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黑龙江垦区再就业问题研究(1998)

时间:2002-08-14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62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就业和再就业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经济话题,也是一个跨世纪的难题。本文试从剖析农垦企业职工下岗原因入手,通过再就业模式的实证分析,展示再就业面临的多重制约,并提出宏观对策和推进思路。   一、 国有农垦企业职工下岗因由   国有农垦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农垦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 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企业效益下滑,就业岗位萎缩   重复建设不仅大量地浪费了国家钱财,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而且也是致使产品生产能力超过社会需求,造成企业停产半停产,职工被迫下岗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农垦企业下岗职工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场直、分局直属和总局直属的工商运建服企业(以下简称"三直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商品长期短缺的条件下建成的,一出生就定位为"自给型",要求这些企业必须体现为农垦职工生产、生活服务的宗旨,企业的生存空间大多局限于企业内部。例如,垦区的米、面、油和饲料加加业、农机修理和制造业、能源业、汽车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等,几乎每个农场都有,家家俱全。由于建设这些企业时很少考虑对外经营的需要,所以,科技含量普遍偏低,只要方便就行。因此,这类农垦企业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建设,而且纯粹是低水平的、小规模的,在今天看来无论如何也难成大气的企业。特别是当供需总量趋于平衡的情况下,这些中小型企业很快面临难以立足的困境。据资料证实:1994年至1997年,黑龙江垦区在总局独立核算的企业总数中,亏损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5%、27.2%、26.5%和27.7%,亏损总额分别为18113万元、24031万元、21625万元和18232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分别占垦区独立核算企业总数的34.8%、28.7%和19.6%。到1998年6月,停产1年以上的企业还有35家。近1/3的亏损面和近1/3资不抵债的企业不断地拖欠职工工资和停产半停产,企业对劳动力的实际需要呈下降趋势,大批职工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1992年垦区国有工业企业920家,从业人员15.1万人;到1997年,国有工业企业个数减少186家,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原有的就业岗位大量萎缩。   (二) 宏观经济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失衡,一些国有企业转制,就业容量减小 农垦企业职工下岗是农垦经济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长期以来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就黑龙江垦区而言,经济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情况看,二、三产业呈逐年下降趋。1994年、1996年至1997年,二、三产业逐步比例分别是:二产业为16.6%、15.6%和14.8%;三产业为28.3%、22.9%和22.5%。(2)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各业比例看,林、牧、渔各业所占比例过小,并呈逐年下降趋势。1994、1996至1997年,林业分别为1.0%、0.5%和0.5%;牧业分别为12.6%、10.8%和11.4%;渔业分别为0.7%、0.5%和0.6%。(3)从全社会从业人员人数比例看,集体经济从业人员逐年下降,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发展缓慢。199年、1996年和1997年,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0.7%、0.3%和0.2%;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6.5%、7.1%和7.6%。(4)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截止1994年3月底,黑龙江垦区通过清产核资核销财产损失12.8亿元,而全垦区1987年至1993年7年间实现净利润仅为5.9亿元,核销掉的财产损失总额相当于7年上报利润总额的2.17倍。企业"潜亏"现象也十分突出。1996年,垦区帐内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损失3.4亿元;另有5个分局和总局贸易集团发生帐外"潜亏"8.7亿元,两项合计又达12.1亿元。(5)企业内部三角债严重,造成大量资金沉淀。1994年至1996年,黑龙江垦区企业发生财务费用分别为6.95亿元、9.15亿元和9.49亿元,年均递增17.8%;支付流动资金利息和长期借款利息分别为5.8亿元、8.9亿元和9.67亿元,年均递增31.2%。在可变现的资产总额中有76.9%的资金长期沉淀,被下属企业长期占用,无法发挥投资效益。1996年,垦区投资回报率上年下降14.3%,影响了资本的运作效力。黑龙江垦区作为大型企业集团,摆脱经济质量不高和经济结构失调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不改革,现有状况难以改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黑龙江垦区从1992年开始,对那些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垦区租赁企业22家,涉及职工722人;转让企业10家,涉及职工200人;兼并1家,涉及职工430人。1993年,破产企业10家。到1998年6月统计,全垦区被兼并企业215家,租赁320家、出售342家、破产130家。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划转和破产等方式,实行资产重组的企业143家,累计重组资产78319万元;盘活存量资产总额32895万元。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由1992年的74.5万人,减少到1997年的60.6万人;净下降13.9万人,其中女职工4.6万人。已为12171人发放失业金,发放总额累计671.6万元。   (三) 农业剩余劳动力突出,新增和行业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   黑龙江垦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社科教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就业压力既来自城镇,又来自农场。全垦区9个分局,5个分局座落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北安、密山等城市,还有140多座小城镇,覆盖了另4个分局和近乎所有的农牧场。这些单位下岗职工与城镇下岗职工一样面临着资源不足、资金困扰、市场萧条等就业难问题。此外,垦区也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黑龙江垦区拥有202.2万公顷耕地,人均占有量18.45亩,家庭农场户均占有150亩、职均占有49.3亩,这些指标标远远超过国家和世界的水平,甚至赶上了世界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占有量。垦区还以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程度较高而著称。从这个角度看,农业不应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场也就不应该有失业和下岗职工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垦区103个农场,大约有2/3的农场种植业有大量剩余劳力需要分离。否则这里的农业很难抵御来自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很难实现奔小康、富起来。这些单位种植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机和农艺技术较为普及,具备推行规模经营的条件,如九三分局建立规模经营家庭农场4112个,经营规模田的职工5530人,使2万多名剩余劳力从种植业转移出来,15.1%的农业职工经营70%的耕地。到1997年,垦区30公顷以上的规模化家庭农场7178个,3.5%的家庭农场种了20.4%的耕地。分离出来的劳力主要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加加业和养殖业,变为兼营型家庭农场。达到了少数人种多数地,多数人种地的目的。另一方面,垦区还有1/3农场属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地区,这些单位的剩余劳动力就地安置难度较大,既没有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没资金注入开辟新的产业。因此,急需流动,异地安置。 还有,垦区新增劳力的现实压力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至1997年,垦区新增职工和待业人员分别占当年职工总数的9.13%、11.4%、10.5%和12.7%,1997年比1994年净增加1.8万人,4年增长3.7个百分点。综上不难看出,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垦区将形成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市场。如何管理和吸纳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将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四) 旧的就业体制的影响   旧的就业体制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造成国有企业严重超员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扭曲了人们的就业观念,对实施再就业工程构成思想障碍。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垦企业新增劳动力分配和原有劳动力的再分配是国家统包统配。劳动力招收形式有两种:对各类毕业生和复转军人,采取一年一度的统一分配方式,上岗时不用考评、不用竞争、也不用问企业需不需要。对社会劳动力的招用,也是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招收形式。企业每年要按照劳动部门审批后的用用计划接收新职工进厂(场)就业。从而形成了低工资、广就业、无失业、无待业的劳动就业模式,并把这种模式视为处于恶生膨胀态势,而且也是国有企业中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干多干少都一样等不良现象的体制原因。然而,人们长期被扭曲了的旧的就业观念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改变过来。特别是中央提?quot;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后,许多下岗职工陷入深深困惑之中,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残酷性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构成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严重思想障碍。   二、 黑龙江垦区再就业现状和模式的实证分析   垦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总体情况: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是指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不包含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未满的合同制职工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从1995年开始垦区实施再就业工程,当年分流下岗职工 53203人,年末安置21104人,安置率为39.7A%。1996年分流下岗职工73125人,年末安置31667人,安置率为43.3%。1997年分流下岗职工65821人,年末安置41917人,安置率64%。截止1998年11月底,垦区已累计分流下岗职工145397人,安置126886人,安置率为87.3%;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18511人,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7799万元;其中下岗职工生活费3990万元,养老金3135万元,失业金276.5万元,医疗费367.33万元。   概括垦区再就业工作基本特点:   一是明确了现就业工作目标。即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垦区现有和新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前两年分别完成两项任务的40%,第3年完成20%,确保当年再就业人数大于当年新增下岗职工人数;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历年拖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问题,前两年各完成30%,第3年完成40%,确保当年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发生新欠,并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   二是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突破。全垦区已建立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187个,占应成立单位个数的100%;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77人,其中专职270人,兼职507人。服务中心除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和代缴社会保险金以外,还先后组织33800多名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免费培训27400人,占参加培训下岗职工总数的81.1%。   三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已全额到位。社会筹集和企业自筹资金主要以责任状方式予以落实。总局先后两次与他局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签订责任状,落实应托管理下岗职工16082人,应筹资金4882.1万元。解决1997年底以前拖欠的养老金2.2亿元。前两年各完成6300万元,第3年完成8400万元;并要求1998年不得发生新的拖欠,当年需兑现6225万元。对符合"三无"条件,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保障资金的拨付标准为:每人每月拨生活费190元,养老金80.14元,失业金7.07元,医疗费10元,合计287.21元。保障资金按"三三制"原则筹集后,全额拨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生活费和医疗费每月由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发给下岗职工,养老金和失业金由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足额代缴。   四是解决企业拖欠养老金问题有力度。到1997年底垦区共60个企业拖欠养老金2.2亿元。其中拖欠3个月以下的小额拖欠户18家,拖欠额581万元;拖欠3个月以上的大中额拖欠户42家,拖欠21420万元;拖欠总人数6.2万人,人均拖欠3064元。少数单位达1年以上,群众反映较大。造成拖欠养老金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部分企业养老负担重。在42个大中额拖欠户中,有29个是养老负担重,高的负担率达50%以上,超出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第二,部分农场连年受灾经济状况极度紧张;一张张商运建服企业受市场变化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影响,使企业陷入困境。第三,前几年统筹力度小。兑现资金来源是:盈利或微利企业原则上由本企业负担;对国有大中型特殊困难的工业、流通企业和退休费负担率超过50%以上的困难企业,总局财务和社会保险给予适应支持。具体措施(1)对小额拖欠户(3个月以下的)由企业自行解决,分两年补发;(2)中额拖欠户(3-9个月的),拖欠原因是养老负担重、养老负担率高于总局平均数的,由企业补发2/3,社会保险机构补发1/3;(3)大额拖欠户(拖欠9个月以上的),拖欠原因是养老负担率高,自然灾害重,所在社会保险机构又有6个月以上支付能力的,补发比例可在33%的基础上多承担一些,但最多不得超过50%,支付能力不足6个月的,补发比例不再提高;(4)对困难的拖欠户,即养老负担率不超过总局、分局平均数,拖欠原因是自然灾害、或受市场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困难企业,所在社会保险机构支付能力超过6个月的,可由社会保险机构补发20%,企业补发80%,社会保险机构支付能力不足6个月的,完全由企业自己补发。   五是使再就业工程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1998年总局党委先后6次例会,专题研究再就业工作,3次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协调解决再就业工作遇到的关键性难题,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先后5次召开由各分局书记或局长参加的全局性大会,两次与分局主要领导签订责任状,重点落实工作目标和资金筹措问题。组织3个调查组深入分局调查摸底。从总局到分局和农牧场,普遍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再就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总局和总局劳动部门共出台7个文件,为指导再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并制定了各级领导班子的目的责任制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据不完全统计:总局先后出台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33条,各分局共出台135条,各农牧场和两直企业出台1062条。为实施再就业工程创造了宽松环境。   垦区再就业模式的实证分析:   模式之一,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和后备资源的综合开发,拉长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扩张劳动力需求容量。黑龙江垦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现有耕地202.2万公顷,尚有可垦地65.1万公顷,林地79.6万公顷,牧地草原34.1万公顷,苇塘3.7万公顷,水面28.1万公顷,均为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1998年三季度统计看,垦区依靠资源优势,分流安置下岗职工41331人,其中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15279人,占安置总数37.0%。这种安置方式说明,垦区目前下岗职工增多是因经济增长暂时处于萧条而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失业率增高。长远看,垦区生产能力雄厚,资源获取相对容易,人力资本质量较高,其劳动力的需求容量是很大的。   模式之二,把发展工商运建服企业与垦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速第二产业企业素质升级,发展第三产业,离土安置。据统计,三季度全垦区通过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我服务以及旅游信息等行业,共安置下岗职工15544人,占安置总数的37.6%。这些单位的实践证明,垦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缓慢,但并不意味着垦区第三产业没有潜力。据资料证实,同量资金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4倍。1994年,全国第二产业投资4914.3亿元,净增加就业岗位444万个;第三产业投资4433.7亿元,净增加就业岗位1386个,相当于第二产业吸纳人数的3.48倍。由此可见,在垦区小城镇建设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标志垦区经济发达水平,而且还是平衡垦区农业现代化和和业化带来的劳动力过剩的一个重要经济空间,将为下岗职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调整劳动力人口在产业之间的分配比例。   模式之三,抓住垦区国有企业转制机遇,重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改变传统就业模式,调整就业结构。目前,垦区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已达10508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25.4%。说明垦区的一些产业,特别是农业、工业因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需要一部分职工从这些产业中转移出动,短期内虽也形成失,导致就业水平降低。但从长期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将带来就业结构调整,产出能力的增加,总量的提高,必然扩大劳动力人口的容量。   模式之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扩大就业窨。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吸纳农业自身的剩余劳动力和工商运建服企业的下岗职工,是垦区内部消化、就地就近安置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垦区通过发展水稻、糖料、油料、畜产品、蔬菜、花卉等农副业生产,有效地扩大了就业空间。兴凯湖农场因地制宜发展水稻,水稻面积在1991年1.5万亩基础上,猛增到1996年的23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88%,从水稻发达地区引进3000个水稻户,劳动力8000多人。建三江分局水稻面积由1994年44万亩发展到1997年的220.5万亩,长年从业人数净增加1.1万人,每到水稻插秧和收获季节,季节工高峰达7万多人。香坊农场利用大棚发展花卉等特色农业,共安置下岗职工500多人。从垦区实践看,劳动密集型农业具有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附加值高、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在种植业收入中边际贡献突出,并受耕地资源制约较弱等特点,比较适应地少人多、资源不足、以及城镇郊区的农垦企业所采用。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做好产品精深加加文章,可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垦企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安置的有效途径。   模式之一,跨地区、跨行业开发资源,转移安置下岗职工。黑龙江农垦贸易集团是垦区大型流通企业,地处哈尔滨和佳木斯市,资源相对不足,他们在海拉尔和友谊农场开荒办场,既为集团建立了副食基地,又为150多名下岗职工解决了吃饭问题。这种方式的优点:一是劳动力流动与项目开发融为一体,由于开发的项目是长期的,所以劳动力的安置也具有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二是由于北方农业季节性很强,集中用用时间大约7个多月,所以异地安置的职工可农忙在农场从事种植、养殖业,农闲回城开发市场,使这些职工既没有由城镇到边远农场"下放"的感觉,也没有就是务农,见人矮三分的顾虑,容易被下岗职工接受。   三、 黑龙江垦区再就业工作面临多重制约   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是:   (一) 自然资源的制约   土地是农业职工一切劳动赖以进行的基础,经济发达程度越低、劳动者劳动技能越低,劳动对土地的依赖越大。垦区总体资源丰富,但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仍有一些单位资源贫乏。据统计,全垦区有12个农牧场人均占有耕地10亩以下,占农场总数的11.7%;一亩草原没有的农场13个,占农牧场总数的12.6%;有20个农场已没有可垦荒地,占农牧场总数的19.4%。此外,还有1725个不同规模的工业、建筑、运输和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从业职工21.38万人,垦区下岗职工主要分布在这些企业,下一步的分流安置将不具有资源优势。   (二) 资金制约   资金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下岗职工本身由于没有资金无法实现再就业。原企业多数长期开不出工资,甚至停产半停产,有的通过房屋转让、风险抵押金变股金等方式,已将职工手中多年积蓄的消费资金转为生产资金。而有些职工下岗后迟迟不能再就业,生活所需费用又全靠积蓄支付,下岗职工已失去造血功能。第二,企业没有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资金。除种植业以外,下岗职工的真正原因多是因为企业不景气,难以生存。原企业几乎完全失去注入资金扶持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可能。第三,国家目前还没有扶持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专项资金。   (三) 素质制约   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参加劳动过程的劳动能力性质和特点的综合反映。是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及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垦区下岗职工的整体素质上分析,影响和制约再就业的情况有两种:第一,从体质方面看,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年龄偏大,体弱多病;或由于多年端着"铁饭碗",从来没有吃过苦,许多下岗职工一听再就业的岗位是从事艰苦工作就早已"病"了三分。第二,从智力素质方面看,劳动行为不规范,劳动效率低下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人技能单一,做不?quot;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他们的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实践证明,凡是在上述两方面有突破的下岗职工,都能很快找到再就业门路,并容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发展自己的事业。反之则不敢下海,无力自谋,迟迟不能实现再就业。   (四) 观念制约   几十年来,农垦企业职工一直拥有比较稳定的就业保障。这不仅表现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职工都是一次分配定终生,端上了"铁饭碗", 而且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尽管合同制已经实行10年之久,但职工的失业人数仍然很少,企业中大量富余职工还是以在职在岗的形式继续端?quot;铁饭碗",执行着一种有山可靠的体制。如今,由于企业陷入了持续亏损、停产半停产、破产或出售的困境,使大批职工下岗和失业。这种突然失去就业保障,失去"铁饭碗"的滋味,使这些人感到不可理解、茫然和失望,对再就业产生一种消极心理。   四、 黑龙江垦区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具体战略   根据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并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中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主要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把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1998年,要使下岗职工和当年新增下岗职工的50%以上实现再就业。争取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按照中央提出的任务和目标,黑龙江垦区实施再就业工程应突出三个重点:   第一,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第二,每年使下岗职工50%以上实现再就业;第三,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要完成中央提出的这些任务和目标,笔者认为,垦区推进再就业工程中应实施以下战略:   (一) 生活保障战略。   首先,要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着眼,对农垦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进行宏观调控。垦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很不规范,如果一段时间内职工下岗过于集中,必然引起垦区社会的不安定。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坚持职工下岗分流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地加以安排和实施。垦区编制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分流安置计划时,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垦区吸纳就业的能力。要建立职工下岗申报备案制度,经劳动部门审批。同时,企业也要对下岗职工负责,不能一推了之。要规范职工下岗程序,下岗方案未经班子集体讨论和职代会通过,不能实施。要制定对困难职工的保护措施。   其次,要加大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筹措力度。按"三三制"原则,上半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已全额到位,并已足额年收入付。但垦区社会筹集1/3和企业自筹1/3均有困难。根据有关规定,社会筹集渠道有6-7个,但大头仍然是社会保险机构从失业金按比例提取部分。就垦区失业金收缴方式看,农场失业金是按照上年职工人数,从工资总额中按比例提取后,除上交10%管理费以外,全部进入农场社会保险机构专户使用。因此,农场的社会筹集部分等于自己承担,加上企业自筹部分,企业实际等于承担2/3,确有到位难问题。总局、分局直属企业已由两级社会保险机构统筹,按规定比例提取后,完成上半年配置资金尚有79万元的资金缺口,下半年配置资金已无法提取。必须结合垦区实际加大再就业资金筹集力度。第一,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下发的黑发(1998)9号文件要求执行,认真按规定筹集渠道收缴资金;第二,可学习九三分局的做法,按农场耕地面积每亩地提取1-2元下岗职工安置费;已推进规模经营的单位,还可从规模家庭农场每亩地收取8-10元超资源占用费,用以补充企业自筹和社会筹集资金的不足,拨入再就业基金帐户,专款专用。   第三,强化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承担着向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用,对下岗职工无意识,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等职能。其中,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是一条铁的原则。不论从什么渠道筹集的再就业资金,都要纳入专户管理,然后拨到再就业服务中心使用。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即:再就业服务中心办事公开化制度、再就业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制度、托管职工享受生活保障标准、下岗职工无意识制度、下岗职工托管制度、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制度、服务中心岗位责任制和托管职工的管理程序;下岗职工登记、求职登记和发放生罘训羌牵煌臣铺ㄕ屎头至靼仓锰ㄕ剩灰约跋赂谥肮さ蛋浮T倬鸵捣?裰行幕垢?菹赂谥肮さ那笾暗羌牵?心康牡淖ズ孟赂谥肮ぜ寄芘嘌担?⑼ü?投?κ谐。?峁┚鸵抵傅肌?   (二) 再就业机制转轨战略。   首先,要改革统包统配制度,加速劳动力配置市场化进程。总局、分局和农牧场要建立三级劳动力市场网络。总局劳动力信息中心要外联大市场、内联垦区内市场,并储备高级人力资源。各分局和农牧场的劳动力市场,对辖区内就业人员,包括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新增劳动力,要全部进入信息库储备,并通过市场配置。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彻底清理劳动合同,坚决取缔非法用工。对用工单位一律实行申报制度,劳动部门按月审批。劳动力市场要集劳动信息、劳动监察、职业介绍、合同鉴证及劳动仲裁为一体,兼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全垦区"九五"期内,要将统包统配就业比例控制在年度就业总数的5%以下;2000年后取缔统包统配制度。   其次,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努力构建一种只有经过无意识、达到一定技能才能实现再就业的就业机制。基本框架是:知识岗位上的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专业技能培训机构无意识,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方可走进劳动力市场,竞争上岗。这种程序应通过政策或法律法规的方式固定下来。   第三,从调整就业结构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1997年,垦区新就业人数23618人,其中在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1353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7.3%,集体经济单位就业的62人,占0.3%,从事个体劳动的10026人,占42.5%。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是比较高的。要通过政策扶持、经济促进等手段,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使这些经济实体能够产生足以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利益诱惑,从而提高垦区整体就业水平。   第四,改革传统的封闭式就业模式,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垦区近几年虽然做了一些对外输出劳动力的尝试,但规模过小,这里有观念问题,也有工作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体制不顺,没有建立以劳动力市场为载体,以劳动信息网络为导向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对国内外劳务市场没有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度开发。垦区的劳务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措施是充分发挥劳务市场整体功能,扩大劳动信息量,严格法律程序,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还要改变劳务自身的就业观念,提高法律保护意识和组织纪律性,提高整体素质,以接收市场的选择和各种考验。   (三) 启动拉动战略   解决垦区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靠发展垦区经济。   首先,完善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扩大就业规模。垦区140个小城镇均有建设规模不够、服务功能不全、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是就业规模的扩张过程。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这些城镇集中了垦区90%的"三直"企业,吸纳着21万多从业人员,积聚着100多亿元资产,以及许多垦区内外领先的生产技术,有众多的熟练工作和技术人才,这些都是推动垦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按照只有调整就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1.8万名下岗职工也将有力地推动这里的经济增长,从而加速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健全和完善,使下岗职工能与身边的生产资料尽快结合,形成新的就业规模。   其次,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人员方面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就业人数的60%在中小企业。我国90%以上的企业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垦区在中小企业就业的职工达17.5万人,占垦区工商运建服企业职工总数的81.9%。因此,在实施经济拉动战略中,要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这对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将产生重要作用。搞活中小企业的思路要按照十五大提出的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多种形式,不管采取那种形式,都要考虑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要研究内部分流安置,以转岗为主。在减员增效,拉动中小企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要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拓宽就业空间。   第三,在努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农业是垦区的基础产业。所谓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实质是指种植业中的小麦、大豆和水稻的种、管、收现代化水平高一些,并不是所有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部现代化。也就是说,垦区有许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如,利用大量闲置的林地、荒、牧地草原、苇塘和水面,可大力发展林、牧、渔业。特别是依托城镇的农业企业,借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均可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小麦大豆和水稻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也有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如大豆和水稻收割,为减少损失,垦区一直提倡人人作业。水稻钵育摆栽,当摆栽机械没有解决以前,仍属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科技含量不高,加工手段落后。如果能?quot;精"和"深"上做些文章,使这些传统的产业链加长,尽管大多数是技术密集的,也会成倍的吸纳劳动力就业。如兴凯湖企业集团,就是做了一棵水稻的文章。过去种稻,靠小作坊磨米,走不出农场半步;30多年的造纸厂,不能用稻草纸。如今全变了,建起了精米加工厂,研制了胚芽米,产品远销香港等大中城市;建起了膨化厂,用碎米加工食品;稻草成了造纸厂加工高级文化用纸的原料;稻壳也成了工业原料。一棵水稻成功地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吸纳了8000多农村剩余劳力,使原农业中的1000多人离土转岗。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曲宝臣 课程组成员:曲宝臣 范曙光 朱颉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