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珍是第一代北大荒农机工人,是垦区开发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践行者,虽然仅有小学文化,却凭着非凡的自学能力,刻苦钻研的惊人毅力,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先后研制出40多种农机具和机械修理设备,为垦区开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艰苦环境中汲取营养
1932年,王宝珍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有兄妹4人。他从小就爱学习,怎奈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父母倾尽所有,也只能供他上到小学四年级。1950年,他响应国家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号召,与许多农村青年一道,毅然地踏上了异常艰苦的北大荒开发建设之路。
第一次坐进拖拉机驾驶室,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拖拉机手,他感觉自己似在做梦。驾驶着现代化大机械,听着悦耳的机车轰鸣,那种欣喜与兴奋是用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建场初期,荒无人烟的北大荒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但都并未影响他高涨的工作热情,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回报组织的信任,如何对得起这份令人自豪的工作。
工作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一天,他正驾驶拖拉机在野外作业,机车突然熄火,怎么捅咕都没反应,让他一时慌了手脚,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惶恐不安、绝望无助的情绪瞬间袭来。这件事使他意识到: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驾驭大机械的过硬本领。在没有老师可以求教的情况下,他决定自学,他充分相信,书籍就是最好的老师,书籍可以给人以无限力量。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方向。为攒钱买书,他对自己十分苛刻,将有限的工资一省再省,生活标准一降再降,节约的钱全部用来购买书籍。白天正常工作,夜晚在油灯下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一晚仅睡3个小时的觉。为适应嘈杂环境,他练就了只要捧起书本,就如同与世隔绝一般,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超能力。阴天下雨,机车下不了地,同事们或休息睡觉,或聊天娱乐,只有他雷打不动地看书学习。先后自学了初中数理化、各种农业机械基础理论、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机械电器学、液压理论学等专业知识,边琢磨、边学、边干,如遇理论与实际不符,他就对照书本,将零件亲自拆卸下来,并按顺序编上号,再重新组装回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王宝珍练就了只要听到机车轰鸣,就能准确判断出机车状态好坏的特殊本领。机车出现故障,只要他出手,基本上是手到擒来,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王技工”。
由于具有过硬的修理技术,1960年他被调到农场刚刚成立的修理所,专门从事机械修理工作,这为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
在工作实践中享受快乐
修造厂成立之初,厂内仅有三台旧机床,只能从事简单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每年拖拉机大修,各道工序都要靠人来操作,最为典型的是人工研瓦,不但速度慢,而且干出来的活也不标准。能否自制一台电动铣瓦机,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王宝珍将报废的东方红机体两端切下来作刀杆轴承架,一台简易电动铣瓦机就此诞生。经多次反复调试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虽然其貌不扬,但作用却不可小觑,可一次性同时铣七种车型的主轴瓦,工效提高十几倍。
冬季机械检修的起重问题是他的一块心病,时常搅得他寝食难安。由于没有吊车,大型零部件拆卸只能靠人抬、肩扛、撬棍撬,装卸一台发动机,往往需要12个人多次抬上抬下地折腾,既费时又费力,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向领导建议,自制大型电动吊车。领导很快批准,并责成他亲自设计研制,吊车跨度11米,要起重5吨。他与几名老工人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白天与工人一同抡大锤,夜晚在煤油灯下画图纸。在计算吊车纵横速度时,虽然查阅了大量资料,但依然未能获取准确数据。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土办法,在室外的雪地上量出30米的距离,掐着手表步行计算。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最终测算出纵向26—29米/分、横向15—16米/分的最佳速度。当吊车进入大梁组装的最后一道工序时,大梁发生弯曲。有人提议用千斤顶顶一下,但尝试后没有丝毫效果。为这事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牙龈发炎,半边脸肿得很高。晚上牙疼睡不着觉,起来用凉水一遍遍漱口时,他突发灵感,联想到了热涨冷缩的原理,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
有人曾经问过他:你这么拼命,最大的工作动力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工作获得成果时的那份快乐。七十年代中期,修造厂承接了农场制造七台推土机的艰巨任务。当时,由于厂里没有下料机,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十分困难,当务之急是尽快研制一台剪板机。没有图纸,他就用纸壳作样板,边比划、边设计、边改进、边施工。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缸筒小没有劲,只能剪一毫米左右的铁板,但加大缸筒直径,增加压力,又会导致缸筒变形。经过查阅大量资料,他从变速缸原理上受到启发,在大活塞里套一个小活塞,增大活塞面积,使小油缸产生大压力。然而,在试验过程中,却又出现油缸鼓断裂的现象。于是,他又用铁板卷个筒,套在油缸外面来增加缸筒强度,同时,又对原有油路设计进行重新改造,使压力从6吨增加到12吨,最终电动剪板机获得成功,可剪16毫米铁板、75毫米角铁、28毫米圆钢,为推土机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无私奉献中体现价值
1977年5月,他承担了农场下达的改装康拜因任务,限时两个月,7月下旬投入秋收生产。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压力很大,但他还是无条件地接受了任务。当时正赶上雨季,为抢工期,白天只能顶风冒雨地干;夜晚经常停电,就点着蜡烛干。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天坚持跟两班作业。一天,在工作中他突然昏倒,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是疲劳过度、血压降低所致。医生建议他回家休息,可他哪里躺得住啊,稍有缓解,就不顾家人劝阻,再次投入紧张的生产之中。每天依然忘我工作,超负荷运转,睡眠严重不足。在一次夜间生产时,他的左腿不慎被铁料划伤。为不影响生产进度,他并没有声张,直到伤口感染化脓,才被大家发现,强行将他送回家休息,不料第二天早上,他又艰难地拄着棍子出现在了车间。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奋战,康拜因终于改制成功,如期投入秋收生产,综合损失率低于3%。
八十年代初,他被调到工业科担任总工程师,主抓全场工业生产经营工作。工作性质变了,工作环境变了,但他的工作初心没变,高涨的工作劲头未减。他先后参与并指挥了乳品厂筹建及设备安装,制材厂大锯车间木工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安装,饲料加工厂的筹建及设备安装,电业所发电车间的组建,加工厂油房、酱菜车间、挂面车间的改造及扩建等工程。在乳品厂达标验收期间,由于每天大量绘制图纸,站立时间较长,过去感染过的左脚出现红肿,不敢着地,每天仅靠一条腿站立坚持工作。正在他全力以赴地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奔波忙碌时,唯一的女儿却患上了骨癌晚期。由于过度悲伤,急火攻心,他也不幸患上脑血栓。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将他击倒,他每天上午输液、针灸,下午坚持上班。
1992年6月,他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8月,农场为美化场区环境,计划在休闲公园设置几处喷泉。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场领导想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他二话不说,欣然答应。
设计喷泉,就要亲自到有喷泉的大城市去考察。考察喷泉只能徒步行走,年轻人都吃不消,何况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呢?白天他一个现场一个现场地去认真察看、作笔记,夜晚一个人窝在小旅店里画图纸、搞设计,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为节约时间,能多看几个喷泉,他每天买两个面包带着,什么时间饿,什么时间吃。在调试喷泉喷嘴方向时,他不顾大家劝阻,每天在齐腰深的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最终将喷泉研制成功,为红星农场场区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作为第一代北大荒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献给了农垦的农机事业,用毕生精力先后开发研制出转盘式划印器、开沟犁、铲运机、推土机、粒肥机、粉碎机、康拜因、拆装工作台、铣瓦机、尼龙压铸机、桥式吊车、冲床、裁剪机、镗缸、磨缸、无声铆等40多种农机具及机械修理设备,用行动谱写出了无悔的人生,他先后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全国农垦系统、黑龙江省政府、黑河市委、总局、管局评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先进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红星农场)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