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四十九:一代接着一代干

时间:2023-04-18 作者:袁国斌 来源:北大荒齐齐哈尔博物馆 点击次数:6541

走进家乡,一片片平整肥沃的大条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职工住宅楼,一排排葱茏翠绿的农田防护林,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眼前的情景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我的爷爷袁齐川1963年来到这里,垦荒种地;我的父亲袁毅,生长在这里,建设农场;我扎根这里,发展农场。从荒草滩到米粮川,六十多年,我们一家三代农垦人见证了沙苑农场的沧桑巨变,也用青春和奉献践行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回想起当年刚来到农场的情景,爷爷至今仍历历在目。1957年,爷爷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知识青年从陕西省茂陵技校毕业分配到国营大荔农场,1963年来到沙苑农场,成为了黄河滩的第一代农垦人。“刚来农场的时候,这里啥都没有,住的是茅草房,喝的是沟渠水,非常艰苦。”在那个物资、生产资料匮乏的年代,老农垦人完全依靠一双手来开垦荒地。“一个作业连队上万亩地,只有一台拖拉机。一到农忙,有个口号喊得特别响——‘早上两点半,晚上看不见’,全靠人工抢时间。”砍荆棘、刨土地、修水利,这些活他都干过。如今看着农场发展的这么好,大家也住上了新楼房,和城里人一样,他感到非常欣慰。

“他就是农垦子弟,就要为农场做贡献。”我的父亲语气坚定,他认为自己的儿子留在农场工作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1971年,我的父亲参加工作就在农场四连,在农场什么工作都干过,农具手、拖拉机驾驶员、自走式收割机长,开垦、耕种……他样样精通,曾经连续5年被农场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农场工作的几十年里,他一直都是一个爱琢磨爱动脑筋的人,为了解决传统玉米脱粒机脱粒不干净、费工费力等问题,他通过改单滚筒脱粒机为双滚筒脱粒,实现了玉米带皮脱粒、芯皮分离、籽粒自动进仓,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这个玉米脱粒机获得了两个发明专利和六个实用新型专利,2012年被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节目组录制成专题节目在黄金巧帮手中播出。提起这几十年农场的变化,他用了“效率”两字做了回答。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田地里还需要人工铲地,用镰刀收割,又辛苦效率又低,直到后来逐步引进了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粮食产量才有了稳步提高。“父辈的奉献精神影响了我,感染了我。看到今天农场的巨变,作为农场的建设者,我感到很自豪。”

现在的垦区更需要知识型的职工,80后的我并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打工创业,2005年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像父辈们一样留在农场这片土地上。“不回来干嘛去啊?这里就是最适合我的地方。”我喜欢这里,从我出生那天起,我就一辈子属于这里。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应防控一线某医院后勤部门的需求,为解决近期日常蔬菜供应紧张的问题,我带领陕西农垦安益鲜公司配送服务冲锋小队,推出不同价位的蔬菜,以平价配送到家属区,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后顾之忧。同时,发挥了党员在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履行了农场作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弘扬了农垦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还记得有一年,女儿8岁,她和小朋友在农场老宅有模有样地种草,我问她为什么要种草,她说:“我是未来的垦四代,我要把这里变的更美丽。”现在,我经常会给女儿讲关于农垦的故事。我希望自己和父辈的这份农垦情怀还影响着下一代,我的子孙们也挑起农业“金扁担”,成为农垦的骄傲。

这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好政策,我的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花园式的住宅小区,让人赏心悦目;一块块高标准农田郁郁葱葱、一片片果园硕果累累、一棚棚设施农业生机勃勃,让人目不暇接。早酥梨、黄冠梨、大荔冬枣、大樱桃、甜红薯……农场的特产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