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周总理亲临海南视察 农垦战天斗地拓荒海之南

时间:2009-09-11 作者:罗婷 李雪冬 来源:海南经济报 点击次数:3420

   前言  追溯解放后海南热带农业和橡胶业的发展,海南农垦作为建设海南、开发海南的拓荒者,在海南解放后六十年的光辉岁月中,这个曾经亦军亦民、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的特殊经济体制,在推动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海南农垦的创建,真正使海南的农业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建立了现代化农业和种植业的雏形。

  天然橡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我国既是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也是天然橡胶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发挥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优势,确保天然橡胶安全已成为建国初期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

  1950年,海南解放建立人民政权。1950年和1951年,广东省先后两次派员来到海南考察橡胶生产情况,1950年,海南军政委员会下设橡胶生产管理机构,并于1951年建立5个国营橡胶垦殖场,国家开始拨出专款发展橡胶生产。1951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1952年1月1日,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海南行政公署主任冯白驹兼任局长,领导海南橡胶开发工作。  


1959年11月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罗瑞卿大将、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陪同下,视察海南垦区国营农场橡胶园

  故 事

  见到沈老是个意外。

  本来通过朋友介绍,要到海秀干休所拜访琼中县国营加钗农场的退休党委书记何本伦先生,碰巧遇到了何老先生的老朋友沈存敬老人。

  “要了解农垦的历史啊,我再清楚不过了。”一听说记者来访的目的,沈老先生就笑呵呵地说。沈老所言不虚。从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服从国家分配来到海南农垦分局万宁垦殖所加道农场担任技术工人,到1996年以高级工程师的职称退休,沈存敬见证了农垦发展的全过程。

  阴暗浓密的树丛,极度潮湿闷热的环境,是当时刚刚二十出头的沈存敬所必须面对的。渡过琼州海峡时,虽然早被打了“海南比较艰苦”的预防针,虽然抱着“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但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沈存敬还是被吓住了。

  1952年,以“建立我国的橡胶生产基地”为目的,海南农垦事业正式创建。第二年,农垦的发展重心真正转移到海南,开始大规模垦荒植胶。在年初的3个月里,新建的垦殖场达90多个,沈存敬所在的万宁加道农场,这个时候刚刚建立。

  没有机械,就靠锄头,一点一点,砍掉生长了上百年的大树,密无缝隙的灌木杂草,硬生生地开辟出道路、平整出可以植胶的土地。

  “住着茅草房,大树砍下来,劈成几节直接就当了床。”沈老说的这种茅草房,是当时农垦工人住的最常见的房子。地上打四根柱子,用竹子和茅草编制成大片,往上一盖,周围一包就是墙和房顶。“即使风吹倒了也不会砸伤人。”沈老开玩笑说。

  1952年和1953年,全岛垦区的房子95%都是这样的茅草房,1953年台风之后,一半被损毁。

  “第一天早上起来,身上、被子、蚊帐上到处是血,所有人都在大声惊叫,以为得什么病了,后来才知道那东西叫蚂蝗。”说到这儿,旁边一直没吭声的老党委书记何老也忍不住说道:“别看我们都是军人,看到那东西也害怕,晚上都不敢睡觉,每天都是血淋淋的醒来。”

  “蚂蝗最多的雨季,树叶上、地上、床上到处都是。沾在身上就拔不下来,吸饱了血才会自己掉下来!”

  解放初期的海南山区,覆盖着大面积原始的热带雨林。而最早的一批农垦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开拓出适合人和橡胶生存的土地。

  打“长虫”(即蟒蛇),被沈老称为垦区一项苦中作乐的活动。“打死的长虫挂在篮球架上,尾巴都能触到地上!”沈老先生回忆说,那时候,大伙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五六十斤的蟒蛇会作为全场餐桌上的佳肴。


海南农垦人当年战天斗地,为祖国橡胶产业大发展艰苦开荒的场面

  沈老刚到农场时定级为13级技术干部,工资70元左右。“但是拿着这笔‘巨款’却买不到东西。”虽然一个月每个人有15斤大米的定额,但很多时候却几个星期吃不到米,一年到头吃不到一滴油。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沈老的不少同事都患上了水肿病。

  物资匮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通病”,而海南岛,作为当时广东省的一个边缘地区,远离中央,交通不便利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脸盆煮饭,草帽当锅盖!”上世纪50年代末,不仅粮食供应不足,就连普通的生活用品也无法满足。“家里唯一能盛放东西的只有一个脸盆。我灵机一动,就拿脸盆架在火上做饭,后来大家都照样学。”脸盆,于是就担当起了煮饭、洗脸、洗澡、洗衣服的多重使命,陪伴着沈老度过了3年的艰苦岁月。

  综 述

  1952年建垦初期,全岛有建国前老橡胶园2343个,共植胶3.63万亩,106.65万株,其中开割59.34万株,分布在12个县。50年代末,发展不到十年的农垦植胶面积达到35.7万亩。这10年,国家对海南发展橡胶生产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而农垦人也不断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1954年,建立了橡胶育种站,成为海南省早期的橡胶科研机构。1955年从东南亚引进橡胶良种。从1956年开始,海南由原来种植实生树转向种植优良无性系,使我国橡胶栽培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此后,良种推广工作迅速发展,1958年实现盈利,至60年代初,新种植的橡胶全面实现良种化,为橡胶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随着橡胶生产基地建设的加强和发展,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特别是在8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垦热带作物生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品种增多,面积扩大,许多产品已形成商品生产。海南农垦在热带边陲海岛上艰苦创业,开发建设近六十年,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同时也建成了品种多样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建立起综合工业体系和社会性基本建设工程体系。

  海南农垦不仅完成了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使命,也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开发建设海南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海南农垦从此走上了浴火重生之路。

  实习记者 罗婷/文 记者 李雪冬/翻拍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