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香蕉枯萎病可控 中国热科院探索出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14-04-1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952

    香蕉枯萎病传染性强、破坏大、很难有效治理,被喻为“香蕉癌症”或“香蕉艾滋”。4月12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担的“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在海口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
    “尖孢镰刀菌”是香蕉枯萎病的病原真菌,该项目将香蕉枯萎病防控作为主要研究和攻克的专题内容之一,首次建立了香蕉枯萎病抗性筛选平台,解决了香蕉抗枯萎病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难题,选育和评价了抗病品种;首创大田病株处理技术,遏制了病害早期蔓延。项目集成了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体系,针对不同生态的区域性特征,提出了“以抗性品种为核心,结合安全种苗生产、安全合理灌溉、生防菌肥合理施用,病株原位灭除,生态覆盖、合理轮作”等综合防控措施,分别在海南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等地的综合试验基地中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枯萎病的发病率控制在5-10%。由此可见,通过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将有效遏制香蕉枯萎病疫情的蔓延,保障香蕉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继2007年“香蕉癌症”之后,近日,香蕉“艾滋病”倍受媒体关注,两个传言导致了两种猜测。首先,香蕉感染癌症或者艾滋病,会不会消失在人类的餐桌和果盘中?其次,人食用了带有病变的香蕉后,会不会感病,影响健康?
     “香蕉癌症”和“香蕉艾滋病”的元凶都为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香蕉土传病害。病原真菌分部在土壤中,由根部感染香蕉,向上扩散到达香蕉假茎的维管束组织。病原真菌能在香蕉根部和维管束组织中大量繁殖,堵塞管道组织,使得养分和水都不能很好的运输,导致老叶发黄,几乎无果采收。枯萎病在多种作物如西瓜、西甜瓜、番茄、辣椒、甘蓝、大豆、棉花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重要毁灭性病害,未出现过因为吃了这些蔬菜、水果而影响人类健康。
    香蕉枯萎病病原真菌产生的毒素是导致香蕉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有人怀疑,人吃了带有毒素的香蕉会不会致病。科研人员专门对染病香蕉各个部分的毒素含量做过研究表明,香蕉感病后,大部分植株都不结果,就算是在挂果后期感染,香蕉体内毒素的含量极低,尤其是果实,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热科院宣传科)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