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万紫千红乘风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打造“千里党建示范带”纪实

时间:2011-12-16 作者:李树明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点击次数:7703

    金秋十月,建三江管理局境内的1500里公路犹如一条玉带,两边镶嵌着一排排五彩斑斓的树林、一畦畦随风摇曳的稻穗、一片片新耙过的黑油油土地、一台台巨象般移动的大型农机。遥想当年,这里的关键词是荒原、荒凉;看今朝,这里的关键词是富裕、和谐——1500里长的玉带被建三江管局的各级党组织、党员打造成为创业示范带、创新示范带、创优示范带。2010年,创先争优的东风吹来,建三江管理局党委又挥洒出大手笔:打造一条1500里长的“党建示范带”。玉带因此而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异常。

  管理局党委:党建示范带是发展的载体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在建三江这片纵横于富锦、同江、抚远、饶河两市两县的1.24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机关企业,这句话常常会拨动人们的心弦:建三江人对国家的奉献无尽无休。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文化氛围里,2011年,全管理局生产粮食133亿斤,按全国人均食用粮400斤计算,足以养活近3400万人口,相当于北京、上海的全部常住人口之和,相当于280万人民子弟兵的11.5年军粮。但建三江人不满足,他们给自己的奉献再加码:到2016年,粮食总产登上155亿斤台阶,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再打桩、再奠基。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文化氛围里,2011年,管理局的16个农场全部实现了城镇化,职工上楼、进别墅;按国家标准,不论在职职工还是退休、下岗职工,全部达到了小康水平;文化景观、文化广场、文化生活更是在全局开花……但建三江人不满足,2016年,GDP产值要达到300亿元,人均收入达3万元,还要将建三江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城、科技创新城、优秀文化城、先进教育城、秀丽环境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样板儿。

  成绩是怎么取得的?五年愿景又将如何实现呢?

  “党建示范是促进建三江大发展的政治载体、思想载体、组织载体。”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陶喜军说,“近几年来,管理局党委根据总局党委的部署和管理局的实际,广泛开展了‘党建示范点’活动,一大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成为创业、创新、创优的先锋,使管理局的发展每年都登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随着管理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提档升级、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管理局党委认为,‘党建示范点’也要提档升级,把‘党建示范点’连成线、结成面,打造成‘千里党建示范带’。”

  曾担任过北安管理局党委书记的建三江管理局局长王利仁是一位“老党建”,一说起“千里党建示范带”,他如数家珍:“管理局的1500里主干公路连接着两边的911个基层党组织、12 703名党员,联系、服务着22万人口。我们要在这些党组织和党员中培植5个‘党建特色板块’、10个‘党建示范基地’、30个‘党建工作示范点’、100个‘党员示范户’、1000个‘党员示范岗’。”

  党建基地:党建创新从这里出发

  胜利农场大剧院,正在上演一幕话剧小品——

  清晨,农场民政局郝局长在哈尔滨开完会后返回农场。他顾不上回家,匆匆来到办公室,挂电话吩咐女儿来取给她妈妈买的药——老伴儿身患重病,亟需他刚买回来的特效药。一撂下电话,他就忙开了工作。出差数日,有几件关乎职工利益的事儿,需要他立即处理。

  他的女儿来了。看着疲惫不堪的父亲,她忍不住抹眼泪——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妈妈,让爸爸苍老了许多。郝局长一边儿慈爱地向女儿询问老伴儿这几天的身体情况,一边儿翻背包,可翻了几遍背包都没找到药。这时,一个单身年轻女人来到办公室,将手里拎着的一兜药递给了郝局长,说:“你早上把这个药落我家了。”女儿一见,顿时误会……故事的高潮是:这个女人的孩子患病,亟需一种特效药,只有哈尔滨特药店卖,郝局长代她买了,去送药时把给老伴儿买的药落在她家了。

  小品演到这儿,许多观众都被感动得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因为郝局长的原型就是本农场的民政局局长、信访办主任郝云杰。

  把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的事迹搬上舞台,是胜利农场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为打造“千里党建示范带”所进行的一项党建创新——音乐快板《卫士之歌》主人公的原型是优秀民警高峰,小品《美丽心灵》主角的原型是优秀环卫工人迟淑英。

  农场场长俄立生说:“在演出的形式中加进了许多现代元素,更能突出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更让群众喜欢看,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该农场剧团参加建三江管理局的文艺大汇演时,受到了管理局党委及组织部、广大观众的好评,而且是热烈的。

  “党委不仅在典型人物的培养、选树、宣传上有创新,还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承诺程序化、建立1234567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党的文化建设、党建促数字化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有许多创新。”场党委书记朱长富告诉记者。

  “党建创新是‘千里党建示范带’建设的重大主题。‘十大党建基地’首先是党建创新基地。”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晓春介绍说,“比如七星研发中心的党员现代化农业创业园、创业农场的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前进农场党委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分局广电局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勤得利农场党委的党建文化和组工文化建设……全都浸透着党建工作在思路上的创新、在内容上的创新、在方式上的创新以及形式上的创新。”

  党建基地就像一座座加油站,推动着创先争优活动和建三江经济社会发展在“千里党建示范带”上迅跑。

  党建示范点:“服务(型)党建”在这里聚焦

  一栋栋新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一簇簇鲜花争奇斗艳,一块块稻田翠绿欲滴;开着轿车去广袤的田野耕作,走进楼房享受现代的城镇生活;2010年,人均收入1.7万元……管理局党建示范点、勤得利农场第二管理区(二管区)织就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

  农场党委书记王凤龙说,二管区提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新样板儿。这个成就的取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民生服务抓得好。

  二管区党总支建立了 “三诺两评一考”党建机制,即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对职工和居民开展四级“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实行“党员评议、群众评议”,进行“综合考核”。在2009年至2011年管理区居民点迁往场部的工作中,党总支一班人向职工、居民郑重承诺:“搬迁得进,居住得起,安居又乐业。”在场部的安排下,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优惠补贴政策:老房每平方米补贴350~450元,并发放到位;本地楼房市场价为2000/㎡,卖给搬迁户仅为1148元/㎡;职工实际上每平方米花个七八百元就住进了新楼。

  “党建示范点必须是‘服务示范点’。这是管理局党委在‘千里党建示范带’上的一个亮点设计,也是包括勤得利农场二管区党总支在内的30个党建示范点的一项基本经验。”管理局党委组织部部长牟秀玲介绍说,“服务(型)党建示范点”一是构建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网络化。管理区成立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成立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居民小组(居民小区)成立便民服务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二是整合服务项目,实现服务一体化。设立党员服务岗,开展党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管理、党务政策咨询、党员就业、代理党费收缴、党员关怀、群团建设等服务。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服务人本化。农忙季节时,针对群众居住分散和孤寡病残老人办事不方便的特点,采取集中办公、代理代办、上门服务、信息服务、应急服务等方式……

  管理区服务大厅里,女党建信息员那只灵巧的手在29英寸电脑屏幕上点、移、抓、放,党总支为民服务的网页像雪片一样从天边飞舞而来,服务(型)党建、民生(型)党建正在成为党建示范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核心价值”。

  党员示范户:“德”星在这里升起

  1995年,建三江管理局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引进水稻种植人才。受政策的感召,张士奎从绥化来到了红卫农场,种植了300多亩水稻,当年见利。第二年,他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200亩,还打了11眼小井、一眼大井,豪情满怀地准备大干一场。哪料到春天雨大、夏季稻瘟暴发、上秋低温,年根儿一算账,净赔45万元!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45万元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腊月二十八,他头昏脑涨回到家,年三十儿咋过的都不知道。好心人给他出主意:欠农场那么多钱,咋还?好多人都蹽了,你也蹽吧,农场上哪儿找你去!

  “做人没有那样做的!”张士奎斩钉截铁地对自己说。

  大年初二,他和老伴一商量,从实在亲戚那儿借了几百块钱,携家返回了建三江。农场党委见他带着全家人回来了,马上给他家送去了饺子、猪肉、鞭炮。开春,农场为他承包的1200亩水田送去了全部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当年(1997年),他打了一场翻身仗,1999年走马上任水稻管理区副主任,2000年入党,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农业党员。

  2009年,张士奎种植了2600亩地,成为农垦系统的致富带头人。然而,随着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调整、粮价提升,土地日益成为一些农垦职工诉求的热点和焦点。张士奎于2010年让出承包土地600亩,2011年又让出1100亩。有职工替他算了一笔账:等于一年让利给无地、少地职工80万元!

  一次,一位上级领导问他,你不心疼吗?

  “咋不心疼?但谁让咱是共产党员、是干部呢?群众没地种富不起来,咱更心疼。”他说得实实在在。

  “‘党员示范户’都是‘德星’。”牟秀玲介绍说,以德为先,是管理局党委对“党员示范户”设立的一项基本标准,也是党员家庭争当“党员示范户”所必须做到的首选项。如首届“感动建三江人物”、北大荒股份青龙山分公司水稻协会会长梁录,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林秀华,红卫农场第四管理区主任李岩……“他们都是我们建三江的物质文明贡献人、精神文明楷模。”

  百户“德星”是“千里党建示范带”上的明星,璀璨无比。

  党员示范岗:引领在这里升华

  在八五九农场,有一位“示范”专业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提倡办“家庭农场”,他就首次“示范”,自动放弃了“职工”身份,办起了农垦界的第一个家庭农场;当年种地不挣钱,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做“示范”:别人不要的地他要,别人不种地了他赔钱也要种,家庭农场渐渐积攒了一万亩土地。现在种地挣钱了,他又开始了新“示范”:把土地让给了家庭农场职工,有钱大家一起挣——他既坚守在建设“绿色米都”、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岗上,又开始创业在森林旅游、江边旅游、现代农业观光的示范岗上;他既开创了家庭农场+支部的示范性模式,又活跃在创先争优的示范岗上……

  党员、职工称他“总是打前站儿的党员”——他叫葛百林。

  “我们八五九有一个党员先锋群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示范岗位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农场党委书记李建军还特别介绍了两位优秀党员。一位是第一管理区主任穆文亮。他在身患结肠癌的情况下,示范引领管理区投资300万元建成了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人均收入达2万元。一位是社区片警邓功富。7年来,他将一个1200多户、4000余口人的社区“综合管理”得和谐、平安。他全心、细心地为居民排忧解难,成为党员示范岗上的领军人物。

  从建三江全局来说,1000个党员示范岗聚集了12 000多名党员中的精华。这里有全国道德模范、省优秀党员康金环(勤得利农场),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员标兵邵根泽(洪河农场),农垦总局特等劳模、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林秀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宋凤娟,全国农业科学入户先进技术指导员郭文深……

  千位在党员示范岗上拼搏、奋斗的优秀共产党员就像“千里党建示范带”上的千粒珍珠,把建三江广袤的田野装扮得“分外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责任编辑:姚远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