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进一步做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

时间:2003-12-1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662

认清形势 明确思路 突出重点 --农业部总经济师、农垦局局长朱秀岩在农垦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三年十二月二日)
同志们: 这次农垦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广东湛江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两年来的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分析当前农垦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并根据新形势要求,研究确定下一步农垦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重点,确保垦区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更大的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两年来农垦扶贫开发的主要工作 2001年,农垦局在广西召开了农垦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那次会议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农垦扶贫工作进行的部署。两年来,各有关垦区和农场按照会议精神,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总结这两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扶贫范围有所调整。2002年,在原有边境五垦区138个农场的基础上,扶贫对象新增加了湖北、湖南和江西等3个垦区的14个贫困农场。今年,又把广东、海南、安徽、河北、陕西垦区的一些贫困农场纳入了扶持的范围。原来138个贫困农场有18个农场从扶贫序列中退出,并相应地调入18个贫困农场。这个调整既体现出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又真正体现了扶贫的目的和宗旨,是农垦扶贫工作的一个突破。 ——加大了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两年来国家新增财政扶贫资金1.15亿元,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15亿元,垦区及贫困农场也安排了相应的配套资金,共计2.61亿元。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138个边境贫困农场国内生产总值达39.4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3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7.8%;第二产业增加值5.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57.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农场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职工收入有较大提高。由于扶贫资金的投入,带来生产条件的改善,增强了职工的创收能力,职工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农垦平均收入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增长。2002年,138个贫困农场人均收入2206元,比2000年增长了17.3%,三年平均增长5.8%,比农村平均增长率高出2.47个百分点。 ——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重点转移到农业基础设施、工业、科技、公共设施建设等领域,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主要是近两年新增垦区的贫困农场重点安排了饮水和道路项目,完成或在建道路总长度近200公里,可解决1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 总结两年来的扶贫工作,我们有几方面的体会: (一)从加强贫困农场基础设施入手,增强贫困农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贫困农场之所以比较贫困,大都与其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经营条件差有密切关系。因此,加强贫困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始终是贫困农场的投入重点。特别是近年来把扶贫的切入点放在那些直接关系到农场生产生活的项目建设上,急贫困农场之所需,干贫困农场之所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挖排灌渠道,兴修水利工程等,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如江西垦区翠雷山垦殖场总投资140万元、改(扩)建总里程为7.223公里的公路项目建成后,给农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新增木竹采伐量2000立方米,增加经济收入近90万元,因公路的畅通而降低采运单价30元/立方米,节约成本21万元;湖南垦区东山峰农场的饮用水工程项目完成后,自来水入户达892户,3000多人从此结束了吃水靠肩挑手提、冬季四处寻找水源的历史,改善了长期在偏远山区生活、工作的干部职工的基本生存条件,居民喜笑颜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入还改变了以往“撒胡椒面”的做法,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从重视贫困农场科技培训入手,提高贫困农场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 多年的扶贫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贫困农场尽快脱贫,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路子,就要全面提高贫困农场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依靠科学技术来改变落后面貌。从部农垦局扶贫项目安排看,这两年重点向科技扶贫倾斜。在2002年安排的163个扶贫项目中,属于科技推广项目的就有71个,占扶贫项目总数的44%,投放扶贫资金1.3亿元,占总投资的52%。对贫困农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得到加强。特别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对贫困农场的科学普及工作,帮助贫困农场建立了“科技图书室”,赠送60万册各类科技图书、文化娱乐图书等。为贫困农场建立“农业科技图书室”,不仅丰富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还使广大职工学到了许多实用技术,对职工增加及运用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贫困农场的脱贫致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还为每个贫困农场订阅了《中国农垦》、《中国农垦经济》、《农民日报》、《农民文摘》、《中国农业会计》、《农民科技培训》等报刊杂志,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和致富门路。各有关垦区也加大了科技扶贫的力度。如新疆兵团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效果很好,农十师186团的4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不仅增加了保灌面积,提高水的利用率达15%,而且粮食作物亩产由193公斤提高到380公斤,皮棉亩产由48公斤提高到88公斤,油料、糖料的亩产增幅翻了一番。 (三)从培育贫困农场主导产业入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新阶段,经过了十多年扶贫开发的贫困农场也进入了结构调整时期。近年来,各贫困农场抓住本垦区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时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农场自然环境优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积极培育贫困农场主导产业,并使之成为农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如黑龙江垦区和平牧场把眼睛盯住市场,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习惯,把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放在了调剂余缺的杂粮生产和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上,全场有80%的家庭农场种植高效经特作物,耕地每亩平均效益达260元以上,3万亩高效经特作物的收益相当于过去10.5万亩大田作物的收益。2003年,家庭农场利润可突破2000万元,种地职工人均增收2600元。广西垦区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场脱贫致富,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广西农垦剑麻集团公司带动白平农场发展剑麻种苗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并对农场的剑麻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增加和保障了贫困农场职工的收入。 (四)从完善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 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扶贫资金管理的日益规范化和透明化,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各类项目申报程序等,从上到下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全国农垦如果按照138个贫困农场有1亿元的以工代赈资金计算,实际平均每个农场才有70万元,如果平均分配,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因此,近年来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从农垦局到各垦区都非常重视资金集中投入的问题。如去年扶贫资金的安排就根据农场贫困程度、本着集中使用原则,按项目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资金,共安排60个农场78个项目,使有限的扶贫资金避免了撒胡椒面,不仅保证了项目资金的规模,也杜绝了资金分散重复上项目。二是完善项目报批制度。有的垦区对准备立项的扶贫开发项目,请专家进行论证,并建立扶贫项目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科学分析论证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度。三是加强对项目工程的审计和检查监督。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是扶贫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关垦区都加强了事前事后扶贫资金的管理,把监督扶贫资金的投放,评价扶贫项目的效果作为重要工作。如江西垦区的五个扶贫项目全部采取了招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管理制、合同监理制、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等,使竣工的项目全部验收合格。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不仅保证了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 (五)从加强农场班子建设入手,提高干部带领职工共同致富的自觉性 因为长期的贫困落后,有些领导干部对脱贫致富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贫困农场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调换频繁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贫困农场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近年来,各垦区都非常重视贫困农场领导班子的建设,选派年富力强、精明能干、具有开拓意识和奉献精神、想干事、能干成事,善于联系群众的优秀干部,充实贫困农场领导班子。经过实践的磨炼,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施展,真正发挥了领导班子的堡垒作用。如云南农垦的潞江农场在2002年班子调整前,农场资产负债率达177.75%,职工对农场失去信心,多年不上交承包费用,农场机关无钱发工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新班子上任后,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发展农场经济,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如道路、灌溉、销售等,增加了职工收入,积极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农场逐步走上了正常运转的轨道。 二、当前农垦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 国际上一般把贫困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相对贫困。目前,我国贫困地区总体上处于第二阶段,农垦系统贫困农场的状态也大体如此。虽然大部分贫困农场已经解决了温饱和基本的生存条件问题,但是,整个农垦扶贫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农垦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增强信心和决心;又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开创农垦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一)从机遇和有利条件来看 一是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把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工农、城乡、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西部地区、弱势群体加大了扶持力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五个“统筹”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新的、更明确的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这些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调整,必将带来政策上的调整和变化,为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最近在中央经济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发展观。温家宝总理讲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时,第一项任务就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他强调,必须在支持农业上取得显著成效,要重视粮食生产,实行严格的农田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农业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明年除烟草外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在讲到第三项任务:“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温总理讲了“两个政治”:一是要认真落实农垦企业及其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二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农垦、森工企业的困难职工全部纳入社会低保范围。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农垦扶贫开发可利用的政策和经济资源将会进一步增加,从而给我们做好农垦扶贫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有助于贫困农场经济发展。受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以及国内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新阶段,特别是发达地区正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强化其外向型特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这些地区逐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国外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经历了一个在沿海发达地区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以后,也开始呈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地处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农场来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三是农垦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全系统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利润超过了20亿元,全系统人均GDP达到830美元(6900元/人均)。今年,预计全国农垦实现利润将超过27亿元,GDP增长率也将超过10%,这显示农垦经济正在逐步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那些贫困农场比较多的垦区,近两年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实力明显增强,效益明显改善。这些为贫困农场的脱贫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可以说是开始步入了一个“部分人先富,到共同富裕”的实现良性循环的起点。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使扶贫工作开拓一个新的局面。 (二)从挑战和不利因素来看 一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也不断加快。国外优质农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进入我国市场,给我们的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已高于国际水平,从国内农产品的价格走势看,已经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农产品品质不高,农药残留超标,产品安全性较低,按照一些进口国的标准,出口受阻现象日趋严重。这对于以农业生产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贫困农场来说,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突出的表现为一个是社会分工的问题,世界分工明确,面向市场经济,我们农垦大多是自给自足,没有完全市场经济;二是生产的规模化问题,从国际国内的比较上看,农垦企业还无法在主导产业的规模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三是标准化生产问题,如何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大多数农场忽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生产标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不高,安全性差,没有生产竞争力。 二是国内市场的变化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特别是“大路货”的需求不足,价格下降。从发展趋势看,今后没有特色的农产品很难有好的价格和市场需求,这对贫困农场的主产业收入将直接造成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在调整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方面,中东部或相对富裕的地区都有一些先发优势,如他们筹措资金、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强,市场信息也灵,交通也方便,等等,而对于贫困农场在这些方面则有先天的不足。同时,随着国内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很多工业产品都出现了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对贫困农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不利于贫困农场改变增长方式,提升工业结构,发展一些新兴产业或产品。 三是贫困农场自身的客观困难使扶贫开发工作难度加大。贫困农场很多都分布在边疆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已经基本脱贫的农场都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农场,尚未脱贫的农场基础条件都很差,扶贫成本比一般贫困农场要高得多,工作的难度也要大得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危机感,要思考如何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按十六大要求,开拓新思路,拿出新举措。 三、做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搞好扶贫开发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继续发扬农垦精神,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借鉴以往农垦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拓宽思路、务实创新、突出重点、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等要求,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扶贫开发的最后胜利。 根据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新世纪农垦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一阶段农垦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特困农场为扶持重点,实行政府扶持、社会扶助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扶贫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合理开发贫困农场资源,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积极推进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全方位强化管理,努力使贫困农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农垦的扶贫开发要着力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贫困农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思想基础。长期以来,贫困农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思想解放上比较滞后,具体体现就是思路不宽、路子不多、办法不新、标准不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缺乏主动性,特别是一些长期列入国家扶贫序列的农场,由于长期无偿扶持,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依赖心理,滋长了等靠要思想,把戴上贫困的帽子当成业绩,同时习惯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强调一级抓一级,依靠上级力量推动,在尊重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直接导致了通过自身脱贫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工作上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有的同志对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面对贫困怨天怨地,过分强调客观,对改变贫困面貌产生信心不足,这些都缘于思想解放得不够,观念更新得不快,把戴上贫困的帽子当成业绩。要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一切等是等不来的,靠伸手要也非长久之计,关键在于要来支持干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否则只会长久的贫困下去,还要拖全国奔小康的后腿。另外,也有一些同志迷恋于过去成功的经历和经验,对竞争对手的威胁和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也是非常要不得的,是十分无知的。比如,不善于把握规律,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考虑行业发展;什么事都想自己搞,不善于打破垦区和农场界线,借助外力发展贫困农场经济;不能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在决策上缺乏远见卓识和高屋建瓴的气概等等。杜部长最近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确立“四个正确的意识”即:全局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扶贫观。 贫困是自然社会经济交融的综合现象,随着扶贫进程的不断推进,贫困程度和贫困面貌会随着某一时期或某些方面的改变或因素的重新组合而出现不同的状况,是动态变化的。形势发展了,我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变化的客观事物。特别是面对全球范围的优胜劣汰,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胸怀,学习别人的长处包括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甚至先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弥补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制约贫困农场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用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才能解决。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为贫困农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改革是为了更快的发展,改革是为了减轻农场的负担,改革是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机制,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 首先,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贫困农场的主导产业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农业生产,但在新的历史时期,贫困农场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也需要与农垦系统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跟上全国农垦的改革步伐。重点是在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土地租赁经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规范家庭农场与国有农场之间的关系,国有农场为家庭农场进入市场创造有利的体制条件。同时,从贫困农场的实际出发,在发展牧业和其他产业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其他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发展,如股份制等组织形式,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场职工收入为根本目的。 其次,积极鼓励贫困农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贫困农场发展的目的主要是增强农场经济实力,致富农场职工,因此,一切促进经济发展、职工增收的领域都应该在贫困农场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如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农场职工开展自我投资农业生产,投资养殖领域,发展职工的自营经济;对农场的荒山、荒地、荒水等也要全面采取招标开发的方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通过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竞争,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生产经营者增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尤其要鼓励非农业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职工增收开辟广阔渠道。 第三,加快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减轻职工负担。贫困农场的管理体制改革往往还不到位,要慢一些,这是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必须进行改革,而且要加快进度。减少管理层次,精减管理人员,从根本上减轻职工的负担,从而达到职工增收的目的。 (三)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全国农垦系统第一产业的比重尽管有所下降,但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仍然是农垦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2002年,全国农垦系统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6%,受自然和多种因素影响,贫困农场的主导产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农业,目前贫困农场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58.4%。大家知道,农业自身效益低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也是农业弱质性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效益低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开发名优产品、建设商品基地、加强市场建设、搞好社会化服务等措施,使农业实现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大生产,实现农产品加工的多次增值增效,才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职工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贫困农场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第一,必须清醒地定位,综合衡量农场的实力,找准自己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位置,是自己建设龙头企业,还是作为别人的生产基地,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都要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致富职工群众为根本目的。第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场经济发展。各垦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大力扶持有条件的贫困农场围绕其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贫困农场具体的帮助和扶持,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农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广西农垦的火光农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对虾养殖,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加快了该场脱贫的步伐。第三,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要积极引进外力,在产业优势上做文章。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们将注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通过自己整合、引进外力等方式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利用农场自身的产业优势,做好文章,把农场的产业优势和综合效益发挥出来。第四,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可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能够带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标准、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第五,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贫困农场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养殖业上下大功夫,特别要大力发展养殖业,使其成为贫困农场经济效益的新的增长点。 (四)加大贫困农场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一支强有力的贫困农场人才队伍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本正在成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贫困农场之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今后,培育优秀管理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将成为农垦反贫困战略的重要内容。 建设高水平的经营者队伍。各垦区在选好农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这也是扶贫开发搞得好不好的关键所在。今后垦区主管部门抓农场扶贫工作,仍然应该从抓农场领导班子建设入手,特别是抓好“一把手”,而且要常抓不懈。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领导农场的扶贫开发和整个经济建设。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农场领导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任期审计制度等,真正形成对经营者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机制,使他们的工作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建立有利于提高贫困农场职工素质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经营管理者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农场脱贫的基础。各垦区要根据贫困农场职工对培训和再教育的需求,做好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培训。首先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对扶贫资金管理人员和农场管理干部,一方面,加强计划管理、资金管理、工程建设、信息技术以及形势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如现代管理知识、营销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等;对农场职工,特别是农业承包大户重点要放在科学知识的普及方面,把提高文化水平与掌握生产技能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其次,培训方式要有灵活性。把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结合起来,以短期培训为主;把脱产与不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不脱产培训为主,充分利用农垦和社会的一切教育资源,通过定向培养、委托代培、函授、进修、考察、访问以及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贫困农场特点开放性的培训机制。此外,我建议可否在适当的范围多搞一些相互的交流和参观,把农垦好的典型、好的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也是一种培训。 (五)狠抓扶贫规划的制定实施和项目管理,确保扶贫开发效果 首先,各垦区要协助贫困农场做好扶贫规划。规划是贫困农场脱贫的目标和进程安排,只有让贫困农场扶贫开发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脱贫才有希望。扶贫规划的制定必须切合农场实际,要广泛征求农场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具有可操作性。今后贫困农场没有规划将不安排新的项目,希望大家一定要特别重视此项工作。 其次,要加强项目管理。项目是扶贫开发的关键,要切实做到按规划立项,按项目实施,按效益考核。在项目的规划上,各垦区和贫困农场要有所侧重,今后主要侧重于人畜饮水工程、道路修建、低产田改造、医疗卫生设施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方面,对于那些擅自更换已获批复项目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将给予严惩。在项目的选择上,各垦区和贫困农场要加强项目库的建设,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建立规划项目库的垦区和农场要尽快建立。在项目的报批上,要严格按照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审查、审批等工作程序,力戒随意性。 第三,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各垦区和贫困农场要对编制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规范要求,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要进行审查,在对其进行审查时必须请专家参与。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扶贫项目的预算编制定额,对那种在设计中出现明显漏项导致增加经费的,要严格控制追加投资。 第四,要加强工程管理。凡是获得建设已经批准的扶贫项目的单位必须有一定的资质,并不得转包工程。在项目工程建设中,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施工规程,执行质检制度,特别是财政扶贫项目的建设必须有工程监理,并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工程联合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要按项目审批权限由有关部门组织共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效益的发挥。 (六)加强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扶贫资金是扶贫开发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贫困农场加快脱贫进度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家对农垦的扶贫资金支持逐步加大,这体现出了国家对农垦扶贫工作的重视,我们一定要用好这笔钱。在国家支持的基础上,各垦区还要想办法多为贫困农场争取其他渠道的资金,贫困农场自身也应该主动引导职工增加投入,多方筹措各种资金,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增加对贫困农场的资金投入。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保证其发挥最大效益。 首先,要集中使用资金。用在贫困农场的各种资金,包括扶贫资金和其他渠道的资金,在项目中要捆起来集中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特别是对于那些管理水平较高,发展思路明确,脱贫效果较好的农场要集中投放,加快其脱贫进程,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资金投放上撒胡椒面儿了。 其次,改进扶贫资金分配方式。今后对扶贫资金的分配围绕更有利于贫困农场脱贫目标的实现来改进,如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贫困农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强调按效益分配使用资金,看扶贫资金投入的项目是不是有效益;要考虑各垦区对贫困农场的重视程度,垦区对贫困农场支持力度大的,可以考虑增加资金支持。这就是说,分配给各垦区的扶贫资金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视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目前在部分垦区存在着挪用截留扶贫资金问题,这是非常错误的。扶贫资金要进行专账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要强化资金监督检查,从上到下都要加强。计划、监察、审计、包括农垦局财务处、垦区扶贫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扶贫资金进行检查。同时开展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在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提出要实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就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扶贫资金的定期报表制度,采取季度报表、季度检查和年度审查制度,全程抓好工作。通过季度报表,掌握计划下达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进度情况;通过季度检查,及时了解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年度审查,对各贫困农场的扶贫工作及时做出评价,以利于开展下一年度的扶贫资金投放工作。 (七)完善退出进入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农垦的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了,在垦区和贫困农场的共同努力下,绝大多数的贫困农场经济发展了,面貌改善了,有些农场已经脱了贫走上了致富道路。2002年,经过对原五个边境垦区的138个农场的认真评估,有18个经济发展较稳定的贫困农场已经摘掉了贫困帽子,并选择了相对困难的农场进入扶贫序列,同时近两年在其他垦区选择了一些贫困农场进行扶持,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扶贫的宗旨,更重要的是给一些扶贫项目完成得不理想,扶贫成效不大的农场增加了压力。今后,这种贫困农场退出和进入的机制将一直延续下去。 扶贫是为了使贫困农场真正摆脱贫困困扰,因此,对于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完成得优良、资金使用效率高、计划管理规范的贫困农场,将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奖励,对按时或提前达到脱贫目标的贫困农场也会继续给予一段时期的扶持,促使其巩固扶贫成果;对那些由于主观因素而造成建设进度较慢,项目不能按时竣工,工程质量较差,资金使用效果不好,扶贫工作长期没有起色的贫困农场,不仅要追究其责任,而且在安排扶贫资金时要酌减。要在农垦扶贫开发工作中建立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光荣而繁重。应该说,扶贫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好这个任务,每位从事扶贫工作的同志,都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贫困农场职工有着深厚的感情,真正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工作,也是我们自己吃点苦,才能真正造福子孙万代的德政工程,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希望大家在这次会议上多交流、多思考、多想办法,相互启发,相互鼓劲,为进一步做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垦贫困农场的脱贫步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不久元旦、春节将至,我希望各级领导、搞扶贫工作的同志们,都要到第一线去调研一下,看望一下最困难农场和职工群众,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贫困职工的心坎上,让明年的扶贫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长期在扶贫第一线战斗和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表示真诚的感谢,预祝大家元旦、春节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在新的一年做出新的成绩! 图片为参加全国农垦经济工作会议的代表们在参观苜蓿基地。(贡蓄民摄)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