从政策和投资方向上逐步引导我国花卉产业群的形成和加快花卉产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花卉科技含量,促进花卉产业升级,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国内花卉产业的发展战略及目标
      为了抓住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机遇,不断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花卉业提出的要求,促进花卉产业升级,中国花卉协会已着手组织开展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宏观战略研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花卉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引导我国花卉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形成一些初步意见:
      关于战略方针: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扶持的发展道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坚持尊重知识和人才,注重知识产权积累,实现科技兴花;坚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互利互惠的基本原则,努力树立民族花卉品牌。
      关于战略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采取“三步走”战略。
      到2005年,全国花卉销售额400亿元,花卉出口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3%左右。初步建立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花卉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花卉信息网络;初步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出口管理机制等。
      到2010年,全国花卉销售额达700亿元,花卉出口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8%。初步建立科研与生产互动互惠的研究开发机制;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花卉市场和流通网络;基本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产品结构与区域布局合理。
       到2020年,全国花卉销售额达1000亿元,花卉出口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15%。初步形成包括生产供应、包装运输、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科研培训、以及对各个产业环节的配套服务在内的产业群;积蓄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并造就一支能够应对国际竞争的知识创新和产品开发队伍;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种资源;建立起机构完善、高效运行的产业体系,实现产品多样化,信息有效化、储运安全便捷化、服务专业化、营销手段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核心竞争力。
      关于战略布局:包括生产布局和市场布局。
      生产布局:形成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生产区域;以广东、福建、海南为重点的观叶植物及切叶生产区域;以江苏、浙江、四川、河南、河北、安徽为重点的观赏苗木生产区域;以大中型消费城市郊县为重点的盆花生产区域;以山西、内蒙为重点的种子生产区域;以北京、上海、云南、广东、广西、江西为重点的种苗科研和生产区域;以甘肃、云南、青海、辽宁为重点的种球生产区域;以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为重点的干花材料生产和制作基地。
       市场布局:形成以京津为核心的华北市场;以沈阳为核心的东北市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华东市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华南市场;以昆明、成都为核心的西南市场;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市场;以北京、上海、广州、昆明、青岛为主要窗口的对外贸易市场。
       五、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几点思考
      1.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鲜切花产品质量,创云花名牌,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作为加快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我省鲜切花生产和销售在国内外已有一定地位。2002年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0.4万公顷,占全国鲜切花种植面积的21.3%,生产销售23亿支,占全国25.5%。据报导,2001年世界花卉贸易额达122亿美元,我国花卉出口仅8000多万美元,不到世界花卉贸易额的1%。我省鲜切花为我国大宗花卉出口产品,2001年出口额为1540万美元,占全国花卉出口总额的19.25%。但也因缺乏特色品种和质量优势,影响了我省花卉出口。一是目前大宗鲜切花产品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及原创性技术,无法靠品种及技术优势进入国际市场;二是多数鲜切花产品的质量不高不稳,高质量的产品批量不足,影响了外销出口。今年前些时候,家乐福公司从呈贡斗南购买鲜切花出口到法国,因产品质量达不到出口标准未能选购到足够数量组织出口,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多年来,云南鲜切花一直占有国内市场40%以上的份额,近两年国内鲜切花迅猛发展,2002年总量已达90亿支,云南鲜切花市场份额已下降到25%左右。国家有关部门已把云南作为“重点鲜切花生产区域”、“重点的种苗科研和生产区域”和“重点的种球生产区域”进行战略布局,符合云南省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应抓住机遇,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鲜切花产品质量,创云花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作为加快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中之重”,这也是积极应对发达国家“三个保护”竞争策略的必然选择。
      2.从不断满足省内市场需求为主出发,重视和加强观赏绿化苗木、盆栽观赏植物等花卉的发展,优化产品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花卉产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北京申奥、上海申博成功,城市化建设及房地产业开发、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提速,以及人们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观赏绿化大规模苗木、盆栽观赏植物(包括盆花、室内外盆栽植物)及观赏地被植物的市场需求量大,全国一些省市区形成绿化苗木热,把发展绿化苗木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首选项目,促使绿化苗木成为花卉产业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绿化苗木和观叶植物等重点产区。长期以来,云南的观赏绿化苗木业一直比较落后。据省花产联提供的资料,2002年全省绿化苗木面积仅121.5公顷,占全省花卉面积的1.54%,连同盆栽观赏植物面积344.4公顷共645.9公顷,也只占全省花卉面积的5.9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苗木及盆栽植物主要从国外及省外引入,其中春城昆明的行道树种90%以上是外引树种,与云南“植物王国”极不相称。最近,昆明市有关部门提出银桦树要“退休”,用什么样的树种来替代,市民议论纷纷。有关专家提出要用云南特色乡土树种来替代,体现植物王国的特色,但这些特色乡土树种又缺乏大规格苗木,其结果可能还是要从省外调入。有关专家预测,特色乡土绿化树种大规格苗木和彩叶树种大苗在今后十年或还长时间仍将有较好市场前景。省内正规划现代新昆明建设和“个开蒙”、曲靖市等城市化建设及相配套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都要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大园林绿化力度。因此,特色园林绿化大规格苗木、盆栽观赏植物和观赏地被植物的省内市场需求是肯定的。我省野生花卉资源,包括特色观赏绿化树种、观赏植物(含观花、观叶观果等)资源丰富,潜力大,关键是要加大研究开发力度,象江浙等省那样,更新观念,把发展绿化苗木纳入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项目,舍得拿出好田好地进行规模开发。应按适地适花原则,因地制宜,在适宜区重点发展鲜切花、切叶花卉的同时,重视发展绿化苗木、观赏植物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等,形成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实现全省花卉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促进产业升级。
      3.把“科技兴花”作为实施“科教兴滇”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抓出成效。
      省委省政府已确定要培植花卉产业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企业。花卉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其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与较量。应对花卉发达国家启动实施的“三个保护”市场竞争策略,必须加大“科技兴花”的力度,才能促进我省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花卉科技研发体系、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和花卉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花卉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二是要加强花卉龙头企业和花卉品牌的培育,加大对花农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科技种花的水平和产品质量。
       三是要加大花卉重大科技研究与开发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和集成配套技术。其研发的重点是:特色野生花卉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各类花卉新特优品种选育及种苗(种球、种子)规模化快繁技术、创名优花卉品牌集成配套技术等。省科技厅从2003年起,已把花卉重大科技研发列为全省“重大科技专项”,进行组织实施,坚持不懈,肯定可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四是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健全完善花卉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加强和促进花卉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调研室)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