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1999年部长在农垦专业会上的讲话

时间:2002-04-15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5934

增强信心,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农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路明副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垦专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的农业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一是时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也就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20周年;二是前不久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我们农业战线干部职工和亿万农民深受鼓舞。因此,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决定》精神的动员大会;三是这次会议的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起召开,也再一次表明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我相信,这次会议对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对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加速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开始时,温家宝副总理做了重要讲话,陈耀邦部长做了工作报告,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昨天,曾毓庄同志就今年的农垦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明年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借此机会,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农垦改革开放20年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时代。农垦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调整,最主要的是:改革国家对农垦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财务体制,实行财务包干,并适应宏观经济改革的要求,实行企业所得税制;改变长期单一经营农业的格局,积极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一二三产业全面推进,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改变国有农场内部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重点通过推行“两费自理”和“四到户”使家庭农场逐步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改变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单一所有制格局,积极发展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改变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贯做法,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场(厂)长、经理负责制,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改变企业内部僵化的经营机制,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国有农场和二三产业企业进行了改革,构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垦区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垦区建立了企业集团体制,主管部门改组为集团母公司,其他垦区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强化宏观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改变长期体制封闭的状况,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优化结构、加速科技进步、强化企业管理等途径,逐步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20年间,农垦经济总量显著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活力逐步增强,职工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1998年与1978年相比,农垦国民生产总值75亿元增加到437亿元,增长4.8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688元增加到3482元,增长4.1倍;职工人均工资由483元增加到2900多元,增长5倍;累计实现利税超过500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其中粮食总产由565万吨增加到1641万吨,增长1.9倍;棉花由7.4万吨增加到67.8万吨,增长8.2倍;干胶由9.5万吨增加到34,5万吨,增长2.6倍;牛奶由27万吨增加到117万吨,增长3,3倍。农垦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并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维护民族团结,繁荣边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立起了“国家队”的新形象。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的20年是农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农垦20年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总结,主要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与农垦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有机结合,始终把改革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发展视为最终目标,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增活力、促发展,靠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环境中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不断优化结构,强化管理,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着力改革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加速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今天,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充分运用这些经验,对于推动农垦经济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希望各垦区结合自身实际,对过去20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问题回顾与总结,以进一步推动今后的农垦事业争创新优势,再上一层楼。 二、把握形势,制定正确的生产方针和改革措施.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诞生于特殊时期,负担着特殊任务,发挥了特殊作用。几十年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提供了大批量优质农产品,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吸收和安置劳动力就业,繁荣区域政治、文化事业;示范并带动全国农业的现代化等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是农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是国家重视、支持农垦事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农垦进一步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农垦经济跨上新台阶,农垦工作开创新局面,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新认识农垦经济体制的特征。 小平同志讲:“一切从实际出发”。那么农垦的实际是什么?我认为还需要从分移:•-其基本特征入手。农垦经济有三个重要持征:一是国有性,这是农垦区分于农村的主要特征;二是综合性,农垦农工商各行各业齐全;三是区域性,这是形成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研究农垦问题,探索农垦的改革发展思路和措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 (二)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定为农垦经济的主要生产方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产业化经营对农垦并不陌生,农垦从8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目前已经形成一体化经营的局面。从现行的农产品购销体制看,对农垦系统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也基本没有限制,粮食允许农垦收购自产部分,棉花明年起也将取消统购,可以实现工农直接交易。为什么现在要突出强调产业化•经营?这是因为,在当前我国经济已全面告别了短 缺经济时期后,如何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难度越来越大,如何使分散的家庭农场生产的产品顺利进入市场,由产品转为商品,实现增值。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活力。实践证明,通过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顷利解决这些问题。农垦的优势就在于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例如:轻工部门的糖厂与农垦的糖厂相比,同样生产蔗糖,轻工糖厂就需要专门有一块原料收购资金,而农垦糖厂通过一体化经营,把农场作为糖厂的原料车间,就可以省去这笔收购资金。这就省去不少的利息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农垦糖厂的活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广东省湛江垦区的广丰糖业有限公司就有一个很好的实例。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农垦企业必须要按照产业化的模式,在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尽量拉长产业链,使农工商成龙配套,通过加工、销售增值,提高效益。农垦系统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切实做到低成本、高科技。所谓低成本,就是利用国有企业改制改组的机遇,通过资产兼并重组,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所谓高科技,就是企业科技含量要高。特别是一些高科技的关键设备,该引进的还要引进,而不应搞盲目的重复建设。 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以产业化作动力,推动农垦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农垦现代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以提高农垦经济适应市场的能力,提高效益。 (三)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20年改革促进了农垦经济发展,但是农垦经济体制的改革任务还未完成。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索解决。如:尽管农业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行了“四到户,两自理”家庭承包经营,但如何解决家庭农场负担过重,如何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问题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工商企业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抓大放小,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党管干部和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选好人用好人;加强监督机制,建立稽查特派员制度,代表国家从外部监督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切实做好扭亏增盈。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工商企业也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前,农垦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难点是要解决政企分开和农垦企业办社会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必将推动农垦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由于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使农垦企业承担着双重税赋。第一道税交给当地政府,第二道税即用企业税后利润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农垦企业负担重、效益下滑的一个重原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各地都积极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归纳全国各垦区的做法大体有以下三条路;一是把社会负担从企业中剥离出去。上海市、福建省和浙江省的一些农场已采取了这个做法,将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全部移交地方政府。这种做法目前看来主要适合于地方财力较好、农垦规模较小、区域特征不太明显的地方;二是建立市县政府,由政府承担社会职能。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石河子市、河北省的唐海县(即柏各庄农场);三是成立社区管委会,由政府授予县(乡)级的职能,建立县一级或乡一级财政,在保证地方政府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实行税收“上缴基数固定、超额分成”的办法。对多数垦区,采用第三种模式可能是较为合适,改革成本较低,可操作性较强。如湖南农垦的改革试验,湖南省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授予了农垦企业四项权利:企业独立法人的自主权;社区管理的执法权;税赋规费的征管权;国家资产的经营权。湖南的经验对全国农垦体制的改革具有方向性、开创性,农业部和各省市都要认真研究总结和借鉴。 在探索政企分开,解决企业社会负担的同时,要根据农垦的实际情况,加快进行农垦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应是农垦职工纳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垦区稳定的重要措施,各垦区也要积极推进和完善。 三、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开创农垦工作新局面 近两年农垦的改革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效益大幅度下降。从1996年一1998年的三年间,农垦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仅为5.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系统由连续18年盈利转为亏损,而且亏损额呈不断增加之势。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讲不是自然灾害,也不是农垦工作指导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国内是买方市场,国外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销售不畅、出口下降是效益下滑的主原因之一。指出这一点,就是要使同志们放下包袱,减轻压力,使农垦战线的同志们能积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振奋精神,集中精神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一心一意发展农垦生产力。同时,也应该看到农垦的实力和优势。目前,农垦的资产总额已达2000多亿元,耕面积480万公倾,形成了一三产业综合经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而且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农垦农业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和完善的双层经营体制;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条件,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必将进一步带动农业、工业、商业的协调发展。还要看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垦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重庆、湖南、福建、吉林等许多省市政府召开了会议,专门研究农垦问题,出台了支持农垦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最近,我在湖北武汉开会,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王生铁主动提出要研究解决农垦工作的问题。因此,只要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提高效益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发展的信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农垦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好,把农垦的优势和潜力利用好,把500多万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就一定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使农垦摆脱困境,并实现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农垦工作要按照这次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三件事: (一)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农业部做起,两级农垦机构的领导同志要抽一定的时间下到基层农场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要’研究农垦双层经营体制如何适应农垦现代化的要求;要研究农垦农业产业化的新经验和新问题;要研究工商企业改革的经验和需要配套加强的措施;要研究农垦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从中寻找符合本垦区的改革道路。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垦基层干部和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市场经济对农垦企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知识更新。近几年发生的不少上当受骗的案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干部缺乏法律知识。1999年是否可以定为学习年,采用短期培训的办法,使全国农垦系统的企业领导干部都能培训一遍。对此,部农垦局要认真做好培训计划。 (三)抓协调,抓难点。农垦工作量大而宽的是协调工作,这是农垦工作特殊性所决定。农垦涉及行业很多,而真正属于自身管理的业务只有热作和橡胶。协调的任务是把分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阻塞的渠道疏通好。做好协调工作必须依靠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支持。因此,主动汇报,争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对地方党委和政府要主动汇报,对与农垦工作有关的部门也要主动上门,通气协调。对工作的难点,要敢于攻坚,不回避,不推诿。对亏损严重的企业要认真剖析,制定解困政策。总之,我们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凡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办法,我们都要认真加以推广和落实。我们要继续发扬农垦优良传统,讲求实效,狠抓落实,做好工作。 同志们,本世纪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新的世纪即将到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还很多,任务也十分繁重。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坚定信念,树立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使农垦事业在20世纪末出现崭新的风貌,并在新的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1998年)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