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云南勐腊农场整合资源提升橡胶产业水平成效显著

时间:2010-10-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455

  天然橡胶是对能源依赖较少的低碳产业,是全球一致看好的优质产业,它在地域上的不可替代性和产品的不可取代性决定其持久独特的优势。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需大于供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长远看,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趋势很好,前景十分诱人,尤其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已低于20%,而且有继续下滑之态势。而天然橡胶由于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其发展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发展好天然橡胶产业,关键是在二代胶园的建设上,要充分、合理、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将二代胶园建设成速生、高抗、高效,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低碳生态环保型产业。
  橡胶是勐腊农场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在农场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利用热带北缘非传统植胶区橡胶种植的先进技术及生产管理经验,对第一代老胶园的更新改造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将田边地脚职工所占用的国有土地和边缘闲置荒地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全部种植橡胶。并对坡度在5度以下的平地或平缓地段,采用“十字”定标和直线定标法,坡度超过5度以上的地段则用环山等高水平梯田进行设计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自2000年进入老胶园更新改造至2010年完成更新种植面积17751亩,比更新前的原面积12157亩增加5594亩,提高资源利用率46.01%。
为确保二代胶园建设调整品种种植结构提供优质良种苗木,对1992年建立的橡胶苗圃基地投入330万元进行更新整合,建立标准化优质橡胶砧木苗圃面积400亩,并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和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支撑,积极引进速生、高抗、高产早熟品种进行繁育。对建设新一代低碳高效良种化胶园,科学配置优良品种提供了保障。
  勐腊农场自2000年进入老胶园更新改造以来,抓住云南省政府将天然橡胶纳入云南优势生物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有利时机,在认真总结第一代胶园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二代胶园建设水平,促进橡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增强天然橡胶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二代胶园建设的品种配置进行科学规划。对原有20多个老品种除保留GT1、PR107、PR302三个品种以外,其余品种则全部淘汰,积极推广种植集胶木兼优的速生、高抗、高产早熟品种。并根据更新胶园的植胶类型自然条件及小区立地环境,结合品种特性对口配置具有相应抗性的品种,提高良种的抗灾能力和发挥良种的特性,充分发挥地力和品种的潜力,确保二代胶园持续、安全、高效发展。
  西双版纳植胶区橡胶树的传统栽培技术通常在雨季开始后(6—7月)才能进行种植,此时正是雨热丰富,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而橡胶苗种植后则需要30天左右的恢复生长期, 使当年新植的胶苗生长量只能达到50cm高,若遇当年出现低温,胶苗难以安全越冬。勐腊农场在总结50年来植胶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打破靠雨水采用裸根苗常规种植技术的传统观念,全面推广应用高吸水树脂橡胶树春季﹙3—4月﹚抗旱、节水、保肥、速生栽培技术,提升二代胶园种植技术的科技水平,使种植后的橡胶苗在雨季到来之前渡过恢复生长期,进入雨季苗木旺盛生长阶段,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条件促进当年胶苗速生快长。显著提高有效保苗率和越冬抗寒能力,当年平均生长量达到:株高150㎝以上,茎围增粗达6.5㎝,有效保苗率98%以上。
  二代胶园因土壤的自然肥力下降,按照“规划科学化、梯田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园田化、胶苗速生化、品种良种化” 建设优质、高效二代胶园的标准。在认真搞好以保水、改土、增肥为中心的“三保一护”常规管理工程技术的同时,着力抓好培肥地力,加大胶园施肥投入力度,采用测土和胶树营养诊断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全面推进胶园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的科学化。为使新种植胶园尽快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梯田开垦后,在保护带上的平缓地段进行间作菠萝、矮干玉米等短期经济作物,以短养长,环山坡地则全部种植以无刺含羞草为主的豆科绿肥覆盖作物,增强土壤肥力,减少水、土、肥的流失。提高生态效益,节省胶园管理用工,提高抚管效率,严禁在胶园内使用化学除草剂。保护和管理好胶园自然生态,增强胶园保土、保水、保肥的效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橡胶树速生、高产和提高胶树的抗病能力。
  勐腊农场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垦,统一种植,应用先进技术,规范管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经粗略测算,到胶树开割进入高产阶段可增加干胶产量559.4吨/年,增加木材40550m3,对促进勐腊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低碳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供稿:云南省勐腊橡胶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叶德林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