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试论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

时间:2002-03-22 作者: 来源:《中国农垦经济》 点击次数:5748

一、 会计规范概概述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正确处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向着合法化、合理化、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它具有如下特点:   1.公认性。会计规范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不管这种认可是自发的,还是强制的;也不管这种规范是成文的,还是惯例的,离开了公认的基础,也就无所谓规范了。   2.目标性。会计规范所要调整的主要是会计工作和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与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因而其价值取向应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即要为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服务。   3.稳定性与发展性相融合。会计规范一经形成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废弃。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会计规范的相应改变,使会计规范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有新的发展。   4.反复适用性。会计规范的适用对象不是针对特定的人,也不针对特定的事,而是针对所有的经济业务。   5.倾向性。会计规范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总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倾向性。   会计规范按其作用形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会计法律规范。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借助于国家强制力而在会计行为上起强制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他律性规范。主要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有助于宏观经济的调控而制定的。二是会计技术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或制度),它是一种理性化的规范,是通过转化为人的内在意识而在会计业务处理上起技术性作用的,是一种自律性规范,主要是为有助于合理地处理会计业务和维护特定主体的经济利益而制定的。三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它是由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在长期共同交往和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并以某种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会计行为准则,是借助于社会评价与个人评价机制而在会计行为上起无形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一种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主要为有助于公正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制定的。   二、会计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把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运作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输入环节、加工处理环节和输出环节。如下图所示:   原始凭证→输入→加工处理→输出→ 会计信息使用者   输入主要来自环境(原始数据的取得、企业经营者的指示和授意等),加工是对系统输入的信息进行汇总、传递,输出则是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会计系统的运行状况是通过由会计行为主体所进行的会计工作具体体现出来的,是会计行为主体依据会计规范作用于会计行为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所以从会计系统内部考察,企业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又取决于会计行为主体对会计规范的执行态度和会计规范的完善程度。当会计规范完善程度较高,而会计行为主体又严格执行会计规范时,会计系统对外输出的信息就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当会计行为主体偏离会计规范或会计规范完善程度较低时,会计系统输出的信息就是失真的会计信息。目前由于我国会计行为主体偏离会计规范和会计规范自身缺陷的存在,人为捏造会计数据、粉饰会计报表、隐蔽性会计核算等各种不合理的会计行为存在,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的损失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企业形象,给企业经营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二是使社会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误导资金流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完善我国会计规范和提高会计行为主体的执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三、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思考   1. 关于完善《会计法》的思考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会计法》发布实施以来的积极作用,已被十几年来会计工作所证明。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关系的发展变化,原有《会计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有所消弱,对近几年来较为突出的会计秩序混乱,造假账等问题缺乏约束力,已不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原有《会计法》本身存在众多局限性,可操作性不强,某些内容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原有《会计法》的地位模糊,执法力度差。因此,对原有《会计法》正式实施以后,将会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管,解决目前造假账、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会计法》的修订应该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现象不断出现,因而《会计法》的修订应把现实性与超前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既立足于现实又不过分迁就现实,能通过《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解决现实问题,又具备-定的超前性,使《会计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有新的发展,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下对会计工作的监管要求,从而保持它的先进性。如随着财务会计工作在互联网领域的不断拓展,为适应网络经济的要求,《会计法》对网上数据传输、信息披露、数据安全和控制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作出规定。另外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新颁布的《会计法》在会计工作中得到落实,让新《会计法》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否则,再好的会计法规也形同虚设。所以,应积极探讨使新《会计法》能够在会计工作中得到落实的配套措施,如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的《会计法》再教育,普及会计人员的会计法律知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自律意识;强化对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监管力度;提高管理者的查处能力,查处舞弊,堵塞漏洞等,为新《会计法》的有效实施提供条件。   2.修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有如下主要作用:(1)可以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的内在逻辑一贯性,缩小不同准则之间的不一致或冲突。(2)消除或降低准则制定中的政治压力。(3)在缺乏适当的权威的情况下,为分析新的财务会计报告问题提供某些指南。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来,西方许多国家为改进准则制定方法,提高准则的质量,已经或开始制定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涉及的内容范围上看,与英美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有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相同,都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的表述等项内容。但从内容深度上看,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缺乏系统充分的、具有逻辑性的论述,理论揭示的深度、力度都不够,行文也不够严谨。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自身的局限性,虽然名义上将其作为基本会计准则,但根本没有达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让其发挥概念框架的作用是它力所不及的。所以修订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   3.探索提高具体会计准则质量的途径   具体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约束会计系统信息生成的行为规范,不同的具体会计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为保证规范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要求具体会计准则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我们认为,保证我国会计准则质量达到预定标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性措施:(1)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制定工作的质量。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没有精心组织、计划和安排的制定工作,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同国家(地区)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不尽相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序,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必须规范化,应与制定机构、制定人员配合协调,应有严格的表决、批准程序。(2)建立具体会计准则质量的评价标准。建立具体会计准则评价标准是为了使具体会计准则能够反映经济实质。遵循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对具体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进行评价检验,以明确哪些是过时的,哪些是不明确的,哪些实际问题在准则中没有涉及到,哪些经济业务即将出现。并将发现的问题分别轻重缓急逐个解决。(3)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者的理论素质和修养,并使会计准则制定者的构成具有专业性、代表性和层次性,不断提高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制定者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不可能胜任。会计准则是联结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桥梁,这就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既要有会计理论界的代表,又要有会计实务界的代表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多步骤和制定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构成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4)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监督作用,并及时反馈监督信息。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监督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是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监督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三是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   4.完善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但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可能对一切企业经济行为规定的面面具到。因此没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往往会绕过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以非理性手段实现其私利,甚至丧失职业良心,走上犯罪的歧路。近几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我们在强调法制制约和会计准则规范的同时,却淡忘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问题。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阻碍了会计目标的有效实现。完善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所涉及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内容是比较抽象、笼统,难以执行。应按照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要求进行修订,使制定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既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又有操作执行的具体规定,并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需要不断更新、充实。其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在校教育。本科、大专、中专学校在经济类专业中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二是在职继续教育。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会计职称考试中增加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再次,保护会计人员的权益,创造充分发挥会计职业道德的外部环境。最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力度。   完善会计规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处理好会计规范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又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充实会计规范,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促使会计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 杨兴全 张美霞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2000年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