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二十一:见证农场的变迁

时间:2021-12-24 作者:徐德 来源:内蒙古上库力农场 点击次数:7058

我的家乡上库力农场,坐落在兴安岭北段西麓,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支流的根河畔。上库力是鄂温克语,“口袋”的意思。因农场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较为开阔平坦,形似口袋,故得此名。

1956年3月初,呼和达巴机耕农场成立。全场总人口220人,职工134人,其中固定职工110人。拥有链轨拖拉机等农机具64台(件),牲畜总数782头(匹)。当年总播种面积7500亩,小麦是主要农作物,单产只有30千克。

到2020年末辖区总面积163万亩,耕地60万亩。农场下设9生产队,场直单位9个。全场总户数2236户,总人口5965人,在岗职工1312人。现代农牧业机械1913台(件),机械总动力44726千瓦,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百分之百。上库力农场历经65年的拼搏奋进,已经发展成了大型的现代化农垦企业。作为亲历者,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讲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衣    着

穿衣是生活大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买布用布票,每人一年发二十几尺布票。冬棉夏单,我们这些淘小子,一身新衣服没穿几天,屁股、膝盖就烂了,衣服上补丁摞补丁。“老大穿新,老二穿旧,老三穿个破袄袖”。那时的“平纹”“卡其”“华达呢”等棉布料不结实,不如六十年代后期的“的确良”经穿耐磨,但价格偏贵,买件衬衣需10多元,相当于当时一级农工10多天的工资!

1973年冬,我参军入伍,领到两身“的确良”单衣,穿上这套夏装,甭提有多高兴。那时年轻人结婚,女方除了要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聘礼外,还得要两套“的确良”时装。可见当时人们对“的确良”的青睐。

进入21世纪,人们又返璞归真了,天然的棉、麻、丝、毛等衣料又悄然时兴。“的确良”只用来加工制作军队作训服、蓝领们的工装以及学生军训的制服。

饮     食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1958年,要填饱肚子可是困难事。由于共产风、三年困难时期和还苏联债的压力等,农场工人的口粮,每月从35斤减少到30斤,家属从28斤减少到25斤,食用油每月仅2两,少得可怜。那时每家孩子多,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大白菜、土豆是上等主食,婆婆丁、苣荬菜、苋菜等一些野菜作为副食。由于没有油水,小孩们都骨瘦如柴,成了“大肚子蝈蝈”,肚皮上青筋凸起;那时农作物只有小麦、大麦和燕麦,遇到好年景亩产也就80多公斤。到了1962年,农场职工生活有了改善,三餐都能吃上黑面馒头。国家惠民政策也落实到农场,每户都分有一二亩自留地,用于种植土豆、白菜等。农场还分给每户一头(匹)牛马,作为自留牲畜。

有了宽松政策,职工家庭禽畜养殖业也活跃起来。但是,肉、蛋、奶大部分都舍不得自己吃,卖掉后置换衣帽鞋袜、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孩子的学习用品等,家里来客人桌上有盘炒鸡蛋就很有面子了。

1965年农场购进了四台磨面机,从此职工吃上一、二、三号面粉。但1毛5分钱一斤的一号面还是比较贵的,只有年节才能吃上。大米和杂粮更是稀罕物,妇女坐月子时,凭全国粮票到国家粮店才能买到5斤小米。职工患病有医生证明和粮票,也能买到二三斤大米。

记得1977年,我从部队休假探家,带回来二十多斤大米。全家人可乐坏了,美美地吃了一顿。但仅此一顿,其余的放起来,等来客人和过年用。有一次来了一位本家的大爷,母亲焖了一小锅大米饭待客,主客都盛满碗,弟弟妹妹们都分得半碗,锅里剩的不多。二弟狼吞虎咽吃完半碗饭,又蹭到灶边要盛饭,父亲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吓得他躲到门后不敢出来。

20世纪8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粮票等各种票证逐渐被取消。1982年农场用白面从江苏换回几十吨大米,职工欢呼雀跃争相购买。

进入21世纪,人们讲究吃饱、吃好。粮食种类应有尽有,灶上生着火,突然想吃啥马上去买都来得及。各种禽畜肉类再也不是年节特供了,就连生猛海鲜也不是稀罕物,只要舍得花钱,很快就能吃到嘴里。生活好了,人们也吃出了品位,也吃出了文化。

住      房

我们家是1939年来上库力的老住户。当时200多户的屯子,仅有19户中国居民,大多数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逃过来的俄罗斯人(当时叫苏联人)。中国人有从山东、河北闯关东来到这里的,他们靠给苏联大户人家打长短工维持生计,俗称“吃劳金”。一些富裕的苏联人,居住着七八十平米的松木垛,困难的则住着二三十平米的杨木垛。当时我家住的是近20平米的地窨子,虽然低矮昏暗,冬天却很保暖。一到夏天可就遭罪了,屋内阴暗潮湿,行李家具要经常晾晒。遇到阴雨天就更糟了,草房盖到处漏雨,苦不堪言。1962年,第二批苏侨回国,我家买了间杨木垛仓库翻盖成住房,终于住上了木头垛房屋!到了80年代又翻盖了一次,现在已经闲置多年了。

建厂初期的职工住房,只有土坯房和叉泥房。大跃进时建了南北3座二层大楼,北大楼是当年施工当年居住,这座石头墙红瓦盖的百米大楼,创造了大跃进速度。各生产队也都建了十几家一栋的石头趟房。1966年建起一栋832平米的职工俱乐部,是建场十周年的标志性建筑。90年代中期,又时兴起俄式松木垛。铁皮盖、大玻璃窗及现代风格的室内装修,凸显出农场人的经济实力!

2007年农场职工集资新建住宅楼。当年竣工3栋,72家入住。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新楼逐年建起,60至110平米不等,至2017年共建设35栋新楼,彻底改变了农垦人的住房条件。

出    行

建场初期,出行是一大难题,出门办事或是走亲访友,开“11号车”行百八十里路是家常便饭。遇急事时向苏联乡亲借一辆四轮马车或一张马爬犁,便是最快捷的出行方式了。若是去海拉尔等地,只能搭乘拉脚儿的车辆,一行十几二十几辆马车,起早贪黑3天才能到海拉尔,可见出行之难。

那时农场只有1台苏联产的汽车,轮式拖拉机6台,主要担负物资运输。大部分运输靠牛马拉的木制四轮车和爬犁,每个生产队也有几挂4匹马拉的胶轮大车。1958年以后,农场逐渐添置了国产“解放牌”汽车。但道路状况糟糕,海拉尔至额尔古纳旗三河镇300百多里,路况基本都不太好。有的路段一到春季泛浆、夏天雨季泥泞不堪,冬季又常常大雪封路通不了几天车,客运汽车更是难得几个正常班次。

1974年黑龙江农垦总局给农场调入一台嫩江产大客车,出行难问题才有所改善。汽车队运输车和油罐车到海拉尔运货,经常是链轨拖拉机前面开路,推土机后面护送。上库力到拉布大林20公里就得走一天,陷车是常事,防滑链、钢丝绳也是行车的必备品。

1988年,农场逐年购置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筑路机械,开始场部至各生产队的公路网建设。经过10多年艰苦奋战,完善了10个生产队115公里沙石路网格化建设,田间道也得以修缮,运粮难问题彻底解决。

2008年政府投资修筑了屯内水泥路。2009年上库力至拉布大林8米宽的柏油路通车。2015年海拉尔至根河市省级双向四车道公路全线贯通,上库力至前进村约25千米的水泥路也通车。如今,家乡的道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

进入21世纪,职工从90年代的摩托车代步,逐渐换成了小货车和小客车。仅2010年就购进私家机动车300多台,职工生活水平可见一斑。如今出趟门儿,油门一踩百八十公里也就1个多小时。遇到节假日全家游山玩水、探亲访友更是“抬腿之劳”。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