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农业税取消对农村未来格局的影响(4)

时间:2005-08-12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539

      (二)农村公共品供需脱节的现象将变得更加严峻。首先是现行的以农田水利为主体的农村基础 设,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特别是沿湖、沿江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数量与 质量真正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所在!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而处于赤字状态下的农村集 体,面对带病运行和残缺不全的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困境,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农业 基础设施的供给与现时农业生产需求的严重缺位。其次,是农村科技的推广和运行将更加艰难。由 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证,乡镇农技站、农机站、水产站、畜牧站大多已名存实亡,农村科技网处 于“人散、网破、无人管”的现实状态。假种子、假技术、假信息、假农资充斥农村市场,使本来 就不高的农村科
技贡献率和缺乏的农民分辨率变得更加低下,农民获取新的增产增收的技术的渠道 将变得更窄小,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将变得更微弱,承担的农业风险将变得更大。其三农村人居环 境的改善将变得更加艰难。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就医难和子 女读书难的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改善的道路将变得更加漫长和艰难,
这将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 农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大障碍。(三)村级债务黑洞将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其特点为债务构成复 杂,利息高,且多为短期。而且因管理上的混乱,至今仍未能有效遏制新的债务不断增长势头,农 村债务包袱有增无减。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进一步被缩小,而新的转移支付体系 又未建立起来,面对沉重的债务包袱,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 下,起诉、绑架、封堵办公机关成为常事。既影响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又影响了基层政府形象,甚至会导致农村社会的动荡。
?
?  三、农业税的取消使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完整地得到落实的同时,农村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的趋 势将凸显其严重性。中国现行的农业税制既不是完全意义的产品税也不是土地税,是特定条件下以 土地为征税对象的实物税演变而来的。不论你生产的农产品是否交易,有无收收入和收入的多少都 得按统一的标准纳税,这既不合理,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同时从法律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侵权 行为。而农业税的取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使农民的完整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同时,农业 税的取消,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并通 过土地的市场交易,产生增值来使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但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在很多地 方并不是建
立在完善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基础之上,而是依然建立在现有的农村人均土地占有不平 衡的基础之上。有的农户承包农村土地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而有的农户人均到一亩,甚至全家一 分田的承包田也没有。这种土地使用权的占有的不均衡,导致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享受到国家取消 农业税政策的好处。或者说,真正需要国家惠农政策照顾的农民,
恰恰没有享受到国家取消农业税 政策的好处!因为这些农户的生活水平大多数处于贫困线以下,而且是农村资源,特别是土地占有 量最少的群体。于是,越是富裕的农户,越有资本和权势,越能承包到更多的农村土地,享受的国 家惠农政策也就越多,他们的资本和财富的积累就越大。相反,越是贫困的农户,其资本和再生产 投入的能力就越弱,
承包的土地就越少。即使是在农村首轮土地承包中,享受到了按人配地的承包 政策,由于资金、技能、家庭劳动力素质等种种原因,也是后来弃田抛荒最多的群体。所以,在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的今天,由于他们能承包到的土地已变得越来越少,因此他们享受到的国家惠 农政策也就越来越有限,富者与贫穷人口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正是这种农村土地人均占有量的不 同,进一步拉大了农村的贫富悬殊。这实质上这是一种政策上的歧视,或者说是农民权益的普遍性 不完整的表现。即同为一村村民,却有两种不同的政策。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