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垦经济 > 产业经济

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时间:2024-03-01 作者: 尹成杰 来源:微观三农 点击次数:110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乡村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进入了新阶段。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二是乡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是乡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显加快;五是乡村文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六是乡村产业进入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阶段。但还应看到,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二是一些地方乡村产业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低;三是一些地方乡村产业既缺乏规模又缺少特色;四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特别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五是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因此,应进一步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大力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和提升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时代农业大国乡村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加快发展和提升乡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要抓住乡村产业这个基础,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发展和提升乡村产业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举措。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夯实农业及乡村产业基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的内在的必然要求。提升乡村发展产业水平,才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条件。只有抓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重大举措,才能以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为中国式国家现代化打牢根基。

发展和提升乡村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乡村产业发展和提升,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动力源。产业具有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开辟税源、兴农富民功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才能持续壮大富民产业,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同时,也只有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才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促进共同富裕的实事。

把我国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一是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牢固树立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以产业立农强农,以产业联农带农,加快促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把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贯穿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之中,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二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的核心任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粮经饲统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首先要发展和提升粮食产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耕地保面积,主攻单产,大面积提高单产,力争多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大力发展大豆油料作物,打好大豆翻身仗。同时,要发展饲料作物,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提供饲料来源。农林牧渔并举。要树立大食物观,促进各类产业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发展和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加销贯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发展智能化、清洁化精深加工业,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成加工产业园。农文旅融合。要把农文旅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同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结合起来。实行乡村农文旅产业一体化,加快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实施乡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三是加快发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挖掘农业多功能性和乡村多元价值以及培育乡村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是农业结构和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是提升产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我国设立了300多个特色农业优势区。特色农业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推进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提高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要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一县一业一特的发展格局;要突出特色和优势,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大力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根本目的。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进步为支撑,补短板、强弱项、树品牌、延链条,在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这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根本指引。绿色发展是现代乡村产业的底色,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认真贯彻“两山”理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产业。要绿色兴农、绿色兴产,促进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行资源投入减量化循环化再利用,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坚持产业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建立健全绿色扶持政策,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项目、绿色技术的扶持力度。

二是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突出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形成发展新动力、新活力、新业态的重要路径。要统筹县乡村产业发展,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产业互联互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三产互补、动力叠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功效,要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路径。有的地方是农加、农食融合,实行“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企业”,或“农业经营主体+订单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企业”;有的实行农产品加工企业或食品企业与乡村多要素多元化融合,乡村产业与金融工具融合。实行乡村农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县域产业融合,搭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平台和纽带。推进城乡资源要素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三是坚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这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国际国内发展规律表明,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供求基本平衡时,必须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具有“以加代储”“以加促销”“以加开发多元食品”“以加带农补农”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餐桌消费能力的平衡器,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调节阀。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促进原料农业向产业农业、财富农业的转变。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促进就地就近转化增值,推进农产品加工设施改造提升,支持区域性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发展智能化、清洁化精深加工。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扩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及食品产业的综合功能,增强带动农业及其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四是坚持加快乡村产业科技创新。这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有力支撑。科技创新是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是提升乡村产业质量,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加快乡村产业科技进步创新,以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乡村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强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要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数字乡村产业,改善乡村产业管理,提高乡村产业科技含量。

五是坚持培育县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这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动力。大力提升发展乡村产业水平,应注重抓好县城和乡镇产业。县城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是城乡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是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有力支撑,县城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一些产业发展快、基础好的县城基本具备产业发展聚集功能、辐射带动乡村功能、要素配置供给功能、民生需求服务功能、生态宜居宜业功能以及城乡村融合功能。要加快发展县城产业,从县城的产业基础、资源特色、人口结构等条件出发,瞄准市场,突出特色,确定主导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要抓住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县域乡村产业作用,促进县域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要培育县域现代产业集群,打造安全稳定的全产业链。要把产业链留在县域,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扩大县域农民就业,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六是坚持树立和创新农业及产业品牌。这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并指出,要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树立和创新农业及产业品牌,这是提高农业及产业竞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打造农业及其产业的金字招牌,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品牌。推进农业及其产业品牌创新,要把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农耕文化同现代科技要素结合起来,既赓续我国优秀农耕文化底蕴,又提高现代科技元素含量,把传承和创新统一于农业及其产业品牌创建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内外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的重大变化,不断探索提高农业及其产业品牌与新消费、新营销、新流通的适应度和适需性。要提高农业及其产业品牌的质量,实施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推进农产品及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地标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要创新和延长品牌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生产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通区域品牌、地标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文化品牌、营销品牌的协调融合发展路径,提高品牌的整体规模效应。要大力提高品牌农业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组织创新,提高农业及产业品牌的溢价能力。

(作者系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