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发展柑橘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5-09 作者: 来源:中新网四川 点击次数:7984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2日电 (李清波 罗金雨 黄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坚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产业兴旺的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柑橘近万亩,让小小柑橘成为助推群众致富的“黄金果”。

党员干部直播带货。

走进泸县太伏镇王湾村柑橘基地,果树枝繁叶茂,金黄色的柑橘挂在树枝中。近年来,该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规模化发展柑橘产业,同时结合发展柑橘采摘乡村旅游,让该村柑橘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果果。

为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泸县太伏镇王湾村采取“党委+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整村流转、统一规划、逐步发展、保底收益”模式,由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进行规范化改造,建成标准化柑橘种植基地,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建立“村集体+专合社+农民”三方利益联结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做大柑橘产业,做强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前地里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一年最多也就1800元收入,如果算上种子费、肥料费、人工费,一年就更少了,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出去打工。现在我将家中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光是土地流转费一年就有1460元,而且在柑橘基地务工每个月还有1500元务工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收入不比外面打工差。”泸县太伏镇王湾村村民米实高说。

“春天正是柑橘的生长期,要特别注意修枝剪枝和田间施肥管理。”在泸县太伏镇王湾村优质柑橘产业种植示范园,农技专家张世全正在开展柑橘管理指导。

为提升柑橘品质,提升柑橘产量。泸县太伏镇定期组织“土秀才”下田下乡,免费开展送技术送服务活动,邀请泸州市老科协专家、农技站等科技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柑橘种植技术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指导”等方式,开展柑橘种植田间指导操作,通过“传帮带”开展农技培训10余期次,带动100余名村民掌握柑橘种植管理技术。

“我们有柑橘“土专家”作为顾问,通过他们的技术指导,通过科学种植,种出来的柑橘产量高、品质优,甘甜可口,深受客户喜爱。”泸县太伏镇王湾村龙马祠种养殖专合社负责人说。

“基层的农技服务人员,是将科技引入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壮大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群体、提升技能,对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泸县太伏镇分管农业领导袁静说。

“我们开展这样的技术下乡,就是为了让农民真正的掌握实用、高效的种植技术,在致富路上少走弯路,把专业知识送进田间地里,有利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泸县太伏镇农技人员张世全说。

在打通销售渠道方面,泸县太伏镇王湾村做足了“绣花功夫”。依托王湾村龙马祠种养殖专合社,王湾村建立益农电子商务站点,建立直通“淘宝店”。同时,村上招引一滴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为村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该村还依托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销售柑橘,全方位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进一步拓宽王湾柑橘销售渠道,打响王湾柑橘品牌,提升柑橘销售效益。”泸县太伏镇王湾村党委书记王孝平这样说道。

据了解,今年,泸县太伏镇王湾村通过电商销售优质柑橘2万斤,电商销售占比达90%,比线下销售每斤多增加2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农产品线上直播销售等多种模式,积极为太伏镇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产品销路窄、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不断做强特色农产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泸县太伏镇政府分管农业领导说。(完)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