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达山麓,挠力河畔,茫茫荒原,片片沼泽,何日人迹至?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同江、富锦一县两市相交之地的红卫农场,开荒建场始于1968年。
1967年,东北农垦总局为开垦这片荒原,在七星农场至胜利农场间的百里荒原上修建了一条公路,并设一道班房。虽然车行人过屈指可数,但是为红卫农场的创建准备了必要条件。
1968年10月,黑龙江省建设兵团决定由四师包建红卫团。11月17日,由于一厚、陈传军、刘瑞华三人组成的踏查小组坐拖拉机牵引的木爬犁开进挠力河畔。经过实地踏查,选定红卫团团部和13个连队的位置。
踏荒小组回师部汇报后,四师党委研究决定,马上召开新团成立大会,进行思想动员,组织进点,迅速建立边防新哨所。
12月19日,在密山北大营,四师副师长王社宣布“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红卫团”正式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程克廉到会作指示,要求新建团的广大指战员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落实好毛主席的屯垦戍边方针。会上宣布了开发抚远荒原第六领导小组由王电源、罗忠轩、庞宝锁3人组成,王电源任组长。
会后,举办了有51人参加的建点人员学习班。提出了“胸怀朝阳,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向地球开战,在挠力河畔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的响亮口号。
12月22日,王电源主持召开了机关工作人员会议,会议决定先组织一支先遣队进点踏路搭帐篷,其余人员做好年前进点的思想物资准备。
12月24日,罗忠轩带领由陈传军为连长、陈秀生为指导员,以木工班长吉华坤、瓦工班长华宝富作为技术人员组建的6师红卫团不足百人的先遣队上了两辆大客车。还有四辆解放牌卡车装滿了帐篷、食品等物资在前面开道。
清晨,车队顶着寒风,从迎春出发,向西北方向前进。汽车的车轮上绑着防滑链,在铺满冰雪的公路上一路向北,窗边玻璃上结满冰霜,窗外白雪皑皑,山上的树木和偶尔见到的房屋都银装素裹。客车内十分拥挤,先遣队马不停蹄,天黑才赶到松花江畔的富锦县城,找了个旅店过夜。
12月25日,先遣队留下部分人员。为大伙儿买些信纸和邮票等物品。剩余30多人乘坐一辆大客车和四辆卡车出发。车队向东北方向驶去,过了二龙山,车队向东行驶,穿过七星农场就进入无人区。渐渐地前方的视野越来越开阔,除了隐约可见的公路路基轮廓,两边是茫茫雪原,一片白色,已经进入黑龙江东北部的尚未开垦的三江荒原。大约是上午十点左右,车队到了地名叫王玉书的地方,不远处看見了竖立的土牌坊,两边各书写七个大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红卫团筹建组领队罗忠轩兴奋地说:“到了!前面就进红卫的地界了。”先遣队员们也兴奋地高喊:“到了!到了!”
车队继续向东,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车队在路边停了下来,只见罗忠轩率先下车,接着又下来几个人。他们来回走了几趟,看了又看,又往前走了会儿,看见公路下有个直径一米多的桥洞,南面有个水泡子。他们中的人回头大声呼喊:“到了,到家了。就在这儿安家了。”在叫喊声中,先遣队员纷纷下了车。经打听,安家处叫“火烧孟”。据说,当年有一户姓孟的人家曾在此地开设一小客栈,方便来往的过路客商,后来被火烧了,故此地得名:“火烧孟”。
先遣队员下了车,环顾四周,茫茫大地无边无际。一条土路贯穿东西,路两侧形成的排水沟向东延伸,穿越胜利农场,直达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城,沟水流入乌苏里江,汇入大海。向南望去,树林一片连着一片,直伸完达山脚下,与完达山的原始森林连成一体。向北眺望一片白皑皑的荒原与蔚蓝的天空连成一线,黑龙江仍在地平线以北那遥远的北方。在这方圆数百公里的荒原南端,天地间屹立着三十多条汉子------红卫团第一批拓荒者。
稍作休息,先遣队员们把车上的帐篷、工具等物资卸下,放在公路南侧雪地,行李留在车上。卸完车,才吃午饭,大伙儿一口饼干一把雪,吃得津津有味。午饭后,大部分车辆返回富锦,先遣队员们开始搭建帐篷。
十多名知青上公路北侧的林子砍伐搭建帐篷用的木料。一部分青年去挖坑,先用铁镐铲去一块近百平米地面的积雪,露出高低不平的封冻的草甸荒地。按照帐篷四周的距离定位,先用钢锹打炮眼,装一管炸药,炸一小坑,竖起就近采伐来的杨树杆,培上炸碎的冻土,再浇上一桶刚煮化的雪水。在东北严寒的气温下,浇到冻土上的水一会儿就冻住了,杨树杆也就牢牢地立住了。一个大帐篷四边和中间要竖十几根树杆,上边再用细一点的树杆横着连起来,做成帐篷架子。
帐蓬内部搭建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搭床铺,二是安装火炉和烟筒。床铺的制作也很考究,都是就地取材。最下面是在帐篷地面两端及中间隔几米摆上几段从树林里采伐来的三四十公分粗的大树杆垫底当“床架”,再横上几根十几公分粗的杨树杆做“床档”,然后是竖着排上砍来的柳树条子当“铺板”,上面再铺上一层割来的野草做“床垫”,最后两边再压上两根光滑些的树杆当“床沿”,把各人的被褥一铺,十几米的大通铺就落成了。
帐篷两头是门,各是一块可掀起的毡门帘。两门之间是一条过道,过道两边是两排大通铺。大帐蓬约有十几米长,不到五米宽。当时每个人的铺位只有60公分左右,一个大帐蓬里住了40多人。完成二个帐篷的搭建,里面的床铺和火炉还没整,天就黑了,只能收工,留到第二天再干了。
摸着黑,先遣队员乘卡车返回一连东侧的道班。道班的师傅待他们特别热情,如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并为他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晚餐。
12月26日一大早,先遣队员来到预定的团部位置搭起帐篷,一个青年爬上了帐篷前公路旁的一棵大桦树上挂起了红卫团的第一面红旗。帐篷在白雪中屹立,红旗在寒风中飘扬,欢笑声在荒原上荡漾。红卫团就这样诞生在抚饶地区的千古荒原上。以后,每年的12月25日被定为红卫农场场庆日。
12月28日,由王电源、于一厚带领的机关和连队干部到达了红卫团。王电源指着两顶帐篷对大家说:“一片荒原、两顶帐篷这就是我们的红卫团。屯垦戍边,建设边疆,要靠我们大家,我们共产党人这颗种子就要在这荒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开春后,他们花了四天的时间,为八个新建连队搭建十六个帐篷,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团领导也跑遍全团区域,谋划着连队分布,团部建设,银行、邮局、学校、商店的规划。
如今,红卫农场拥有耕地4.07万公顷、草原535公顷、林地8673公顷、水面5031公顷。农场所辖9个管理区和3个居民委,户籍人口11318人。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33.82万吨,经营利润514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99万元。
这是英雄的红卫人历经三代人五十多年接续奋斗的结果。先遣队员每每回忆起开垦红卫团建点时的场景,当年一些难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总让人心潮澎湃,心里默默地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红卫农场的明天更美好!”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