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西双版纳热带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时间:2006-07-1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420

赵俊臣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标志着旅游重点已经由城市转向农村。适应这一转变,西双版纳应该大力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热带生态农业旅游。

所谓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西双版纳热带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向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05年旅游接待中外游客273.1万人次,若有一半游客参与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每人平均3天,花费1000元,则有13.7亿元的收入,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36.58亿元的38.3%、旅游业总收入24.4亿元的56.2%。

一、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的新潮流

由于常规旅游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特别是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90全球持续发展大会”上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5年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上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得到各国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以及游客的认可和重视。而生态农业旅游既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生态农业旅游始于1938年日本伊东火车站组织的观赏、采摘蜜桔活动。此后,日本逐步发展起观光农艺园、自然休养村等400多处,以贴近自然、廉价且有利健康的农业旅游、休养形式,受到人们青睐。台湾是农业旅游开展得比较好的区域之一,自1978年苗栗县大潮草莓园的开辟为发端,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产业间结合,此后许多地方效仿,建起了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成为台湾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法、澳大利亚、荷兰、瑞士、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生态农业旅游也得到较快发展。据美国汽车协会统计,1997年,利用周末和假期到“休闲农场观光的美国城镇人口就达1800万人次。法国目前已

1.6万多农户建立了“农庄旅游",年收入700亿法郎,相当于法国全国旅游收入的1/4

近几年来,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已经兴起,其中搞得比较好的,如广东东莞的年半山庄,山东泰安的家庭旅游,无锡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等。他们共同的作法,是让游客住进农户家中,品尝地方餐饮,观赏当地风土人情,参与农事活动,受到欢迎。从199813月份起,云南省罗平县城西南坝区13万亩油菜花开,与附近的岩溶峰丛林相映衬,形成独特景观,吸引了10多万人次的外地游客欣赏这美丽与芳香,声名远播国内外。上世纪末,国家旅游局把农业旅游确定为旅游主题。近几年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爱好。这表明,开辟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增长点之一。多年来,北京市民到郊区旅游达上千万人次。上海市民去郊区农村旅游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浦东新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近几年已成为城市居民在繁忙工作之余,寻找轻松、增长见识的周末旅游好去处。湖北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旅游区,以厉山镇为中心,在推出“创耕耘、植五谷、驯畜禽、尝百草”等再现神农风采的旅游主题外,还建成万亩农业生态旅游区,里面有神农李、蜜枣等果林园区及10公里长的葡萄走廊,使游客走进农业生态旅游区有曲径通幽、如临仙境之感。

西双版纳有世界上保存尚好的24块热带雨林之一,北部因高原群山屏障,面向印度洋,形成了高温高湿、静风多雨的气候,台风和寒潮不能涉足,日夜温差大,有利于热带亚热带各类植物生长,兼有大陆和海洋气候特征,而没有海南岛、广东、台湾等热带地区的台风等不利气候因素,已经形成了十分独特的热带亚热带农业体系。再加上州内傣、哈尼、景颇、基诺、布朗、拉祜等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具有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发展版纳热带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

西双版纳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确定以热带生态农业旅游为突破口,尽快将其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有利于版纳乃至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版纳州发展热带生态农业旅游,需要根据游客兴趣,调整现有粮食播种面积和其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利用传统农业精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傣、哈尼、景颇、基诺、布朗等少数民族农耕、养殖、民居以及人文风俗,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建设不同品种、不同特点的农作物种植园、养殖园、观光园、休养园、品尝园、娱乐园等,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二)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产品除一般的有形产品外,还包括无形产品,即良好的生态环境。版纳州由于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又没有化学物质污染,生态农业的有形产品质量更好、价格升高,因而经济效益高于一般农业。又由于旅客的参与,例如种植、管理、采摘及购买等,不需要生态庄园主付出更多的人力劳动成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都可以在货币上得到实现,从而在创造出比一般农业高得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游客较少或根本不破坏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热带生态农业旅游为龙头的农业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强调当地农民与游客在生产、生活、休闲等方面的人际交流,融农业生产、教育、出售产品、提供服务于田园之乐之中。其结果,一方面,必然导致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商品观念、交往能力的不断提高,并且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游客们通过游览、参观、品尝、购买参与,在得到休闲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了解了版纳农村独特的风土人情,增加了对现代农业高科技的感性认识,体验了接近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情趣。

(四)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外游客前往西双版纳旅游急剧增多,其目的之一在于一瞻版纳热带原始雨林风光,特别是迷人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出现生态消费过量、资源退化的问题。而大力发展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游客由于参与农村种植园的播种、管理、收获等生产过程,相对于一般旅游来说,人流量作到了分流,垃圾等污染物减少或分散,从而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三、版纳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模式设计方案

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旅游的成功经验,版纳发展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有以下模式设计方案可供选择:

1、新鲜农产品自主享受型

建立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园,如特甜玉米园、荔枝园、芒果园、菠萝园、香蕉园等,任凭游客自己采摘食用或购买带走,使其在参与收获中得到乐趣享受。

2、农业生产与农户家务劳动参与型

让游客参与到当地少数民族农户田间生产劳动之中,如传统的驾驶水牛犁地,农作物收获,以及少数民族传统食品制作等农户家务劳动,使其在参与中得到知识乐趣。

3、田园观光与休养型

让游客自主地在种植农田、水果园里,观赏各种农作物和果林;在饲养场亲近、抚摸和喂食猪、牛、羊、马、狗、象、鹿等动物;自由组合进行“乡村音乐”、“民族歌舞”的学习观摩,从中获得知识和休养。

4、热带雨林探险型

在版纳3.2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中,选择若干羊肠小道线路,由当地农民导游带路,使游客自愿徒步探险,观赏万物竞长的各类植物和野生保护动物,尽情享受森林中的空气负离子、林中发挥物等大自然的神秘。

5、民族原始风情参与型

修复并开放一系列少数民族原始风情,供游客参与。除传统的泼水节外,住的如傣族竹楼、基诺草房、大家族公社遗址,等;吃的,如竹筒饭、烤鸡、烤鱼、熏肉,等;观光的,如各民族婚礼仪式表演、驯象犁耕,等等。

6、经验交流型

通过举办版纳农村特有的各种娱乐活动,实现城乡居民之间的广泛交流,使城市游客和外地游各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当地各民族真正的农民,和真正的农民生产生活,而不是象现在那些一哄而起的“民族村”之类的假农民、假民居。

四、若干对策建议

版纳州发展热带生态农业旅游,由于是一种崭新的事业,应该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同时,大胆地试,勇敢地往前闯。

(一)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要以保护西双版纳热带原始雨林、实现版纳州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统一制定全州热带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国内外游客之所以来版纳旅游,或者说版纳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争夺游客的王牌之一,就是热带原始雨林风光和以傣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人文风光。而热带生态农业旅游,就是把两者有机结合的最佳模式。因此,全州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使州内各地生态旅游园区各有特色,避免雷同,以充分挖掘与开发版纳热带旅游资源,并使各旅游园区内的各类资源、劳动力与生产环境合理组合、运转,在稳定本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同时,提高系统的生态生产力。

(二)以游客的满意度为导向逐步开发

同所有的旅游一样,版纳热带生态农业旅游也应以游客的满意度,为其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行、游、住、食、娱、购”诸环节,都要围绕着游客的需求,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必要的设计、开发加工、制作、组合,而不能按照当地农民或旅游企业的意愿行事,也不能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的纯自然主义作法,从而才能减少或避免投资开发的盲目性。近期内可先开放开发现有的荔枝园、芒果园、西瓜园、菠萝园、傣族村寨竹楼等,并不断地听取游客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与扩大,最终形成总体是热带生态农业旅游,而不同景点各具特色、规模连片、影响巨大的新的版纳旅游,将热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把游客参与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

截止目前,绝大多数旅游都把旅游点、旅游组织、旅游企业作为主体,由他们对旅游进行全过程管理,而游客则处于非主体的被动地位,有的旅游景点还特别规定游客不准参与其中,只准用眼看,不准动手触摸,不准采摘,不准脚踩等等,从而使游客慕名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生态农业旅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使游客参与到整个旅游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掘他们的好奇心、动手欲,让他们自己在水果园动手采摘水果品尝,在农户家庭自己动手学习制作特色餐饮,在工厂作坊里自己动手制作旅游纪念品等,从中获得乐趣,留连忘返。

(四)强化农业旅游园区人员培训

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既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也不同于一般的农业,更不能理解成不需要服务的旅客自主旅游,它要求的服务是高层次、高品位的,这就需要对农业旅游园区人员进行必要的强化培训。一方面,要使经营者及其员工富有较高文化特别是当地文化修养,精通本园区各类生产技能,更要具备接待不同游客的社交技能;另一方面,经营者要根据统一规划,设计并建设具有自己独特风格情趣的风景园区,从“土”字出发,在“奇”字上做足、做够文章。

(五)加强对热带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

放手开发热带生态农业旅游,让游客自主地参与当地农业活动,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可以放松对其进行管理了。恰恰相反,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管理,才能使这一新兴旅游成为富民富县兴州的支柱产业。

加强对热带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法规。例如,针对热带细菌和传染病极易发生的特点,规定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必须多处配置消毒自来水龙头、流动冲水厕所等设施,水果园区必须配备削水果刀具等,以满足游客需要。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有碍观瞻的建筑物设施,破坏生态环境以及与精神文明相违的活动,应予以取缔。要强化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危害生态农业旅游秩序的地痞流氓的犯罪行为,打击欺诈经营、宰客、色情服务等行为,规范热带生态农业旅游服务,使之真正成为版纳的一大支柱产业。BACK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