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大闸蟹苗无论是个体、品质还是活跃度都达到了放养的要求,我们首次培育大闸蟹苗获得了成功。”2月22日上午,在益阳大通湖省级稻蟹产业园里,技术员刘前越正在和产业园负责人吴正波仔细查看刚捕捞上来的大闸蟹苗。
2020年,大通湖区通过3年大湖水环境治理后首次在大湖投下了5000斤大闸蟹苗,重启生态大闸蟹养殖产业。同时极力发展池塘养蟹和稻蟹套养。全区共发展大闸蟹养殖6100亩,其中池塘养蟹3600亩,稻蟹套养2500亩,总产量达78万斤 实现产值1亿元。大闸蟹已经成为全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主打产业。但在此之前,所有大闸蟹苗都要从上海、江苏等地引进。不但成本较高,而且长途运输对蟹苗的成活率带来影响。
为此,去年11月,大通湖区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决定就地培育大闸蟹苗。通过技术攻关,不仅顺利完成了大闸蟹的配种繁殖,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蟹苗安全过冬的技术难题。在区省级稻蟹产业园里,100亩蟹苗培育基地的蟹苗已经开始进行捕捞销售,预计本季可生产蟹苗3万斤。不仅能满足园内稻蟹套养的蟹苗投放,还能解决大湖及周边农户的大闸蟹养殖的大部分蟹苗供应。
已经从事大闸蟹池塘养殖近30年的王振大说,今天他特意来这里采购蟹苗。经现场查看后,这些蟹苗完全达到投放标准;而且由于是本地培育,蟹苗已经适应了水体环境,不需要长途运输,蟹苗成活率比之前要提高20%-30%,今年的大闸蟹生产丰收在望。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