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曾经是一个以煤矿为主的工业乡镇,采空区面积较大,近十年来,乡党委政府逐渐引导群众走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之路,逐年发展起来的4.5万亩芒果产业,如今已经成为了全乡的经济支柱产业。特别是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着力解决芒果“喝水”难的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由此,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丽的遐想!
采空区的芒果,“喝水”难
以煤矿为主的工业乡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地下水漏得快,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一般都会较为困难。在太平乡,也是如此。
2月28日,乡农办主任郑周奎介绍说,近10年来,乡镇领导意识到必须要把农业发展好才是“硬道理”,因为停产和关闭的煤矿越来越多,农民要长久地生存、发展,还得最终依靠土地,依靠发展好农业。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清华说:“逐渐解决好采空区上的2.5万亩芒果‘喝水’难,就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敢于担当的角度来说,这几年我们的干部是下了工夫的,正在啃这个‘硬骨头’!”
太平乡的芒果“喝水”难,究竟有多难?
郑周奎介绍说,4个村的采空区幅员面积达146平方公里,种植的芒果面积有2.5万亩,有四成芒果树是盛挂果树。采空区上居住了6700余人,人畜还要喝水。“2018年,下雨少,乡政府要专门组织人拉水,解决人饮问题就拉了200多车,每车8方,每车的费用是400元!在2017年,干旱厉害,仅拉水就拉了800多车!”他还说,按照现在的芒果用水需求量,全乡每年最低还差300万方水。
村民王朝雄说,2017年5月份,看着自己芒果地里拳头大小的芒果,因缺水而纷纷掉在地上,心都碎了!“不瞒你说,大家的心,都在哭啊!”在采访时,他这样说。
四个办法,解决“喝水”难
乡长陈清华说的干部要敢于担当啃“硬骨头”,带领群众解决芒果“喝水”难的突出问题,办法究竟有哪些呢?在采访结束后,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是信心问题。乡和村的党员干部带头,不等不靠努力有所作为,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芒果“喝水”难的问题,逐年都有明显好转。
革新村老支部书记石正华说,近三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区、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党员的带头努力下,解决这个问题上发生的明显变化,干部群众的心因“水”的问题,更加统一在一起了。“要带领群众干事情,充满信心是第一位的,干部带头有信心,群众才会逐渐有信心把问题解决好,芒果才会变成‘信心果’,‘致富果’!”
在谈到“信心果”,“致富果”这个话题时,群众柯井华说:“我听老石书记的,我跟着他走,发展好芒果,我有信心!”
还有三个办法是啥?
第二个是用工业措施节约水。以往芒果地用水,主要是经过水渠来浇灌,如今改用管道放水,仅此一项就减少损耗三分之一左右,还能增加浇灌面积。还有就是逐渐改漫灌为滴灌,也能提高水的利用率!
第三个是采用较为科学的农业措施节约水。根据海拔高度,因地制宜科学进行品种改良。椰香、红贵妃、攀研等品牌的芒果,对水的需求量不同,成熟的时间也不同,需要的海拔高度也不一样。
“根据某块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近4年来,采空区上的芒果树品种已经改了三分之一的面积,群众的积极性是很高的!” 据郑周奎介绍,以后还将逐渐推广保水剂、树盘防渗漏膜。
第四个办法,就是整治6座小二型水库、6座山坪塘,打小水窖水池900余口、架设水管40余公里,已经推广滴灌面积1.36万亩。开源节流,减少跑冒滴漏,近三年来,靠这个办法,全乡每年能节约水30余万方。
“让大家都走在希望的原野上!”
2020年,太平乡的4.5万亩芒果产值共53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在采空区上有2.5万亩芒果,仅有四成是盛挂果,产值2300万元,采空区上有6700人,仅此一项住在采空区上的群众,人均收入是3400元左右。
近三年来,有36户贫困户通过党委政府帮助、自身努力发展芒果产业,已经彻底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48岁的张忠福是太平乡灰嘎村村民,2020年底被评为全区“脱贫致富标兵”,如今张忠福一家四口住上了小别墅,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希望!“我的50亩芒果,逐渐有了水的保障,近3年的收入共40多万元。虽然都拿来还账了,但是我家住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别墅喽!” 谈到未来的好日子,张忠福和妻子贺明兰的脸上,可谓是笑开了花。
2014年前,张忠福主要是在煤矿打工挣钱,苦不说,还有危险。“现在看来,听支部书记张星晨的劝告,发展芒果,这条路是走对了的!”
其实,在太平乡像张忠福一样,之前靠在煤矿打工,自己买车搞运输的人,还很多很多。但是,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近10年来,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放弃了这条路,而选择了回家种芒果。
乡党委书记陈彬说:“如今,全乡的9个煤矿只保留了3个,其他的都关闭停产了。保留的三家中一家是未生产的僵尸企业,一家是扩能待转入建设性矿井,一家为正常生产矿井。但因国家政策调整,三家煤矿企业预计在较长时间内均不能投入正常生产。实践证明,早引导群众走产业转型之路,这个决策是对的!当然,继续解决好芒果‘喝水’难的问题,还任重道远!不过,只要有担当精神,就总会有办法的!”
灰嘎村党员、村用水协会会长李天发这几天忙得很,他正在挖一口大鱼塘,准备打造一个农家乐!他说:“我55岁了,乡党委政府在解决水问题上,办法多,成效好,我们很满意!带头发展好第三产业,也是我该干好的事情!”
太平乡革新村党员、攀枝花市泓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正明,也是走转型发展之路的典型。2014年他就回家种植芒果,学习养猪。如今他养了2000余头“巴马香猪”,合作社的30亩芒果已经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果”“致富果”。他说:“借助乡党委政府正在打造‘马鹿山生态园’的契机,我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更加美丽的希望!因为,用水难的问题,已经明显改善了!”
家住红岩村半海组的王启军,家有60亩芒果,如今他有大小水池、水窖17个。“今年有1000方水了,比以前好多了!村党支部书记吴世军喊我搞林下种植养殖,今年效果好!看嘛,种植苜蓿草,保水不说、还是一种好饲料,林下养鹅,还能增加肥料,一举几得!这种苜蓿草的花很好看,这几天来看的人还比较多,明年再买100斤种子来撒!我就想让大家都走在希望的原野上!”
“让大家都走在希望的原野上!”60多岁的王启军的这句话,给笔者很多启迪和遐想!
是啊,在采空区上发展芒果产业,逐渐解决好“喝水”难的问题,只要干部群众一条心,不等不靠齐努力,对走好产业转型和推进乡村振兴之路,群众就会更加有信心!广大群众对“让大家都走在希望的原野上”的这个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底气!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