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从英雄模范事迹中汲取“信心之力”

时间:2021-07-24 作者:周卓灵童 来源:广垦橡胶 点击次数:58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点赞英雄模范精神(以下简称英模精神)。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范用智慧、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谱写了无数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着眼于广垦橡胶的发展史,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橡胶英模们,披荆斩棘、执着坚守、不辜负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让天然橡胶产业在广袤的南粤大地根深叶茂,才有了广垦橡胶在海外的海阔天空。

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

近日,广垦橡胶党委召开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布置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和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署,对集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上强调,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也对“学史增信”有了新的认识。笔者认为,放眼于集团,“学史增信”正是要求我们要在学习英雄模范的历史事迹中,进一步坚定广垦橡胶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心,鼓起广垦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气神,凝聚实现“全球知名跨国橡胶产业大集团”目标的强大合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广垦橡胶集团“十四五”新征程。

传承老英模精神,永葆“为国种胶”初心使命

吃,萝卜干、盐水、野菜;住,夜睡草棚,竹片窝铺,露宿而眠,劳,小雨当出汗,大雨当冲凉。这是上世纪50年代,老广垦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

1951年,由于橡胶在军用和工业上的重要作用,为了摆脱对外国进口橡胶的依赖,中央创办华南垦殖局高雷分局,着手策划开发雷州半岛。在这片土地上,那些已经打了十几二十年仗的老革命,拖着伤残的身躯,带领战士和民工,在如此状况下,胜利完成了1952-1953年夏季的大开荒,为垦区创业奠

场干,死了就埋在橡胶树下”“一滴胶水千滴汗”的豪迈誓言。

不忘初心使命,方能行稳致远。在英雄模范事迹中,我们应汲取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的革命斗争的精神力量,应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于“为国种胶、产胶和供胶”的使命内,应共同回望“突破北纬十七度”史诗,共同去奔赴,去绘就“在海外再造一个广东农垦”的新画卷。

争当英雄模范榜样,夯实奋斗信心

争当英雄模范榜样,夯实奋斗信心。知识青年、高知分子、科学专家.......上世纪7、80年代是垦区建设如火如荼时期,大批城市青年追随叶剑英“到北纬22度来站队”的号令,为“屯垦戍边”建设祖国国防战略物资橡胶事业。他们肩扛锄头手持砍刀,起早贪黑地上山砍岜、挖橡胶穴。为了赶进度,他们干脆用炸药炸树头,炸出橡胶穴,然后定植胶苗。有些青年由于去挖“死炮”(也叫“瞎炮”),被炸断手脚,也有人被炸瞎了眼睛,个别的还牺牲了生命。

毋庸置疑,广垦有如今的业绩正是广大农垦职工整整两代人,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而创建的。

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一个时代英雄模范的使命与担当。弘扬英模精神才能凝聚正能量。我们要在英模事迹中,汲取时代楷模胸怀大局、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精神。把弘扬时代楷模新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不断凝聚发展正能量,激励引导全集团橡胶人在闯关夺隘中开新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新颜。

新时代新英雄,汇聚发展新力量

致敬英雄楷模是为了更好地积聚实干动能。2005年,广垦橡胶进入“走出去”发展新阶段。16年海外创业,广垦橡胶已经在7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成立了50余家天然橡胶种植、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外企业职工总人数近万人,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硕果累累,源于对英模精神的传承。

甘学德,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便被派往马来西亚广垦橡胶(婆联)公司工作,在交通不便、水源不够,食材不新鲜的原始森林扎根奋斗,种下4万多亩胶林。该项目更是被当地政府评为最高等级A+级;爱岗敬业典范陈峰,用两年的时间将同林公司从弃管状态蝶变为干胶产量 195吨,木薯930 吨,黄豆20吨的集团生力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庭,主动放弃回国工作、与家人相伴的机会,在海外潜心开展橡胶技术研究,实现了集团在橡胶原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

“橡胶是我们的使命,正是这份使命感让我们坚持坚守。”这是甘学德在获得“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中的获奖感言,也是无数个他们在海外坚守老广垦人那份英模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增信”不是机械地回顾历史,而是要在研读历史中见贤思齐,力学笃行。“学史增信”就是让我们在致敬英雄模范,赓续英模精神中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怀着老广垦人的那份初心去描绘出新时代橡胶人更有广度、高度和温度的“一带一路”合作新画卷。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