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农业形势与发展对策

时间:2005-10-25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466

      一、农业形势判断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农村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阻,农民收入上不去拉动内需就要受阻,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村安定就要受阻,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在我国的特殊性决定了“三农”在我国的特殊地位,这就是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民,农民的积极性只能提高,决不能挫伤;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村,农村的各项政策只能落实,决不能不兑现。

  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经验是,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三靠”紧密结合与配套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三大关键因素。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政策的干预和指导尤为重要。2004年,我国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采取压缩、限制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部门——农业采取加强、扶持的方针。同年初中央颁发的以农民增收为主题的1号文件,对农业政策做了重大调整,通过适度倾斜和调控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概括起来是:扭转了粮食生产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全国粮食植种面积恢复到15.24亿亩,比2003年增加了3300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 388亿公斤,粮食单产比2003年每亩提高19公斤,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遏制了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多年低迷的局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39元,比2003年增加了314元,实际增收6.8%;农业“两税减免”突破了“皇粮国税”的千年传统,为农村税费改革确定了新的政策导向,“三项直补”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以补贴流通环节为主的旧做法,使农民真正成为国家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2004年“两税减免”和“三项直补”中央政府投入资金约45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约50元(不含地方政府的补贴,实际财政补贴超过此数);市场旺盛,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粮价上扬势头,如果按2004年粮食综合平均价格比2002年和2003年综合平均价格增加0.2元/斤计算,则2004年粮食涨价因素使农民人均增收约200元左右,增收效果十分显著;政策效应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确保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进行。

  2004年,我国农业之所以能够显著升温,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使“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得到具体落实,为今后构建农业政策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2004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上升的势头,但应当清醒看到,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低,农业自身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尚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农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能力低,农业的弱质地位尚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弱的状况尚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长期形成的城乡差距尚没有根本改变。正如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农业是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关键产业,发展了农业就能提供粮食和食物,就能丰富“菜蓝子”,就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小康和富裕。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业的增长目标与粮食和食物的安全保障目标是一致的,无论农业的增长目标还是粮食和食物的安全保障目标,都要求农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必须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现阶段为应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和人民食物消费升级换代的挑战,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的增长目标和粮食与食物的安全保障目标才能实现。如何保持和发展2004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关键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战略和政策上采取积极的对策。

  二、坚持工农协调发展,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增长机制

  从根本上讲,我国农业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国家经济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的分配状况,体现为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和农业始终是相互促进、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工农关系外在地表现为工农业发展速度及其投资结构,内在地则表现为工农、城乡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如果资源配置、利益分配过多倾斜工业,就会导致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经验,这期间工农业协调发展比例应保持在2:1左右的水平。根据我国的具体状况,今后一段时间内,工农业发展比例保持在2.5~3:1较为适宜。以2000年以来为例,工农业比例多数年份在3:1以上,个别年份高达4:1以上。导致这种比例关系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中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大于、快于农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而农业增长速度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已不是提供过量的一般农产品供给,而是要生产对应市场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多,农民收入中接近一半来自农业,因此扶持农业快速增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市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工农业协调发展是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基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是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微观基础,宏观与微观协调配合就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力来判断,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时期,要实现反哺功能,就必须对现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做重大调整,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设施建设的投入,其分配份额要与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相适应。农业基础打好了,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提高了,交通信息改善了,农业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强盛了,农民富裕了,农村繁荣了,一切都好办了。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城乡统筹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城乡资源重组与整合,合理协调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工农业结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推进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从而使产业不断增值和提升;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于城乡结构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不复存在,城乡生产力诸要素得以实现最优化的组合,发挥强大的生产力整体效应,使工农业的结构调整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从而形成更高的生产力。那么,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在哪里?切入点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市),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单位,县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它既要参与工业化的推进,又要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经济不能健康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也不可能健康发展;县域工农、城乡发展失调,我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内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就不能说国民经济实现了现代化。而县域经济的顺利成长,有赖于充分利用城乡经济优势的互补功能,取决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经济的聚集效应和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县域内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这种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属性说明,农村经济没有城市经济的参与和支持,其发展速度将是十分缓慢的;相反,脱离农村经济的支撑,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既是城乡工农业的连结点,又是城乡工农产业的延伸链,具有整合和配置城乡、工农资源的功能,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活跃城乡市场、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水平都有积极的作用。发展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是基础,第二产业是动力,第三产业是保障,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使城乡工农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本地优势,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首要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对此,地方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规划确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区域差异性的特征,发展县域经济不可能照搬一个模式,而只能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色、区位特色、商品特色、产业特色形成各具区域优势的模式,切实把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纳入县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破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旧观念。要像“入世”那样清理废除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法规、制度,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四、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布局与建设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需要;发展产业带,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竞争实际上是一种优势的竞争,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多种多样,区域特色比较突出,在“优势”上大有文章可作。优势农产品是指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产品质量优、商品率高、市场潜力大、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产品。但任何比较优势都是相对的,如不采取措施强化现有的优势,就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丧失有利地位。从农业发展全局看,必须走农业区域化布局道路,在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和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带是一些农业大国的成功经验,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带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为主攻方向,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专收专储、统一产业化经营、统一品牌,对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资源和要素可以在优势产区和产业带得到更充分合理的配置。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能力,是解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非常重要的步骤。产业带的最大优势在于,品质高,标准一致;批量大,规格一致;成本低,效益一致,这样就能使我国的名牌产品优势常优,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产业带由于优势集中,科技含量高,对于新技术的运用、加快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都是十分有利的。这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最好载体,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身,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就可以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五、坚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构建发展农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受两大难题的困扰,一是既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为众多的富余劳动力开阔就业门路;二是既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又要开辟积累和筹措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渠道。这两大难题如何解决?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方向越来越明确,突破口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和在向市场经济推进中迅速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农业引向市场,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比较效益,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和富裕提供质优量多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并为工业品开拓农村市场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进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进程。这两大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优质农产品原料,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一条主要途径。

  农业实施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工程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前提。为此,一要贯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二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强度,采取技术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的整体产出能力和抗灾能力;三要提高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继续实施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要加快农产品流通建设,要在规范农贸市场的基础上,用现代化手段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使物畅其流;五要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六要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集成配套技术,加大对公益性定位和服务性定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力度,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七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走上市场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的良性发展轨道,要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八要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巨大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乡镇企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丧失,适应市场变化的新架构和运行机制尚处在建设与转换过程中,不可否认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提高素质、转变增长方式以及市场开拓和再造优势等问题。可以说,乡镇企业正进入第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乡镇企业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为此,一要发挥城乡统筹优势,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城市经济结合起来;二要发挥工农结合优势,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高效农业结合起来;三要发挥现代工业管理优势,把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同优化企业产权结构结合起来;四要发挥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优势,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进人才战略,促进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和素质提高。

  六、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产业化经营结束了农业仅仅提供初级产品的历史,它把现代工业、商业乃至运输、金融、保险等产业同农业的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构建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共同体,使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化、专业化和一体化。实践证明,目前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是改变我国农业的弱质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产业化也是发达国家农业之所以成为高效率、高产值、高效益的现代化产业原因之所在。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也是农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可以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我国现行农业体制下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所带来的种种制约因素的必由之路。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接轨的新经济增长点,它把农村生产与城市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运作,即可收到城乡优势互补之功,又可收到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和引导,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从发展进程看,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龙头企业面向分散的农户,即公司十农户;第二阶段是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民新型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即公司+合作社;第三阶段是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整合,即专业股份合作公司,或合作社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资本时回过头来自己办公司或企业,即合作社办公司,建成合作制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发展到第三阶段时,才能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贸工农的一体化。对此,一要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二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七、坚持科技进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不仅全面进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而且渗透到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中,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如果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第一次技术革命算起,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15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我国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的100年时间就可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逐渐演变和进化形成的,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走向。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进程与水平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造成的。在发达国家,传统农业实际上已出现四大分化和演变:一是农业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拓展;二是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产前和产后,还有部分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扩散;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演变;四是农业就业者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获得收入向依靠农业外部收入演变。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大农业。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目的是要逐步建成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由社会主义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农业强国。     出处: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刘志澄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