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织密防控网 打好阻击战——光明食品集团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综述

时间:2020-02-19 作者:姚天文 来源:光明食品集团 点击次数:5247

庚子鼠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悄悄蔓延,迅速席卷中华大地,给欢乐祥和、举家团圆的中国年蒙上了阴霾。随着党中央下达一系列强有力的决策部署,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疫”拉开序幕。光明食品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迅速行动、上下协同、众志成城,汇聚共克时艰的光明力量,同舟共济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统筹一盘棋 织密一张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3日上午,集团发出疫情防控紧急通知,正式吹响这场阻击战的集结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明芳同志批示“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即刻启动突发事件报告机制”。1月24日,集团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由集团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明确疫情防控重点单位与人员;当日,集团党政班子成员带队对海博、超市、乳业、糖酒、良友、水产、蔬菜等重点单位进行防疫工作现场检查,明确防控要求,落实防控责任。集团党委印发《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七项措施》,由此发出党组织的最强音,广大党员勇打头阵的硬核力量不断释放。

各子公司紧急行动,成立抗击疫情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并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防风险”“防输入”“防扩散”疫情防控“主战场”,一手抓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主阵地”。

集团各职能部门也迅速反应,抓责任落实、抓协同配合、抓上下联动。安保信访部发扬“光明铁军”精神,把“安全是光明最好的管理”落到实处,集团安委会第一时间编制《每日防疫专刊》,传达精神,快报疫情。战略企划部紧扣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经营、销售保供、复工复产等关键环节,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党委工作部号召各级党组织开展“保民生、保家园,有力量、有担当”主题党日活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连线基层,挖先进、树典型,鼓舞斗志,推出微信系列报道80篇;发挥宣传的鸣锣开道作用,强舆论、树形象,集团企业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生产不停工 商品不涨价 服务不打折

在疫情防控和春节市场的叠加因素影响下,如何保障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奶瓶子”?作为保障上海特大型城市主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和主力军,光明食品集团以确保供应稳定、确保价格稳定、确保市场安全、确保储备充足为目标,给出了一组最有力的数据:从1月20日至2月17日,集团下属批发市场向全市批发蔬菜159395吨,约占全市批发市场批发总量的70%;销售鲜牛奶11230吨,约占上海市场份额的80%;销售大米7365吨,约占全市商超系统销售总量的60%;批发猪肉7643吨,约占全市批发市场批发总量的60%。在这串数字背后,凝聚着无数光明人的付出和坚韧。

在蔬菜供应方面,蔬菜集团第一时间对湖北基地的蔬菜货源全部暂停交易,深入全国各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排摸品种和数量,提前做好产销衔接。西郊国际、江桥公司作为上海主中心批发市场,车水马龙、客商众多、人员密集,防控管控难度不言而喻,公司总经理顾正斌,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疫情一天不退,我们就不收兵”。凭着这份执着,从小年夜防控工作开始至今,他没有休息过一天。疫情初期,曾出现市民 “买菜难”的恐慌,为此,顾正斌主动联系、对接基地组织货源。大年初二一整晚,他在市场客商微信群内发动各地经销商,“请大家克服困难,与市场携手共渡难关,保障上海蔬菜供应……”动员令得到客商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正月初三至初五,江桥批发市场以12313吨的入场量打破了历年春节期间的最高水平,确保了疫情期间上海市场的蔬菜供应需求。

在乳制品供应方面,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开足62条生产线,全面释放产能,产品种类超过100个,日产量比平时翻番。由于产量骤然放大,春节假期随牛奶配送出去的周转箱一时难以收回,双重因素叠加,周转箱告急。怎么办?连续多日工作超过12小时的厂长包和平打了无数通电话,试图找到替代品。最终,一批黄皮纸紧急到位,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出应急的“黄皮纸箱”,以此来作为塑料周转箱的补充。“没有迈不过去的槛”,包和平说,“牛奶的产能才是最关键的,其他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在粮油产品供应方面,良友集团在节前安排好产销对接,米面油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加班生产,保障上海的粮油市场稳定供应。在食糖供应方面,糖酒集团节前已向市场集中投放3000吨小包装食糖,并紧急为各地25家药企调运2165吨白砂糖,用于抗疫药品的生产。

在产能充足的前提下,渠道是重要的保障。集团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渠道来满足市场供应。农工商超市、良友便利、第一食品、捷强连锁等遍布全市1600多家门店的线下渠道,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农工商超市践行“不涨价、不打烊、不断货”的社会承诺;良友便利秉持“服务不打折、商品不涨价”的原则,在确保粮油产品销售的同时,加强便当、三明治等即食品的供应,保证了特殊时期的消费需求。光明乳业“随心订”、上海农场“会员鲜蔬”、星辉蔬菜、农工商超市“京东到家”、菜管家等线上平台,响应政府“少出门、少聚集”的防疫要求,通过提供光明自有基地的农副产品和生鲜食品,以冷链配送和无接触收货的方式,保证市民足不出户买到菜。


支援疫区 温情守护

疫情肆虐,牵动了无数光明人的心。一件暖心计划的悄然诞生、一次与疫情较量的特别行动、一群与时间赛跑的光明人,演绎了一段段传递爱心、传播温情的感人故事。

正月初七,一场高效的对接会,为上海援鄂医疗队家庭送去了一个好消息,集团党委决定,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在疫情期间为这些家庭开展“三送”活动,定期送上光明旗下的优质蔬菜、牛奶和肉制品,用实际行动解除“白衣勇士”的后顾之忧。随即,蔬菜集团、光明乳业、梅林股份的干部员工投入了一场更高效的行动,生产、加工、备货、分装、装箱、搬运。两天后,光明乳业“随心订”的员工把320份沉甸甸的礼包和慰问信一一送到了援鄂医护人员的家中。疫情无情、光明有爱,如今,光明人的深情厚谊还在延续,并且传递到了更多的医护人员家庭,目前,“三送”活动已覆盖到1200户家庭。

同时,集团所属企业也纷纷行动,通过各种方式支援抗“疫”前线。光明乳业向火神山、雷神山、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等湖北医疗机构共计捐出6.2万提乳制品,价值311万元。

除此以外,为了解决一线医护人员因长期佩戴口罩引起耳后皮肤磨损带来感染的风险,光明乳业武汉工厂的员工在四小时内紧急拆下30000只牛奶箱提手捐赠武汉医疗队;五四方信包装公司也从生产线上紧急协调了30000个提手送到同济医院、瑞金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上。这份“别出心裁”的跨界防护用品汇聚了光明人的拳拳爱心。

农工商超市好德便利的党员们两次为爱“出征”,按下倒计时12小时的“快进键”,为华山医院医疗队紧急调配生活物资,数量达1300余箱。上海农场禽业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两次为武汉紧急调运共1.3万只禽类产品。第一食品南东旗舰店的员工们顾不上吃饭,仅用1小时为上海市中医医院医疗队备满20箱货品。海博投资所属海博租赁公司为瑞金医院医疗队提供免费的机场接送服务;思乐得公司向武汉捐赠300箱,价值56万元的不锈钢真空保温杯。

……

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却表达了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光明与你同在”。


用爱心和责任 守卫一方平安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他们用爱心守护着一个个特殊的群体,用责任守卫着一方平安。

花卉集团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内的1900位住院老人就是这样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命健康关系到1900个家庭的和谐稳定。院长蔡泽中凭着职业敏感、丰富经验,率先发出新冠病毒防控指南,打响医院疫情防控第一枪。医院第一时间启动感染防控应急预案,建立指挥中心,建起院长挂帅、分管院长督办、职能部门落实的防控指挥三级架构;迅速成立专家治疗组、院感防控组、联防联控专家组等16个特别行动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封院、联防、隔离等一系列防控举措,筑起铜墙铁壁,将疫情挡在门外。医院副院长陆军,在湖北籍员工入住隔离区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独自一人数次往返于医学隔离区接员工、搬行李、消毒。护士邱瑶主动请缨,穿梭于湖北籍返沪员工中,为他们量体温、端汤送饭、打扫卫生、消毒喷洒,独自一人承揽了隔离区的所有工作。就是这样一份“攥指成拳、誓护桑榆”的决心,才使得医院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疫情期间的上海街头,少了往日的繁华喧嚣,但作为保障市民出行的海博出租,依然要正常运营,这就给出租车驾驶员增加了一份出行风险。怎样关心、保护好他们?海博出租的党员干部们为他们筑起了坚强的后盾。

在口罩告急的情况下,海博出租全体管理人员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购买,最终与江苏高邮一家口罩厂商确定了货源。1月27日凌晨4点,海博汽车修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党员陈一飞主动请缨,担任采购运输突击队队长,带领4名驾驶技能娴熟的骨干员工,分别开着2辆货物配送车,冒着瓢泼大雨,驱车750公里,抢运防疫口罩20万只,终于可以让驾驶员戴上口罩安全出车了。

“武汉团队有几百号员工,我要始终和他们坚守一线,并肩作战。”这是光明地产服务集团总经理助理闫云超在告别家人、毅然赶赴武汉时的话。回到武汉,闫云超搬进了员工宿舍,与团队共同作战。疫情期间,食堂食品短缺,他把家里储存的食物拿出来,同时自己垫钱买物资;大年初一,为了鼓舞员工士气,他自掏腰包给所有在岗员工发红包;他还天天跑项目,协调值防疫物资,去门岗安抚业主。这就是“逆行”中的物业带头人,用守望相助的力量守护着员工和业主的生命健康。

上海农场海丰社区管辖着4100户居民,共8000余人。社区把“外防输入、入防扩散”作为防疫总目标,把职工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社管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办法和11项工作举措,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把“战线”和“阵地”建到居民区和居民家。在地区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摸排,全面摸清潜在传染源底数、建立可疑症状人员台账,及时隔离留观;所有外来、外出归来人员登记在册。社管委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各办事处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突出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防控,并对居民区、公共场所全面做好消毒工作,严防疫情传播。利用工作群、微信公众号,通过在居民区悬挂横幅、电子屏、小喇叭呼叫、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居民介绍新冠肺炎的流行现状、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一件件、一桩桩,战“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用朴实的行动和强大的责任感筑牢社区防控的第一防线,保障了农场职工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地处皖南的白茅岭农场采取“组、控、防、测、联”等有力措施,带领全体员工投身疫情防控 阻击战。农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加强值班巡查。组织“党员先锋队”“社区平安小队”对辖区内的居民区、超市、菜市场、商业街开展不定时巡查,督促做好消毒预防工作,同时,重点严查菜场内有无违规活禽交易、宰杀和买卖野生动物行为;实行属地联动,农场社区主动与所在区县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对接,接受防控工作指导和服务。此外,对在场的武汉人员加强居家和专门场所观察隔离,并与卫生中心、派出所、地方防控单位密切联动联系,做好联防联控;落实重点防控,对农场敬老院进行封闭管理。正是这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守护了一方平安。


最好的根据地 最优的光明产品

农场是光明最好的根据地。而作为上海“飞地”的上海农场,又是光明根据地的“核心”。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上海农场牢固树立“全场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牵头召集区域内派出所、医院、学校等单位共同研究落实防控措施,并加强与四岔河监狱、检察院、武警部队、光明农牧等驻场单位的联系沟通,实行联防联控,共同守护307平方公里的区域安全。同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上海农场加强调研、提前备货,日供上海市场猪肉3.5吨;大米加工厂于正月初三提前复产,优先保供上海市场,日供大米60吨,储备粮食近2万吨,确保上海市场应急需求;节前,水产养殖公司就已将各品类淡水鱼安置在暂养仓,确保日均5.5吨光明鱼供应盒马、叮咚、第一食品;禽业公司员工坚守一线,确保日均6吨鲜蛋运往上海市场,同时在盒马鲜生和叮咚买菜备足2.8万羽冷冻禽类;东越公司也于正月初三紧急复产,节日期间菌菇日供上海市场4.5吨。

对光明农牧科技公司来说,防“疫”的担子要比别人多了一副。疫情发生后,公司从防御“非洲猪瘟”转变到同时防御“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的“两防”战“疫”中来。为了筑牢防控体系,努力保障人员健康安全,稳步提升生猪产能,全力保障上海市民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光明农牧科技公司的干部员工付出的比常人更多。

光明农牧下属的江苏梅林黄海畜牧场场长唐式侠,和许许多多牧场的员工一样,自2018年8月“非瘟”疫情以后,她就没有回过家,夫妻二人共同驻守在牧场。在别人眼中,她是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也是牧场员工的“主心骨”,但是,在五岁女儿口中,她却有一个令人心酸的称谓---“视频妈妈”。她是江苏梅林最年轻的畜牧场场长,也是广大光明农牧科技人的“缩影”,正是这样一支顽强的队伍,才挑起了防疫和保供的重任。

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五四有限公司所属星辉蔬菜公司,是上海市“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全力抓好地产蔬菜的安全生产保障供应。做好市郊2万多亩设施菜田的生产管理,充分利用3900多亩温室大棚和2公顷植物工厂的资源优势,做好青菜、生菜、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的田间管理和采收上市,日均上市新鲜蔬菜180吨左右。同时进一步加强外延基地货源组织,增加蔬菜产品储备,保障蔬菜产品线上线下充足高效供应。同时,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提高职工安全防控意识,加强蔬菜生产流通过程的安全管理,增强基地蔬菜的上市检测力度。

在上海生态岛上的崇明农场,所属大瀛食品公司1月31日开始复工,一线员工加班加点,全力保障产品供应。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冷鲜锁鲜禽类食品近40种,累计屠宰量达4.5万只,日均出库量达7500公斤。


海外光明员工与祖国心连心

身在海外的光明员工也时刻牵挂着祖国的命运,他们以空前的团结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万里驰援祖国,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人民的深情关爱,书写了“心连心,情相拥”的跨越国界的爱。

1月27日,大年初三,远在阿根廷的水产集团阿特玛与强华渔业公司项目组负责人李剑得知国内医用口罩紧缺,立即组织了一次争分夺秒、不同寻常的紧急采购任务。他们迅速汇集各方资源、寻信息,找货源,疾步不停地走访医药公司、药店,联系医药供应商……第一天采购到2万只,第二天1.8万只,但到了第三天,阿根廷的口罩市场出现了价格攀升和市场管控,许多客商都告知无货了。为此,公司把阿根廷籍的员工都发动起来,利用他们本土熟、信息多的优势,以最快速度、最大力量获得了更多的货源。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收集到6万多只口罩。

同样,远在西班牙的开创公司西班牙ALBO公司中方总经理、党员邓虎,在得知疫情后,立即与驻西班牙中资海外企业商会、当地华人协会取得联系,开辟供货渠道;ALBO公司中方高管王勇也利用海外朋友圈,扩大寻源范围;外籍管理人员也一起找线索,锁定更多的货源,他们轮番作战,每人每天通话量都要超过上百次,一天要联系海外供应商累计100多家。2月3日,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ALBO 公司共采购到完全符合标准的各类型号医用口罩2.5万只。

光明国际Tnuva公司在了解到中国的防疫局势后,立即在以色列全国范围内寻找物资。由于疫情已引起全球媒体广泛报道,以色列门店备货已被抢购一空,采购口罩可谓困难重重。但Tnuva公司没有气馁,发动员工多方联络,最终溢价采购到7000个医用口罩。解决了货源问题,运输问题又接踵而至。在以色列停止了中国的直航航班后,Tnuva公司通过香港转运,最终把物资送抵上海,缓解了燃眉之急。目前,Tnuva公司通过积极寻找货源,采购的第二批2500只口罩、1730只护目镜、2450件防护服也抵达上海。

Tnuva公司董事长兼光明驻以色列首席代表Haim还提议,制作视频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光明员工鼓劲加油。从提出到制作完成,《我们是一家人》的暖心视频仅用了不到24小时,Tnuva公司的外籍员工纷纷通过镜头表达对光明的支持和鼓励。

糖酒集团也动员集团国内外一切资源,落实防控物资全球采购。集团旗下西班牙 GM Food 伊比利亚食品公司在西班牙和法国紧急采购 FFP2(相当于 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 4 万余只,集团总部无时差响应,发挥进口专业优势,在2 天内完成运输、清关全部环节,目前 4 万余只口罩已全部到国内。疫情期间正逢澳洲长假,集团所属澳洲光明食品全球分销公司敏锐反应,广泛发动员工开发采购渠道,并快速以预付款方式锁定 2 万只口罩货源,目前正积极落实国际承运事项。糖酒集团还与光明国际协同,实施集团化采购,联合组织韩国 10万只 KN94 口罩货源。从找货源、到签署协议、安排承运报关等复杂环节,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全部对接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协调国际承运事项。


没有硝烟四起,战“疫”仍在继续,但我们深信,光明人的一次次行动,一首首赞歌,凝聚的是光明力量和光明大爱,这份力量和大爱,定会驱走疫情。我们在这里,等“春”来,等待春的清朗,拥抱春的明媚,呼吸春的芳香!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