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技术与标准

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技术通过验收

时间:2004-12-0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953

   由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在海口对海南农垦总局重点科技项目“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技术开发”进行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胶乳分散凝固、凝块运输、凝块干含量测定和凝块集中加工工艺的研究,初步形成了橡胶加工新工艺,对海南省天然橡胶集中加工和布局调整将起到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橡胶加工业以鲜胶乳为原料的加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橡胶集中加工的要求,其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也难于适合我国轮胎工业子午化的新形势。改变橡胶加工原料的物理形态等新工艺,生产符合包括子午胎在内的橡胶制品技术要求的标准胶,是当前我国天然橡胶加工的重大课题之一。

  由农业部天然橡胶质检中心、海南农垦中心测试站承担的“天然橡胶凝块与集中加工”项目是农业部亚热带作物专项事业经费项目和海南省农垦总局重大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将胶水凝固从橡胶加工厂提前到收胶站或橡胶园进行,采取的方法是用传统的无机盐胶乳凝固剂代替无机酸,实施人工凝固,制成标准化凝块的此新工艺,既可生产优质的标准胶,也可降低加工原料的早保、运输费用,有利于原料的长距离运输和橡胶的集中加工。

  该项目于今年5月至10月,在晨星、红明、公爱、红林等农场进行实验,对胶乳凝固技术、凝块的进厂验收、运输、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开发,并用新工艺凝固的胶块在3家橡胶加工厂试产了100吨标准胶。经过试验表明,新工艺有如下优点:在收胶站改用盐类凝固剂凝固胶乳,不用加氨、加酸,每吨干胶可降低凝固成本63.3元。与现行5号标准橡胶加工费相比,每吨干胶节约加工成本35元左右。胶水在收胶站凝固后可统一贮放3—4天,运输量将减少40%。胶乳变为凝块后集中加工,有利于加工厂统筹安排,提高了加工设备利用率。产品的质量明显提高,拉伸强度高达23—27MPa,门尼粘度值达80个单位以上,达到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要求。收胶站排出的乳清经收集发酵可产沼气,且沼液含有大量的氮、钾、磷等养分,是较好的农作物水肥。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