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世界热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简讯[2017]第0108

时间:2017-01-2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425

【生产动态】

预期今年以色列牛油果产量增加 

    以色列湿润天气有助于牛油果的生长,预期今年以色列牛油果产量增加。正常情况下以色列牛油果年产量为15000吨,今年估计可以达到24000吨,将比2015年度增加60%,其中70%的产量会出口。
    以色列两个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商提出了新的市场营销和出口计划,他们表示,将为欧洲市场提供更多的牛油果,促使以色列成为欧洲市场领先的牛油果供应商。(来源:食品产业网,2017-01-25)

世界蔬菜中心将帮助缅甸提高蔬菜生产 

    据缅甸《联邦日报》近日报道,世界蔬菜中心主任于12月到访内比都,与缅甸农业研究组织座谈,听取了内比都耶升农业大学农业专家的科研情况,并前往仰光与帮助发展缅甸农业的国际组织见面,就提高缅甸农产品质量和产品进军国际市场计划等进行讨论。相关学者表示,缅甸种植蔬菜瓜果的主要问题一是根据天气变化种植;二是缺乏提高基因的种植办法;三是使用传统农业种植方法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产品质量。从今年开始,世界蔬菜中心将与世界宣明会合作,在盐碱地较多的伊洛瓦底省、干旱的马圭省、水灾较多的曼德勒省和实皆省等地开展农业种植研究,实施提高缅甸蔬菜生产的计划。(来源:驻曼德勒总领馆经商室,2017-01-24)

连年干旱 印度16/17年度糖产量或降至七年最低 

    一行业组织近日称,印度2016/17年度糖产量预计为2,130万吨,较之前预估的2,340万吨下修9%,因干旱损及主要产糖邦的甘蔗产量。
    减产或将提振国内糖价,并促使这一全球头号糖消费国开放免税进口,从而支撑国际糖价。目前国际糖价接近一个半月高点。
    印度糖厂协会(ISMA)在声明中称,头号产糖邦马邦和第三大产糖邦卡纳塔克邦将较预期提早收榨。
    截至1月15日,印度累计产糖1050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5.3%。
    协会称,“受干旱影响地区的糖厂己经开始陆续收榨,随着榨糖工作的继续推进,较去年的差距可能更大。”
    印度糖厂通常在11月至次年4月榨糖,但今年己经陆续收榨,因连年干旱损及甘蔗产量。
    近日一政府官员表示,印度2016/17年度(始于10月1日)糖产量料为2,250万吨。
    但贸易商称,本年度糖产量料不足2,050万吨。
    2015/16年度马邦糖产量为841万吨,印度总产量为2,510万吨。印度年需求估计在2,500万吨左右。
    但糖厂协会称,没有必要进□,因为库存充裕,而且产量预计会在下一年度回升。
    该协会称,2016/17年度初期结转库存为775万吨,低于上一年度的1,020万吨,但高于600万吨左右的一般水平。
    “马邦和卡纳塔克邦的糖产量将在下一年度回归正常。因此,2017/18年度将出现产出过剩。”(来源:广西糖网,2017-01-27)
    
【贸易动态】

油世界称今年一季度毛棕榈油将上涨,2018年将跌至2400令吉/吨 

    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总编辑托马斯·梅尔科(ThomasMielke)称,今年一季度毛棕榈油价格预计进一步上涨,但是到2018年时将会下跌至每吨600美元。
    目前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价格一直在四年来的高点处运行,因为供应吃紧。棕榈油产量继续受到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天气的影响。
    近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基准合约收于每吨3149令吉,合710美元/吨。
    梅尔科表示,鹿特丹的毛棕榈油价格可能很快在接近840美元/吨的位置见顶,印尼棕榈油FOB价可能在800美元/吨的位置见顶。
    从3月份或4月份开始,棕榈油价格可能开始下跌。最初的跌幅应当有限,但是在2017年下半年跌幅将会加剧,2018年跌势将会开始加速。
    梅尔科称,2018年的价格低点可能位于600美元/吨或者略低一些,马来西亚交易所(BMD)的毛棕榈油期货价格将会跌至2400令吉/吨或者更低。
    梅尔科还把2017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预测数据从早先的2050万吨略微下调到2000万吨,不过维持印尼棕榈油产量数据不变,仍为3500万吨。他预计2017公历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将会增长约650万吨。印尼和马来西亚占到全球棕榈油产量的90%。
    另外一位知名分析师DorabMistry曾预计3月初棕榈油价格可能涨至3300令吉,而LMC国际公司董事长JamesFry预计今年3季度棕榈油价格将会下跌150美元。Fry表示,随着棕榈油产量恢复,库存将会激增,棕榈油价格也将面临下跌压力。(来源:期货网,2017-01-25)

本年度首季 萨尔瓦多咖啡出口略降 

    根据官方统计,2016-2017收成年度前三个月,萨尔瓦多咖啡出口量与上年度同期相比,略微下降了0.67%。
    萨尔瓦多咖啡委员会(CSC)表示,去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萨尔瓦多总共出口3万5936公担的咖啡,上年度同期的出口量是3万6180公担。
    由于本年度咖啡的国际价格约在每公担166美元,萨尔瓦多在本年度首季咖啡出口总值约597万607美元,比上年度同期的608万9021美元,减少了1.9%。
    CSC同时指出,在上述3个月期间,萨尔瓦多咖啡出口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占总出口量的68.8 %)、德国(8.4%)、比利时 (7.2%)、日本 (3.3%)以及约旦(2.3%)。(来源:中央社,2017-01-26)

12月我国进口食糖22万吨 同比减56.7% 

    2016年12月我国进口食糖22万吨,环比增加8万吨,同比减少28万吨或56.7%。
    2016/17榨季截至12月累计进口食糖46万吨,同比减少67万吨。2016年累计进口食糖约307万吨,同比减少179万吨或36.8%。
    12月我国出口食糖8063吨,同比减少6137吨或43.2%。
    2016年我国出口食糖约14.9万吨,同比增加7.4万吨或98.8%。(来源:农产品期货网,2017-01-24)

【市场动态】

阿根廷柑橘类水果行业前景看好 

    据阿根廷媒体近日报道,阿根廷柑橘类水果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柑橘类水果产业是阿根廷重要农产品产业之一,全国23个省中有10个省生产柑橘类水果,在土库曼省、河间省、科连特斯等省为重要经济支柱。阿根廷柑橘类水果种植面积约13万公顷,主要种植柠檬、柑橘、橙子和西柚,柠檬和橙子种植面积分别为5万和4.3万公顷。阿全国共有5300名果农、25个附属产品加工厂、440个内销包装厂及112个出口包装厂,为本国提供了约10万个就业岗位。阿根廷柑橘类水果年产量曾高达330万吨,为世界第八大柑橘类水果生产国,但近年来受恶劣气候和低价格等因素影响,2015年产量降至260万吨(其中柠檬160万吨)。阿年产值达10亿美元,出口金额为7.5亿美元。
    据阿根廷柑橘类水果种植协会主席卡波内尔介绍,受前几年持续低价影响,阿根廷柑橘类水果产业遭遇了许多困难,但从目前看来,本地果农增产、国际价格特别是橙子价格回升、美国恢复进口阿产柠檬以及市场对果汁、精油等加工副产品的需求上升,这些都为阿根廷柑橘类水果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
    然而,在果农普遍对该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同时,如何控制日益高涨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劳动力成本、获得市场融资、保持充足的电力燃气供应等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来源:商务部,2017-01-26)

东盟水果涌进中国年货市场 广西口岸一片繁忙 

    时下正值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火龙果上市,其外观透着一股“红红火火”的姿态,味美之余还有一份吉祥的寓意,近年来走俏广西年货市场。
    这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渐深入,东盟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作为东盟国家水果进入中国内地最大通道的广西,目前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已达7个。据南宁海关统计,2016年,广西口岸鲜、干水果及坚果累计进出口111.9万吨,货值52.2亿元人民币。
    中国—东盟进出口水果商会会长表示,春节将至,中国国内市场对火龙果、山竹、榴莲等东盟水果需求量增加,商会每天的发货量比平时增长40%,价格也涨了10%。
    浦寨口岸看到,虽然口岸简化了出入境手续,但由于货运量太大,需进出境运输水果的货车还是在口岸前排起了约500米的长队。
    为更好地解决水果保鲜难题,提高销售速度和销量,中国—东盟进出口水果商会试水电子商务。2016年,商会会员集资千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亩的中国—东盟(凭祥)水果电商供货平台,产品溯源中心、冷链仓储、装卸平台、包装配送中心、水果展示中心、特色商业街、电商运营中心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目前,汇融果业、新农人、上海久迎、百宝源等6家知名电商企业率先入驻平台,经营进口东盟水果。(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01-26)

受中国春节影响缅甸西瓜价格翻番 

    《缅甸环球新光报》近日报道,据缅甸西瓜香瓜出口商协会消息,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来临和对缅甸西瓜需求的增加,导致缅中边境的木姐105码贸易区西瓜价格翻番,从去年的一吨2000元涨至目前的一吨3000元至5200元之间。该协会负责人吴乃温表示,到4月前缅甸西瓜价格还会上涨。目前缅甸西瓜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有关部门也在积极争取出口至其他国家。(来源:驻曼德勒总领馆经商室,2017-01-25)

海南临高:种植圣女果优势多 

    冬天来了,市面上的水果品种虽然没有夏天那么多,但是有一种水果,就是圣女果,市场上也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了。提到圣女果,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陵水圣女果,但是记者在另一个市县也发现了圣女果,一起来看看。
    基地的负责人王星告诉记者,在临高种植圣女果优势很多。首先,临高没有种植过圣女果,土壤比较肥沃,而且临高的沙土地很适宜圣女果的种植。同时,种植圣女果还丰富了市场的品类。
    引进种植圣女果后,基地开始进行了小规模的试种。目前通过技术手段的调控,临高圣女果的产量和陵水相差不多,品质也可以跟陵水圣女果相媲美了。
    据了解,引进种植圣女果产业对临高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下一步,临高打算继续扩大圣女果种植规模,并打造成扶贫产业来进行发展。(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2017-01-25)

【质量安全】

云南河口检验检疫局退运一批不合格进口咖啡豆 

    近日,河口检验检疫局北山办事处依法退运一批从越南进口的不合格生咖啡豆。该批生咖啡豆共计493件,重24.65吨,原产地为越南,贸易方式为边民互市。
    据了解,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该批进口咖啡豆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其带有大量枯树枝、树皮以及咖啡豆壳,并发现有虫害迹象。经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现场采样并送技术中心检测,检出粉啮虫雌虫、粉啮虫雄虫、锈赤扁谷盗、杂拟谷盗、咖啡果小蠹等5种活虫,其中咖啡果小蠹为检疫性有害生物。依据相关规定,该批咖啡豆属不合格产品,检验检疫人员依法对其实施了退运处理。
    咖啡果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原产于非洲,危害咖啡属植物果实和种子,甚至随咖啡果和咖啡豆远距离传播,对该属作物造成减产。根据我国公布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规定,属于一类危险性害虫,应严格实施检疫。(来源:人民网,2017-01-26)

福建:茶叶农残超标形势依然严峻 

    日前,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17年第一次抽检结果,抽检609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共发现6批次茶叶不合格,均因检出氰戊菊酯。而按规定,氰戊菊酯为禁用农药,不得检出。茶叶有“毒”,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从福建省食药监局获悉,该局2016年先后开展了1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涉及茶叶及相关制品11次,共发现不合格样品合计106批次,有42批次涉及农药残留超标(联苯菊酯等)、禁用农药(氰戊菊酯、草甘膦、三氯杀螨醇等)。
    在2016年第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福建省食药监局共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3053批次,发现94批次不合格样品,范围涉及福建省内武夷山、松溪、安溪、福安、长汀、政和、建宁、尤溪、晋安等9个县(市、区),超标项目有联苯菊酯、草甘膦、氰戊菊酯和三氯杀螨醇等农药和除草剂,其中氰戊菊酯和三氯杀螨醇为茶树禁用农药。
    在随后的多期抽检中,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或检出禁用农药)依然存在。如在2016年第11期抽检中,标称福建省安溪县新康茶厂2016年6月26日生产的正山小种红茶(200g/包),氰戊菊酯不合格;标称福建省安溪县新康茶厂2016年5月25日生产的云雾绿茶(250g/包),氰戊菊酯不合格;标称闽福阁茶业商行2015年11月17日生产的金骏眉(罐),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合格。2016年第12期抽检中,标称武夷山市皇金叶岩茶厂生产的岩乳(大红袍)及老枞水仙(二星),氰戊菊酯不合格。(来源:中国消费者网,2017-01-25)

福建顺昌海鲜菇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从福建顺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日前,“顺昌海鲜菇”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顺昌继“顺昌芦柑”后的第二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福建顺昌从2002年开始试种海鲜菇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全县有工厂化生产海鲜菇企业56家,年栽培海鲜菇1.5亿袋,生产鲜菇5万吨,产值5亿元,占全国海鲜菇市场份额的85%左右。
    据介绍,“顺昌海鲜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后,凡具有“顺昌海鲜菇”身份的海鲜菇产品将受到法律保护,执法部门可以更好地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行为,更利于保护顺昌海鲜菇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将特产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2017-01-23)
    
【农情灾害】

泰国南部遭遇30年来最严重水灾 橡胶被严重破坏 

    据泰国《世界日报》报道,先是旱灾,后是水灾,泰国南部近来接连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对该地区的橡胶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当地胶农损失惨重。泰南今年一开年就下起连绵不断的豪雨引发洪灾,几个星期以来已夺走45条人命,受灾地区橡胶园的割胶作业也陷入停顿。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胶出口国,占全球橡胶出口总量近40%。泰国将近三分之二的橡胶园就在南部。最近几年,泰国一直受到旱灾、热浪和水灾等极端气候现象影响。泰国橡胶局说,受这场30年来南部最大水灾影响,泰国今年的橡胶产量预计下降7.6%,由此前预测的474万吨减至438万吨。路透社的数据显示,由于受水灾影响,洛坤府的无烟胶片价格不断上涨,19日达到每公斤84.32泰铢,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价。可是,多数胶农必未能因此受益。气象员预测,该地区的降雨还会持续至本月底。(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01-22)

厦门:印尼邮寄入境咖啡豆检出咖啡果小蠹 

    近日,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一份检测报告显示,自邮件快件办事处截获送检的印尼邮寄入境咖啡豆中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咖啡果小蠹。这是半年内,厦门邮快件口岸第三次从生咖啡豆中检出同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这批生咖啡豆寄自印度尼西亚,约7000多粒,重0.835公斤。
    邮件快件办事处检验检疫人员在对这批咖啡豆开箱查验时,发现所装咖啡豆有危害状虫孔。经现场初筛,工作人员判断其存在有活体昆虫危害。技术中心的检测证实了检疫人员的判断。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已对这批邮件依法实施了销毁处理。
    早在2016年7月,邮件快件办事处就分别从来自美国的邮件、快件渠道寄递入境的生咖啡豆中检出咖啡果小蠹。在不长时期内、从不同国家的生咖啡豆中,数次检出咖啡果小蠹,已提示生咖啡豆存在较大的生物风险。因此,邮快办也将生咖啡豆列入重点检疫查验范围。(来源:食品产业网,2017-01-26)

广东茂名在进境牛皮中截获大量树叶携带煤炱科真菌 

    近日,广东茂名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来自中国台湾的蓝湿牛皮实施现场查验时,在一个集装箱内部发现大量树叶,部分树叶上还携带深灰色菌落。经抽样鉴定,该树叶为小叶榄仁树叶,该菌落为煤炱科真菌。该局对货物及包装进行消毒处理,并要求货主将树叶收集焚烧。
    据了解,煤炱科真菌又称煤霉、烟霉,菌丝体暗色或黑色,大多呈串球状,常有刚毛或附着枝,附着干枝叶表面成煤烟色,为稠密的或海绵状的覆盖物。该类真菌分布广泛,尤以热带、亚热带为多,或叶表腐生或重寄生或叶表寄生,因遮光而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对柑橘类、茶叶、咖啡等植物为害较大。
    在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企业,目前是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植物的落叶期,货主在下单前应及时与供货商联系,可以通过及时清理集装箱、保持集装箱干燥整洁等方法降低集装箱携带媒介生物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来源:南方网,2017-01-26)
    
【管理动态】

印尼官方出台新政 农产品出口印尼条件放宽 

    来自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消息,印尼农业部最新发布了“进口植源性新鲜食品安全法规”修订版,并宣布该修订版法规于2016年11月18日生效。修订后的法规适当降低了印尼农产品的进口门槛。
    印尼政府曾经于2015年颁布了第4号农业部长令,要求自2016年2月17日起,出口到印尼的103种果蔬产品必须来自通过印尼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国家,或者需随出口果蔬附上经印尼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此次发布的修订后的法规与旧版本的法规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动:
    首先产品范围从原来的103种品类缩小至100类,枣、可可豆、橄榄等3类被删除。其次是准入条件的放宽,由上述旧版本的两个进口许可文件的选项增加为三个,增加后的三个选项满足其中一项即可。三个选项分别为:如果出口国的官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印尼的官方认可,只需提供“预先声明”;如果出口国的官方食品安全体系没有得到印尼的官方认可,但是出口国的检测实验室得到印尼的官方认可,则需提供“预先声明”和“实验室检测报告”即可;第三项也是最新修订后加入的选项,即如果出口国官方食品安全体系没有得到印尼的官方认可,而且出口国的实验室也没有得到印尼的官方认可,则需提供“预先声明”和“出口国官方或认证机构出具的食品安全证书”即可。除去上述两条修订内容之外,另外还有两条修改内容分别为:证书形式略做修改,“实验室报告”内容增加了证书编号和出证时间。另外“食品安全证书”需由英文书写,并声明相关产品是安全的,适用于人类食用。最后将原法规中涉及印尼农产品出口的相关内容全部移除,另案处理。
    印尼自2016年初开始实施的体系认证措施实际上直接限制了果蔬的出口,直接导致我国对印尼的果蔬出口量大幅萎缩。后虽经中国质检总局的多方努力,印尼也只批准了我国的12家实验室为印尼官方认可的出口印尼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对于此次安全法规修订版的颁布和实施,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冯处长认为,通过增加了进口许可文件选项,印尼对进口果蔬许可证的要求实际上是回到了2016年实施限制性措施之前的状态。(来源:国际果树报道网,2017-01-26)

莫桑比克腰果加工行业2016年雇佣员工1.9万人 

    莫桑比克《消息报》近日报道,莫桑比克2016年腰果产量12万吨,雇佣员工近1.9万人。
    目前,莫全国共有33家腰果加工厂,其中2家因技术原因停业。为保证工厂的原料供应,加工企业通常于每年第四季度开始原腰果的收购活动。
    莫腰果工业联合会主席MAHOMED YUNUSS表示,腰果行业上年度雇佣员工仅1.2万人。今年莫腰果加工量有所增长,意味着该行业雇员员工数量增加,同时也改善了民众的生活质量,拓宽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
    本年度的腰果收购活动始于2016年10月,腰果收购价格为每公斤80梅蒂卡尔,此价格于12月下降至每公斤50梅蒂卡尔。莫桑比克腰果产量最大的地区依次是:楠普拉省、德尔加杜角省、赞比西省、伊尼杨巴内省和索法拉省。(来源:驻莫桑比克使馆经商处,2017-01-26)

云南临沧市云县制糖企业对蔗农进行多项扶持 

    一直以来,云县制糖企业始终把“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富裕农民”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积极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着为蔗农着想,为蔗农谋利的原则,2016/2017年度,企业对种蔗农户进行无偿扶持,具体体现在以下6项:
    一是田蔗种植补助。凡是有水源并能保证灌溉的田块,新植优一类品种的,一次性给予补助300元/亩,新植二类品种的,一次性给予补助200元/亩;二是盖膜补助。无论新植和宿根,进行全膜覆盖补助100元/亩,半膜覆盖补助50元/亩;三是半茎种苗加价。对砍半茎种的农户给予补助100元/吨;四是半茎种苗运费补助。所涉及运费由公司全额承担;五是光合菌液体肥灌溉政策。公司共预算306万元作为灌溉液体肥农户的运费补助;六是呆坏账豁免政策。认定为呆坏账的农户,每种植一亩甘蔗,豁免300元呆坏账。(来源:云县农业局,2-017-01-23)

江西绿色种植面积力争超50% 

    从“唱响我省(江西)优质农产品品牌”新闻发布会获悉,2016年,全省绿色食品达590个,绿色食品产地面积941万亩,有机产品1024个,面积约83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1个,面积791.6万亩。
    据了解,江西省将继续大力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力争到2020年,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2000个以上,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来源:中国江西网,2017-01-25)
    
【科技动态】

肯尼亚发布通报修订葫芦科蔬菜有关产品技术法规 

    近日,肯尼亚发布G/TBT/N/KEN/536至G/TBT/N/KEN/5369号通报,对葫芦科蔬菜的瓠瓜葫芦、苦瓜、丝瓜、西葫芦等产品的技术法规进行修定,以上标准主要规定了葫芦科蔬菜产品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质量要求、包装、标签、抽样等内容。通报评议截止日期为2017年2月28日。(来源:食品产业网,2017-01-25)

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亩产超7吨 

    从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获悉,2016/2017年榨季,广西入榨甘蔗量4700万吨左右,产糖量570万吨左右,同比分别增长6%和12%。糖价从年初的5200元/吨回升到当前的7100元/吨左右;种植面积由上榨季的1071万亩增加到本榨季的1121万亩;甘蔗收购价格从上榨季的440元/吨上升到本榨季的480元/吨;全区农民种蔗收入230亿元,比上榨季增加约30亿元。
    去年,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大多数已建成的“双高”糖料蔗基地平均亩产超过7吨,糖分达到14%。截至年底,全区2014、2015年13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已全面完成“四化”建设并验收106万亩,占建设任务的81.5%。全区财政建设奖补资金已拨付32.4亿元,占应拨付奖补资金比例的87.65%。2016年新增1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土地整治已开工建设62万亩,水利化已开工建设30.5万亩。
    同时,积极推进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些自育新品种如桂糖42号、桂糖46号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比例占全区种植面积30%,同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去年13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种植良种率达到82.3%;新植蔗耕作全部实现机械化,90%实现种植环节机械化。
    糖料蔗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率先在武鸣、扶绥、武宣和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开展,试点计划实施糖料蔗保险面积40万亩,实际完成40.44万亩,实现保费收入7278.9万元,惠及农户1.13万户。(来源:广西新闻网,2017-01-26)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