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广东农垦整合资源、打造蔗糖强势产业

时间:2006-10-1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091

蔡汉荣  广东省农垦总局
 
      摘要:糖业是广东农垦的主导产业。多年来,垦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生产和农艺技术,开展下游产品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深化产权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化经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模不断壮大,产值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拥有7家加工企业,年产糖能力达40万吨,带动垦区和周边农村甘蔗种植面积达100万亩,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糖业集团。面对“入世”的挑战,广东农垦糖业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努力做大做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糖业是广东农垦湛江垦区的支柱产业,现有种植面积40万亩,2002/2003榨季甘蔗总产量231万吨,产糖24.7万吨,总产值超过14亿元,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成为该垦区经营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综合效益较好的产业。近年来,垦区积极整合蔗糖业优势资源,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国有贸工农糖业联合体之一,创建了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建成了以甘蔗生产为主体的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一、发挥垦区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确立蔗糖主导产业
      湛江垦区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建垦之初以发展橡胶事业为主。由于垦区属沿海台风高发区,频繁的台风等自然灾害给橡胶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给垦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垦区上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认真总结建垦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的新思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决心对风害严重、产量低、品种差的残次胶园进行淘汰改造,重新种上产量高,产值高、效益高的“三高”作物。经过多方的论证和大量的试验,我们根据湛江垦区地处热带北缘,光、热、水资源丰富,且地势平缓,土地连片,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作物——甘蔗作为发展的重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从80年代年平均种植10.5万亩,90年代年平均种植31万亩,到跨入21世纪,年平均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甘蔗产量水平也不断跃上新台阶,年产量从70年代初的50万吨大幅度提升至2002/2003榨季的231万吨。加工能力也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壮大,加工企业(糖厂)从改革之初的1家发展至现在的7家,日压榨能力达到4万吨,年产品加工能力达40万吨。甘蔗已成为垦区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支撑着湛江垦区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依靠技术创新,提升甘蔗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垦区二十多年的甘蔗发展史上得到印证。二十多年来,垦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以此推动甘蔗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垦区已建立健全“局-公司-基地”三级科技工作网络,局有科技生产机构,公司有技术开发中心,基地有技术示范户和推广队伍,科技工作和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垦区现有甘蔗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机构17个,科技人员7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十五”以来,垦区每年用于甘蔗研究和技术推广经费都在400万元以上,有效地保证了科研工作正常开展,先后承担国家农业部、省、市和农垦系统的甘蔗科研项目67项,获得成果奖励41次,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在科技推广和创新方面,我们注重在如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加快品种改造,推进种质创新。
      发展之初,由于我们使用的大多都是传统品种,生长慢,产量低,1974年全垦区甘蔗平均亩产仅1.4吨,生产水平之低可想而知。我们清醒认识到,要提高垦区甘蔗生产水平,品种创新是关键。因此,加快优良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就成为我们当务之急,从农垦局到公司(农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下决心做好这一工作。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把视野进一步拓宽,引进品种对象除在省内科研部门培育的新品种外,还运用多种关系,直接或间接地从省外、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先后引进新台糖1、10、16、20、22、23、24、25、26号,粤糖93/159及美国CP,巴西45等一批早熟、高糖、抗性强的优良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垦区累计投入甘蔗良种引进试验资金达5500万元以上,引进地域涉及本省和台湾、广西、湖南、海南、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以及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品种函盖着台糖、粤糖、桂糖、川糖、闽糖、湘糖、滇糖等国内七大系列的新品种63个,加上国外和其它地区的品种,垦区累计共引进甘蔗品种100多个。基本做到年年有引种,年年推新种,每个品种推广3~5年,实现了新老品种的不断交替,保持了高产高糖品种推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做好品种引进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做好示范推广。局科研所,各糖业公司都建立了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对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先进行技术示范。多年来,由农垦局统一安排,每年在丰收、华海、广前糖业公司建立高产高糖(亩产吨糖目标)示范基地5~6万亩。通过推广新品种及不同种植时期,种植规格,农药施用,肥料配方,机械耕作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示范,为垦区甘蔗生产树立榜样,产生良好的效果。如1996年垦区执行农业部“九五”重点科研课程《甘蔗优良品种新台糖16号引进与推广》,该项目推广面积10.5万亩,平均亩产达6442公斤,含糖率达15.79%,实现新增农业经济效益3496.5万元。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垦区甘蔗良种的推广工作进展顺利,2002年,垦区甘蔗良种覆盖率达95.4%,为垦区实现甘蔗产量、产糖双创历史新高做出重大的贡献。
      2、全面推广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为了保证甘蔗生产的高产稳产,除了良种的运用,种质的创新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栽培技术作保证。多年来,我们在不断改革传统耕作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综合栽培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是大面积推广秋冬种植加地膜覆技术。使新植蔗生长期比春植长,且用光降解膜作地膜覆盖,对坡地甘蔗起到良好的保水保肥作用。目前,垦区新植蔗秋冬种植比例达70%,平均亩产比春植蔗增产1.2~1.8吨,增产幅度达20%以上。二是全面推行机械深耕松土。对各类型土壤实行纵横深松耕35~40cm,有效地增加土壤营养层,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促进了甘蔗的生长。据实地测定,深耕比浅耕的蔗田增产达10%~15.8%。三是大面积推广使用EF植物生长调节剂、甜而壮、多菌灵等药物浸种,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实践证明,运用这一技术使甘蔗的有效茎增加15%~18%,产量增加12%~15%。四是合理疏植。过去由于长期采用70~80cm的种植行距,使甘蔗过于密植,光合量不足,通透性不良,虫口率增加,甘蔗产量含糖量备受影响。近年来,我们学习外地经验,把行距拉大到120cm,配合其他综合措施,收到明显的效果,使每亩有效茎数保持在5000条左右,产量、含糖量都有明显提高。下步,配合机械化的推广,行距将扩大到140cm左右。五是重施基肥,配方施肥。根据蔗区土壤营养水平和甘蔗对肥料的需求,我们着力改进施肥方法,每亩增加有机肥1~1.5吨,改变过去重N,偏P,轻K为控N,适P,重K的科学配方施肥技术,有效地提高甘蔗的抗逆能力和糖分含量,取得明显的效果。六是重管宿根蔗。垦区每年宿根蔗面积约占50%,其生长状况对垦区甘蔗产量影响重大。对此,我们主要抓好“五早”措施的落实,即早清园、早破垄、早补植、早施肥、早防病,保证了宿根蔗的高产稳产。七是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做到见病即治,见虫即除,化学除草,消灭鼠害。以推广都阿合剂为主的新农药化学除草技术,除草效果达96%以上。八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由于蔗区坡地水源缺乏,水利设施很难配套。我们通过试验,成功地利用猪场、麻厂、胶厂的废水,建立排灌系统,既保证了甘蔗水肥供给,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变废为宝。九是合理轮作技术,重点推广甘蔗、菠萝轮作,利用菠萝茎叶回田,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N、P、K含量,保证甘蔗的高产稳产。
      由于良种的引用和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的全面推广,有力地推动垦区甘蔗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2002年全垦区40万亩甘蔗,平均亩产达5.7吨,创造了国内旱坡地甘蔗大面积的高产记录。此项成果曾于1989年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002,丰收公司的7000亩示范田,实现了“亩产吨糖”目标,效果尤为显著。
 
      三、加快产权改革和资产重组,打造强势龙头企业
      发展之初,垦区糖业的种植与加工分离经营,农场种蔗,糖厂制糖,独立经营,利益分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这种经营模式的弊端不断显露,农场与糖厂利益关系很难协调,供求矛盾不断出现,挫伤了双方积极性。为了实现垦区糖业生产的战略目标,保证蔗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协调好内部利益关系,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否则就会互争利益,你搭你的台,我唱我的戏,很难唱到一起。为此,垦区大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1994年起,就将糖厂与种植甘蔗的农场合并,以糖厂为龙头,以农场为基地,按照“龙头企业十基地”的模式先后组建了广前糖业公司,丰收糖业公司和华海糖业公司等3家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糖业公司,率先在全国糖业系统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并探索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双联动”利益分配机制,即实行甘蔗结算价与糖价联动,甘蔗收购价与甘蔗蔗糖份联动,在工农利益分配上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集团内部,充分发挥农垦的组织优势,实行了严格的“一盘棋”式的计划管理,各糖业公司,他们从甘蔗的种植计划、品种结核比例均由公司统一下达,重大技术规程由集团公司统一制订实施,糖产品实行统一销售,资金统一运作,整个集团公司的生产要素实行优化组合,避免集团公司内部资源配置重复,企业间各自利益相互挤压的现象,企业抗击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还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构建广东糖业的“航空母舰”,增强广东农垦糖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为此,我们于1997年就运用了低成本扩张策略,成功地收购兼并了地方廉江糖厂,今年初又与民营企业合作,收购了下桥、城月、羊青3家糖厂,使垦区的蔗糖加工业从改革开放前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7家,日榨量从800吨迅速发展到现在的4万吨。带动垦区及周边农村甘蔗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蔗糖业集团公司,其中的丰收公司也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搞好甘蔗种植和蔗糖加工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抓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打造企业优势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们通过甘蔗与菠萝轮作技术的成功推广,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及加工业,建成了全国生产技术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年产1.5万吨的菠萝罐头加工厂,产品全部免检出口欧美等国家。我们还科学利用食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发展了酒精加工、板材制造、复合肥生产、造纸业等,既提高了蔗糖产品的附加值和糖业的综合效益,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甘蔗生产的良性循环,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目前,垦区的主导产品“三环”牌一级白砂糖多次在全国蔗糖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连续五次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名牌奖,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多次荣获部、国家级名优产品称号。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应对“入世”挑战。
      垦区的糖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加入WTO后更加激烈市场竞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垦区糖业现状的弱势和不足。主要表现是:生产规模小,家庭农场户均种植规模3.3公顷,产蔗量约300吨,不到先进国家的1/10。糖厂日榨能力低,最大糖厂日榨量不足7000吨,这与国外一般糖厂日榨量1~2万吨比,相去甚远;成本较高。由于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导致糖成本居高不下,每吨成本一般比国外高200~300元;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垦区糖业生产设备仅达先进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产品单一。主产品几十年一贯制,附加值不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我们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强势挑战,永立不败之地。为此,应该着力加强以下措施:
      1、壮大糖业集团、建设中国糖业一流企业。
      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丰收糖业公司为核心,将现有4家国有糖业公司联合改组为1个糖业集团,实行统一经营。同时创造条件继续扩张,争取以兼并,收购或租赁的形式,扩大规模,构建广东农垦大型综合性糖业集团。在集团内部推行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人、财、物,产、供、销统一管理。提高生产效益,降低营运成本。明确市场定位,争当中国糖业一流企业。
      2、实行农业连片开发和规模生产,提高经营水平。
      要突破甘蔗种植上传统的小农经济格局,鼓励大户承包集中种植,力争每户平均种植面积在20公顷以上。成立专业服务公司,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根据垦区地理环境和物候条件,科学地选择高糖高产优良品种,实现平均亩产蔗7吨以上,蔗糖率达到14%~15%,亩产吨糖的目标。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从种植、管理、收获的全过程实行机械化作业,以促进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3、加快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创新。
      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要利用“入世”的机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制糖设备和技术,采用碳酸法生产工艺,提高砂糖品质,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制糖业向精、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开发生产绵糖和精幼糖,创新产品,提高附加值。开展附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引进新技术,做好制糖业下游产品综合利用,形成蔗渣碎粒板建筑板材,蔗渣纸浆等新的产业,提高糖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创新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要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大力发展股份制企业,特别是新上项目要鼓励职工入股,让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入股参与经营,减少企业单一产权经营的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糖业集团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商务中心,构建现代化的贸易平台,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搞好市场调查,做好市场策划,分析市场走势,提出新产品开发方案,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对WTO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