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世界热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简讯[2015]第1006期

时间:2015-10-2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128

【生产动态】

巴西中南部10月上半月甘蔗压榨放缓 

    行业组织Unica周五称,10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糖厂压榨甘蔗3613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8.3%,且低于9月下半月的4050万吨,因圣保罗州出现的降雨导致收割放缓。
    Unica表示,10月前15日,巴西主要甘蔗种植区的糖产量为209万吨,低于9月下半月的239万吨。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糖厂将43.4%的甘蔗用来榨糖,这一比例高于上年同期的43.2%。
    巴西中南部2015/16榨季接近尾声,甘蔗压榨量与去年水平相近,但甘蔗含糖量下降,因收割季期间水分含量上升。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糖生产国和出口国,该国约90%的甘蔗种植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巴西中南部10月上半月糖产量料为212万吨。
    Unica称,2015/16榨季至本月中,巴西中南部糖厂压榨甘蔗4.804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0.1%。糖产量减少7.7%至2530万吨,乙醇产量增加1.3%至219亿公升。
    本榨季截至10月16日,糖厂将41.7%的甘蔗用来榨糖,将58.3%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去年同期比例分别为43.9%和56.1%。(来源:广西糖网,2015-10-24)

季节性规律 橡胶产量开始增加 

    9月中旬之后,产区雨季结束,胶水供应充足,多数加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整体加工负荷提升明显,橡胶产量也较三季度有了明显提升。据了解,10月是本年度最后一个高产季,进入11月份就陆续进入停割期,因此本月产量正常偏高。
    我国橡胶产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和海南,两个地区集中了国内90%以上的产量,且几乎平分秋色。下面就介绍一下云南产区的调研情况:
    按照季节性规律,自每年4月开割后,5-8月份是产胶旺季,不过正值产区雨季,会对产量有一定影响。9月中旬之后,雨季基本结束,胶水供应量大增,加工厂也会抓紧时间生产,产出量大幅增加,尤其是10月份。天胶生产受季节性影响明显。目前来看,除了勐养地区阶段性限电,导致产量较正常适当萎缩外,其它地区均保持高负荷生产,产量较前期提升明显。
    截至目前,云南产区原料市场国营胶水收购价在8.8-9.2元/公斤,民营胶水收购价8.8-9.5元/公斤;国营二级胶块8.4-8.6元/公斤,民营二级胶块8.3-8.8元/公斤,国营杂胶8.2元/公斤。受胶水供应增加影响,原料价格有回落趋势。
    从调研的5家加工厂来看,其中包括两家国营企业,3家民营企业,整体开工率均保持在70%-80%水平。当然受行情低迷,胶价下跌影响,原料价格不断走低,产区弃割或更换其它作物的时有听闻,而且民营胶厂竞争力较弱,关停者增多,后期国营胶厂或中大型胶厂将是生产主力。(来源:电缆网,2015-10-26)

广西南宁香蕉转型成就主导产业 

    2015年2月,“南宁香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成为香蕉行业最年轻的区域公共品牌。在海南、广东等地香蕉种植面积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广西南宁市农委提出让香蕉产业再创辉煌。
    “2004年以前,广西香蕉产业与广东、海南比只是个小弟,南宁更小,种植面积20万亩不到,十年下来,南宁香蕉面积、产量、产值三大指数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唐波文去年刚刚从南宁市农业局局长岗位上退下来,说起南宁香蕉黄金十年的成就颇感自豪。
    十年间,中国香蕉产业经历了巨变。因为台风、枯萎病等原因,海南、广东香蕉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产业西迁给广西香蕉产业带来契机。到了2014年,南宁香蕉种植面积达70多万亩,占广西香蕉总面积的85%以上,面积、产量、产值各占了中国香蕉的10%。南宁香蕉不但在规模上胜出,产业化水平也高居榜首。千亩以上规模经营比例达到85%,桂蕉6号这一优质品种,南宁的覆盖率几乎达到100%。
    据了解,未来南宁市将狠抓特色水果“一中心两板块”五年规划,力争到2018年,全市香蕉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培育3到5家亿元企业,实行区域品牌战略,力争打造1个国际和全国知名品牌,2到3个广西知名品牌,提升“南宁香蕉”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等等。(来源:农民日报,2015-10-26)

广西首家糖厂开榨 新糖报价预计5650元/吨 

    广西中粮屯河北海华劲糖业有限公司开榨,是15/16榨季广西首家开榨的糖厂,开榨时间与去年相比提前5天,产能为5000吨/日。据了解,该糖厂的甘蔗收购价在440元/吨,未来两天将会有新糖产出,预计新糖报价在5650元/吨左右。
    15/16榨季广西糖厂的生产工作顺利展开,初步统计来看,10月下旬广西仅有一家糖厂开榨,11月上旬暂时没有糖厂开榨。(来源:中国粮油商务网,2015-10-27)

【贸易动态】

ITS:马来西亚10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200,017吨 

    船运调查机构ITS周一表示,马来西亚10月1-25日棕榈油出口量较9月同期的1,322,256吨下降9.2%,至1,200,017吨。(来源:99期货,2015-10-26)

印尼2015年白糖进口将达到10万吨 

    一行业组织表示,印尼今年预计将进口10万吨白糖,因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燥天气令国内产量受抑。去年该国没有进口白糖。
    印尼糖业协会执行理事表示,该国今年白糖产量预计将较去年的260万吨减少4%,至250万吨。他还称,明年产量将进一步降至240万吨。
    印尼的甘蔗种植园面积在46万公顷,多数位于爪哇岛。约有64家糖厂压榨甘蔗,生产白糖用于国内所需。
    保护国内农户免受价格冲击并确保供应,印尼贸易部敲定了白糖的底价,目前为每公斤8900卢比(0.66美元),去年8月为每公斤8500卢比。贸易部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国内零售价格攀升近15%至每公斤12750卢比左右。(来源:广西糖网,2015-10-22)

2015/16年度全球棕榈油出口增幅将低于平均值 

    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2015/16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四大主要植物油出口量预计增长230万吨,相比之下,过去十年的平均年增幅为310万吨。油世界预计2015/16年度全球棕榈油
    出口量将仅增长100万吨,只达到平均水平的一半,因为厄尔尼诺以及印尼生物柴油行业的棕榈油需求增加,造成棕榈油供应减少。(来源:99期货网,2015-10-26)

云南:牛肝菌出口贸易迎来新机遇 

    据悉,云南省野生牛肝菌出口量约占我国牛肝菌出口总量的80%,是云南省传统大宗出口农产品之一
    为持续推动牛肝菌产业发展,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日前,云南检验检疫局结合质检职能,立足产业实际,落实好国务院提出的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以及国家质检总局有关稳定和促进地方外贸经济发展的要求,大胆改革,积极帮扶助推云南牛肝菌扩大出口。
    一系列有力措施使云南牛肝菌出口逆市上扬,目前新产季原料大丰收,原料收购价格只有往年的二分之一,令牛肝菌出口贸易又迎来一次新机遇。(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2015-10-26)
    
【市场动态】

马来西亚叶类蔬菜产量下跌价格上涨50% 

    据《东方日报》10月23日报道,马来西亚受到持续2个月的烟霾影响,马本地蔬菜因缺乏阳光和水分影响生长而歉收,导致部分叶类蔬菜产量减少20%-30%,价格上涨50%。
    由于产量减少,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了20%至50%,如菜心、茄子、包菜和生菜。生菜产量下跌而导致价格上涨,每公斤3-4马币的售价,已调涨至6-8马币。(来源:驻马来西亚经商参处,2015-10-23)

TPP协定使墨西哥糖在美国市场优势地位受损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10月20日报道,TPP协定使澳大利亚在美国市场未来三年取得30万吨糖的额外出口配额,加拿大也取得了1.92万吨额外出口份额,这意味墨西哥利益受到损害。2015年墨对美国出口糖配额是130.6万吨,巴西19.1万吨,多米尼加18.5万吨,澳大利亚10.9万吨。(来源:经济学家报,2015-10-23)

缅甸橡胶之痛-价格与质量成正相关 

    据了解,缅甸出产的橡胶因质量不能保证,导致其价格一直比周边其他橡胶产出国低。
    在缅甸的橡胶种植、加工及出口行业中,90%是小企业。由于橡胶质量不合格的居多,其收购价格同比周边国家的每吨约低300多美元。
    该国橡胶园有很多,所产橡胶都是出售到国外,但买家都以质量高低定价。有些买家虽然愿意大量收购,但价格受制于质量问题难以提高。因此,该国行业人士建议协会组织橡胶企业想办法提高橡胶质量。
    质量合格的缅甸橡胶,通过水路与陆路发送至印度、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出口量虽不小,但创汇不多。(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2015-10-22)

本土纯天然冷榨椰子油海南海口上市 

    专门为国人健康定制的海南本土科技新产品——娜古香椰子油在海口正式上市。
    据悉,娜古香椰子油为纯天然冷榨植物油,由海南美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椰子研发权威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联合研发。产品精选阳光无污染的海南新鲜椰果为原料,采用低温压榨物理离心技术生产。该技术不同于市面上热榨椰子油方式,非纯椰油大多经过工业氢化提炼,含较高的反式脂肪酸,不适合人们食用,而纯鲜椰油才能被誉为“最健康的油脂”。(来源:海南日报,2015-10-22)
    
【质量安全】

欧盟修订双辛胍胺在部分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盟网站消息,10月24日欧盟发布(EU) 2015/1910号委员会条例,双辛胍胺(guazatine)在部分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EC) No 396/2005 号法规附录 III 和 V。具体修订如下:


    本法规自发布之日起第20天生效,并于2016年 5月13日实施。(来源:食品伙伴网,2015-10-26) 

澳新就《澳新食品标准应用手册》第3部分修订案征求意见 

    2015年10月23日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食品标准通知公告26-15,就《澳新食品标准应用手册》第3部分修订案征求意见。
    此次主要修订了手册中部分使用语,以确保一致性;更改当前标准法典中的参考标准;并明确申请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特别是用于食品生产的基因技术。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4日。(来源:厦门WTO工作,2015-10-27)

美国修订二甲嘧菌胺的残留限量要求 

    2015年10月21日,美国环保署修订对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的残留限量要求,本规则于2015年10月21日起生效,反对或听证要求按40 CFR§178的说明在2015年12月21日前提交。具体如下:

台湾地区修订输出入植物产品检疫简化作业要点部分条文 

    2015年10月22日,台湾地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发布防检四字第1041494210A号令,修正发布“输出入植物产品检疫简化作业要点”第4条和第5条,并自即日生效。
    四、输出入人或其代理人应依植物防疫检疫法施行细则第十八条及第二十一条规定向本局申请检疫。
    五、输出入低检疫风险植物产品,其检疫方式以书面审核为原则;每三十批应抽检一批执行临场检疫,未抽中案件必要时受理单位可执行临场检疫。
    输出非属输入应施植物检疫品目,且未含或仅含部分植物成分的加工调制产品,首次申请时,检附证明资料,并经临场检疫合格者,再次申请时可不受前项每三十批应抽检一批执行临场检疫的限制。(来源:厦门WTO工作,2015-10-23)

【农情灾害】

台风“巨爵”对农业影响严重 

    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商业镜报》10月26日报道,本月中旬台风“巨爵”横扫了菲律宾吕宋岛等重要农业种植区,27.7万公顷良田受灾。由于正值收获季节,农业损失预计损失高达59亿比索。台风过后,农民不但是颗粒无收还面临着偿还高利贷的局面。据菲央行统计,全国1600个乡镇中,有604个没有银行。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贷款,而不得不依赖民间借贷,通常借贷的每日利息高达20%。由于菲律宾自然灾害频发,农民一旦借了高利贷就陷入了借少还多的循环。目前菲议员建议农业部动用紧急资金购买种子分发给灾民。(来源:驻菲律宾经商参处,2015-10-26)

“厄尔尼诺”所致干旱重创非洲多国 

    一段时期以来,非洲多个国家都面临旱灾威胁。肯尼亚《东非人报》10月18日报道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非洲之角”地区今年6月至9月降雨稀少,农业受旱灾重创。目前埃塞俄比亚北部和苏丹东部等地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埃塞俄比亚《先驱报》报道称,干旱导致埃塞俄比亚粮食减产,政府目前正在呼吁国际援助5.96亿美元,以帮助该国处于粮食危机中的820万人渡过难关。
    在坦桑尼亚,干旱导致水库水位降低。坦桑尼亚能源矿产部部长辛巴查维内称,国家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干旱带来了严重的电力危机。同样因为干旱而面临电力危机的还有非洲第二大产铜国赞比亚及其邻国津巴布韦。8月,横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边境的卡里巴水库蓄水率仅为40%左右,卡里巴湖的水位降至近20年新低,两国依靠卡里巴水库的发电量都因此大大降低。赞比亚全国几乎一半的用电源于卡里巴水库,电力短缺导致赞比亚多家矿产公司开始讨论裁员。津巴布韦的粮食危机也进一步恶化。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此前警告称,津巴布韦有约15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联合国日前也因津巴布韦国内粮食危机向国际社会紧急呼吁筹措8600万美元的援助款。
    在提高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方面,非洲国家目前正在力推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员姚向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非洲国家可以利用当前全球常见或正在推广的方式,包括选育抗旱、抗虫、抗高温的优质种子,发展秸秆还田等节约型农业耕作,并设立极端天气早期预警系统以及推广气候指数保险等。(来源:人民日报,2015-10-26)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墨西哥 美千万居民受洪涝威胁 

    西半球有史以来有记录的最强风暴——5级飓风帕特里夏(Patricia)23日晚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登录,给当地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并引发山体滑坡。24日飓风继续向美国内陆逼近,尽管风力有所减弱,但国家飓风中心称其仍有“致命危险”。
    总部位于迈阿密的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ationalHurricaneCenter)表示,帕特里夏增强为可能招致灾难的5级飓风,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325公里。墨西哥当局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提前将飓风登录地点附近数千居民撤离,并关闭港口、敦促旅客取消行程。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表示,帕特里夏于24日中午削弱为热带低气压,最高持续风速为55公里每小时。随着风暴系统向内陆移动,残余力量将在未来几天内给美国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等地带来暴雨、山洪、泥石流和龙卷风灾害,中南部约1000万人面临洪涝威胁。(来源:中新网,2015-10-26)

今年全国洪涝灾害总体偏轻 

    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全国面平均降雨量573毫米,较常年同期587毫米略偏少,江淮、江南中部和东部、西南东部、华南西部降雨偏多2至4成,西北东部、华北西部、黄淮东部偏少2至4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生成25个台风,较常年同期偏多3个;其中6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少1个。淮河、西江干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太湖出现2009年以来最高水位,有336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74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15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
    截至10月21日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有30个(天津未受灾)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洪涝受灾人口7459万人,因灾死亡315人、失踪76人,倒塌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5967千公顷、成灾2891千公顷,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89亿元。(来源:人民网,2015-10-26)

云南首次从进境多肉植物中截获有害昆虫 

    从云南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在从荷兰进境的多肉植物长生草中检出石蒜弗粉蚧,这是在云南口岸首次从进境多肉植物中截获该虫。
    这批多肉植物共计638件、13648株,经检验检疫人员现场和实验室检疫,在其中的长生草品种中发现大量蚧虫活虫,经云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鉴定确认为石蒜弗粉蚧Vryburgia amaryllidis (Bouche),为我国未见分布的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将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由于目前我国对该虫无有效的检疫除害处理措施,为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云南检验检疫局依法对传带疫情的长生草进行了焚烧销毁处理。(来源:云南网,2015-10-24)
    
【管理动态】

菲律宾拟恢复对伊出口香蕉 

    据《商业镜报》10月20日报道,菲律宾贸工部的官员称,联合国解除经济制裁后,菲律宾有望向伊大量出口香蕉,农业、商贸部门正积极推动这一工作。伊朗曾是位列日本之后,菲第二大香蕉进口国。香蕉是菲律宾第二大出口农产品,2014年出口总量达317万吨,收入11.4亿美元。(来源:驻菲律宾经商参处,2015-10-26)

欧盟农业食品业界关注TTIP及产品输美 

    《欧盟动态》10月16日消息。欧洲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协会以及欧洲食品饮料协会对有争议的TTIP表示支持,但对美国达成公平协定的意愿表示怀疑。欧洲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协会秘书长佩卡(Peka Pesonen)对谈判中简化手续、消除非关税壁垒等方面进展缓慢表示担忧,抱怨欧盟水果蔬菜出口受到“美国官僚体系阻碍”。欧洲食品饮料协会联络部经理埃莱尼(Eleni Giannakaki)表示,近年来欧盟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下降,TTIP是扭转趋势、加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贸易往来的机会。解决规制问题并在关税问题上取得进展将降低公司交易成本,加快企业经营活动。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是欧洲食品饮料第一大(136亿欧元)、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44亿欧元),但仅是欧盟农业原料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21亿欧元)。(来源:驻欧盟使团经商参处,2015-10-20)

广东进出口银行积极支持棕榈油品项目 

    为加大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应邀与广东农垦总局专家组人员组成调查团,赴印尼西巴布亚省考察棕榈种植及油品加工项目产业,就当地投资环境与支持政策与西巴亚省种植园厅领导进行了会谈,并与印尼甬京投资有限公司(PT. YONGJING INVESTINDO)就其帕拉菲(Prafi)油棕园项目投资合作及融资方案进行商洽。
    棕榈油是我国第二大食用油,仅次于大豆油,但我国不适宜油棕种植,棕榈油原材料全部需要进口。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每年进口量约600万吨,仅次于印度。该项目属“一带一路”项目,所在国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广东农垦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逐步降低棕榈油对外依赖程度,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来源:人民网,2015-10-23)

芭田与中国第一大火龙果基地合作 

    近日,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芭田”)与南宁振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企”)就创新品类“全产业链种植模式”,共建“品牌种植服务平台”,推进种植标准化、农资标准化、流通标准化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公告中提及的“全产业链种植模式”,引起了行业人的广泛关注。对此,芭田副总裁张重程表示,简单来说,全产业链种植模式是指打通农业生产的产业链环节,从土地流转到优化农产品的种植管理、销售等。
    南宁振企被誉为“中国火龙果第一家”,建设有近2万亩中国最大的火龙果基地,并带动农户将规模发展至数万亩。
    为何芭田此次选择火龙果作“全产业链种植模式”的试点作物?张重程表示,火龙果具有高附加值,非常适合全产业链种植。此外,广西也正计划发展百万亩火龙果种植,形成几百亿产值,因此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协议约定,芭田将协助振企,整合农资资源,优化农化服务,联合各经销渠道和金融机构,成为种植方案的最全面解决商。
    具体内容包括:协助振企建立火龙果品类的信息化、物联网和数据平台,建设农技专家和农户合作组织的移动工作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对接系统,服务于产业的种植主体。
    事实上,除芭田外,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与安徽含山县九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以水稻为例打造了创新性农事服务平台。这意味着伴随新农人群体的崛起,许多优秀的种植大户与大型农资企业间将产生更多的合作可能,以共建作物服务平台的方式,推动种植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来源:南方农村报,2015-10-27)
    
【科技动态】

木薯维生素b6生物强化国际合作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木薯生物技术中心研究员张鹏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特聘研究员wilhelmgruissem参与的联合研发团队在木薯维生素b6生物强化方面取得新进展,10月9日,naturebiotechnology以correspondence的形式发表了该团队题为increasedbioavailablevitaminb6infield-growntransgeniccassavafordietarysufficiency的文章。
    维生素b6是人体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食欲不振、失重、呕吐、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等症状,在非洲地区尤其常见,而这些地区多以木薯为主食。该研究通过表达拟南芥来源的合成维生素b6的两个关键基因pdx1和pdx2,大幅度提高了维生素b6的含量,利用在植生生态所松江转基因作物种植基地多年的转木薯田间种植和农艺性状分析,表明食用该改良木薯仅仅需要每日食用煮熟的500克块根或50克叶片就可满足需求量。这也是木薯生物强化研究从实验室材料转向利用田间种植材料开展营养评价的转折性研究,体现了植生生态所作物分子育种条件的提升。(来源:中国科学院网,2015-10-23)

荔枝叶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新方法获得专利授权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完成的“一种制备愈创木基丙三醇-(8-O-4‘)-愈创木基丙三醇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从荔枝叶中制备分离得到大量的愈创木基丙三醇-(8-O-4’)-愈创木基丙三醇,其产率为10~56mg/kg,纯度为85%~95%。(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网,2015-10-23)

云南南涧县无量镇林下三七种植获得成功 

    三七多生长于海拔1500—2900米的山坡林地和灌木丛中,云南省文山州种植三七历史悠久,并以品质优良响誉海内外,但由于种植面积有限,三七市场几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2010年云南省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2400米海拔地区引种进行试验试种,通过三年的试验,三七育苗比较成功,大面积生产种植由于土壤腐殖质较少,土质较贫瘠,三七喜在遮阴环境下生长,林中遮阳不足,故长势一般。2014年公司决定对无量药谷三七等部分药材面积进行转型升级,把三七移到1700—1900米海拔区域内种植。2014年12月公司通过与无量山镇华山村委会烂泥箐村民小组土地流转的方式在1750米的海拔区核桃幼林地和稀疏林地内移栽三七苗,通过采取加盖遮阳网等方式措施,移栽后成活率较高。经过近一年的管理,目前长势喜人,现已开花结籽,地下三七个头已有3厘米左右大小。据基地管理人员介绍,这次360亩的三七林下种植的成活和长势是他从事三七管理多年来最为成功、效果最好的一年。(来源:新农网,2015-10-24)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