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光明食品集团建起华东最大食用菌基地

时间:2013-08-27 作者:黄勇娣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次数:4111

    杭州湾畔的五四农场,一座现代化大型食用菌工厂的空调车间里面雾气弥漫,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被种在成千上万个菌瓶中……这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森源生物公司的生产基地,每天有50吨食用菌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到今年底,基地的第四期车间建成,届时各类食用菌日产量可达130吨,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上海一天的金针菇消费量100吨,其中光明森源生产的‘九道菇’牌金针菇占了市场份额的15%至20%,目前还在快速攀升。”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只有1年多,产品不仅热销上海,还销往国内一些大城市和欧洲等国家。

  3年前,上海市场金针菇每500克售价13至14元,在市民看来“十分贵”,不是可天天购买的日常菜。近1年多来,光明“九道菇”的上市规模和平价优势,已经搅动并推动了市场的价格调整。现在市场价格几乎降半,为每500克7至8元,成为千家万户买得起的大众品种。光明食品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光明食品集团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培育性产业,预计到今年底金针菇日上市量可达120吨,在3至4年内食用菌生产规模有望提升到每天上市300吨。

  食用菌被光明食品集团作为重点培育产业,有着种种理由。据了解,与一般蔬菜相比,食用菌工厂实行立体化生产,产量可提高28倍,占用土地明显减少;它的生产不受高温、严寒等气候影响,可一年四季均衡上市。为此,从前年开始,光明食品集团大手笔投入建设工厂和设施,并集聚各方人才和技术,推动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技术人员带记者看了不同食用菌品种的生产车间,每个车间都封闭运行,有的品种需要光,有的则必须在黑暗中生长……其中一个车间的金针菇已到了采收期,技术人员正在采收,还掐了几根品尝起来。据介绍,食用菌实行清洁生产,完全可以直接采食。每个菌瓶里的基质,都是从东北运来的玉米芯、米糠等,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采收完食用菌之后,再将其作为有机肥还田。

   为了确保食用菌的品质,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原料加工、装瓶、灭菌、冷却、接种等九道工序来操作,车间温度的细微上调或下降都十分讲究,从而确保长出的菌菇品质优良、规格均一。在包装环节,他们选用了成本比一般包装膜要高出70%到80%的进口膜,这种膜不容易被污染,还能延长保鲜期一个月左右。

责任编辑:姚远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