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立体作业”破解水荒

时间:2008-05-09 作者:贾红路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次数:4071

查哈阳农场“立体作业”破解水荒
 
  由于上游降水偏少,从去年开始,位于我省西部的诺敏河水位持续在低位徘徊,今年开江以来,这条河的来水量比往年少了2/3,流量只有每秒4立方米。与此同时,诺敏河沿岸地区的旱情也在持续发展。开春以来,这片方圆近百万亩的耕地范围内还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从理论上讲,查哈阳灌区的主要水源就是诺敏河。在灌溉临界期,诺敏河的平均水量至少要达到每秒33立方米才能有效保证灌区内的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那么,在今年这种提水困难的情况下,查哈阳灌区的春耕生产还能不能正常进行呢?

  近日,记者到位于灌区内的查哈阳农场采访时发现,严重的旱情并没有阻碍那里如火如荼的春耕生产进程。虽然诺敏河严重枯水,但是汩汩流淌的水流仍旧通过四通八达的田间渠道进入每一块待耕的土地中。一个多月前还干裂焦渴的稻田地如今已经全部被浸泡在水中,插秧机正将育好的水稻秧苗一排排整齐的栽种下去;在玉米和向日葵为主的旱田地里,随着农户的播种,各种喷灌设备也大显身手,刚播过种的土地被滋润得黑油油、软绵绵。农垦查哈阳农场场长吕贵山告诉记者,今年查哈阳农场42万亩水田和30余万亩旱田不会受旱情的影响,将全部在高产季节里如期完成插秧、播种。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查哈阳灌区干渠跌水工程的节水和灌溉功能日趋完善。

  水源地严重枯水,查哈阳的水又是来自哪里?吕贵山说,是多年来持续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帮了他们的忙。从1993年开始,农场就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打井工程,现在在整个查哈阳农场70余万亩水旱田的区域内,一共分布着6200眼补水井,基本上做到了每一条地都有一眼补水井。在诺敏河水量不足的时候,这6200眼井全部开启后,完全可以保证整个农场的水田泡田、旱田浇灌。今年从备耕开始,农场就积极发动农户检修抽水设备、为抽水泡田做准备。春耕一开始,各家各户的抽水设备、机械,喷灌设备,甚至铁罐、水桶等就全部上阵,用地下水取代诺敏河的地表水进行灌溉。

  除了水源保障的准备充足外,农场还围绕节水做文章。在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组织开展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之外,从2004年开始,查哈阳农场还自筹资金开展末级渠系改造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围绕减少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等达到少用水、多种粮的目的。过去,查哈阳灌区水稻的亩灌溉用水量约为850立方米。在开展末级渠系改造和节水试验的金光管理区内,农场筹资给原来由砂砾石衬底的渠底衬砌上U型槽,减少水在渠道中的渗漏,使亩用水量降低了5%;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结合灌区的地理气候和灌水模式他们改变了过去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采取浅、湿、干的控制灌溉技术,使亩用水量再减5%;同时,他们还利用农场农机设备比较先进、齐全的优势,开展了搅浆平地作业,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通透性,这个方法一举实现节水20%。多措施并举之后,项目试验区的水稻亩用水量大幅减少,从原来的850立方米降低到510立方米。由于试验取得了成功,今年,查哈阳农场在42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控制灌溉和农机搅浆平地作业。

  吕场长说,这些年,围绕节水,查哈阳作了很多探索和试验,眼下看有些水利工程的单位成本的确较高,但是这种一次高投入、长期受益的工程措施是巩固农业生产的必要基础。尤其是对于地处西部干旱地区的查哈阳农场,水是困扰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把握住水就是把握了农业生产的命脉,而查哈阳的节水经验和做法,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环境所迫的必然选择。

  背景新闻:  查哈阳农场位于我省西部干旱区,围绕解决好干旱问题,查哈阳持续多年做“水”文章,并由此开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目前,查哈阳农场已经成为全国32个产粮大县(场)之一,并连续两年被国家评为全国1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场)之一。

  近年来,我省各主要产粮区都越来越频繁的遭遇到干旱困扰。干旱问题已成我省农业发展中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查哈阳的经验告诉我们,解决干旱问题,做好“水”文章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有规划、有预见、有想法,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后,干旱即便来势汹汹,我们也能从容面对。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