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垦60年:共青城——青春铸就辉煌

时间:2009-08-10 作者:张东伟 刘照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次数:4000

 
毗邻鄱阳湖的共青城,有52公里湖岸线,素有“鄱阳湖畔的明珠”之称。(资料图片)

  53年,对于一个城市的历史来说显得那么年轻。这里,曾经是满目荒芜、蓬蒿遍野、荆棘丛生、钉螺密布的湖滩荒丘,从1955年10月第一批98名上海青年志愿来这里垦荒,到如今人口达12万的现代化城市;从当年仅有的一条黄土路,到如今一条条水泥与沥青大道平坦宽阔、四通八达;从垦荒队员手工搭建的茅草棚,到如今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新型住宅小区……追忆往昔,江西共青城的历代建设者们禁不住感慨万千。他们无比欣慰的是,这颗“鄱阳湖畔的明珠”,经过半个世纪的精心培育,已在祖国大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一九五五年十月,上海各界人民欢送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九十八名队员奔赴江西。(资料图片)

  从大上海到鄱阳湖畔

  共青城经济开发区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昌九工业走廊中部。半个多世纪以来,实现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再到共青城的历史演变。而这一切,当年那一批热血青年都是最好的见证者。今年7月,在共青城青年之家的一间会议室里,几位年已七旬的老垦荒队员聚在一起,激动地回忆与讲述了50多年前那一段沧桑岁月。

  今年75岁的陈家楼,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一讲起当年的往事,就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1955年4月,团中央向全国青年发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当杨华率领着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在北大荒土地上挥洒汗水的时候,这位名叫陈家楼的上海青年再也坐不住了。同年9月,在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办公室,21岁的陈家楼慷慨陈词:“我们不能坐在家里等国家分配工作,应该组织起来去边疆开荒。如果有1万人动手垦荒,几年后就能建成一座新城!”陈家楼随后向全市青年发出倡议:“不怕边疆路程多遥远,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远征决心;不怕边疆风雪多寒冷,也吹不冷我们的劳动热情。”一石激起千层浪,仅一周的时间,上海团市委就收到了万余封申请书。一个月后,作为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副队长,陈家楼与首批98名垦荒队员一道,唱着《垦荒队员之歌》,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鄱阳湖畔的米粮铺九仙岭下。共青城的历史便从此拉开了帷幕。

  艰难的岁月

  “那时候到江西垦荒是分批分期来的,仅我们第二批一个船上就载了500多人,第三批人就更多了。” 作为1955年12月赴江西的第二批垦荒队员之一的蒋桂珍,也已72岁高龄了,提起往事她仿佛历历在目。蒋桂珍是家里的独生女,离开上海的时候还不到19岁。她回忆说,从上海出发要先坐船,再坐着“没有座位、没有窗户”的“闷罐子”火车到德安县,之后的100里路就全靠双脚走了。“那时候,我们这些分到山里的垦荒队员是最苦的。”蒋桂珍说,“当时来的知青都是分配在德安附近的几个乡镇,有的地方是真正的深山老林,晚上睡觉甚至可以听见屋外野兽走路的声音……在山里,老虎、大蛇都有,没有鞋穿,走路‘打赤脚’,有时可以感觉到蛇从光脚上爬过。回到家里要自己做饭,可是没有菜吃,有的时候连辣椒都没有,就拿盐水泡饭吃。水要到1里甚至几里地远的河塘去挑,城市来的女青年力气小挑的少,可是每天吃的用的洗的都是这些水。挑来的塘水很脏,必须要拿明矾‘打’一下,待水清了,舀起来就喝。那时候一个月只发8块钱,油盐酱醋、生活用品都要花钱买,还要节约一点到过年的时候从老乡那里买点肉打打牙祭,而衣服只能从上海寄来。”

  “下地开荒,地里的茅草比人还要高,一天到晚都在挖,手上都是血泡。到了插秧时节,腰酸腿疼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蚂蟥和牛蟥。刚开始大家没经验,蚂蟥粘在身上就用手拉,结果越拉它越使劲往里钻。老乡就说:‘你不要拉,你打,一打就下来了。’可牛蟥更厉害,个头比手指头都粗,一旦钻进去打都要打几分钟才能掉下来,它们个个都吃得饱饱的……”

  蒋桂珍和她的同伴们在这片土地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从1955年到1990年的30多年间,她只在1961年回过一次家。“我妈妈去世都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青年人创业创新的旗帜

  听着“老垦”们讲述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感慨不已。怪不得人们常说,共青城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一部不懈奋斗的历史。“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创业。今天的共青城,流行的“方言”是普通话;走进建设工地随处可见的城区,你仿佛能看出前些年深圳特区的影子;但不同的是,就像“共青城”这个地名所展现的,这里处处透示着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与生机。

  走在今日的共青城,从鄱阳湖吹来的缕缕清风扑面而来。富华山景区(胡耀邦陵园所在地)松柏苍翠,风景宜人;庐山国际高尔夫球场绿草如茵;整饰过的鄱阳湖湖滨,犹如一幅“天然去雕饰”的画图。近几年,共青城先后被评选或命名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等,并且成为九江优秀旅游城市的一个亮点。在这众多的美名背后,蕴含着全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后,共青城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文化旅游、教育与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各项经济指标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城市面积扩大了3倍,建成区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全市基本实现了从艰苦创业到开拓创新,从农垦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农村城镇到新型城市的跨越。

  2008年7月以来,共青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新机遇。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等领导同志,纷纷深入共青城视察调研、现场办公。苏荣要求共青城实现跨越式崛起,打造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亮点和江西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建成一个拥有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实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共青城时的重要指示:“要把我们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

  进入2009年,前来共青城投资考察的客商是上年同期的2.1倍,签约和开工的项目是上年同期的3.3倍。1月至6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5%。“共青城作为中国青年人的一面旗帜与创业创新的平台,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化、低碳化城市迈进,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谈起今后的发展,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党委书记李晓刚信心满怀地说。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