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世界热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简讯[2016]第0402

时间:2016-04-0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156

【生产动态】

ANRPC:今年1季度泰国产销表现抢眼 中国产量降幅较大 

    据ANRPC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1季度,成员国天胶各项指标均有较好表现。其中,产量同比微增1.8%,出口增长7.7%,进口增9.9%,消费增1%。
    今年前3个月,只有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天胶产量实现了增长;其中泰国增速达7%。而中国天胶产量同比下降38%,是降幅最大的一个国家。
    相比之下,泰国1-3月的出口表现更好,增幅达到14.9%,印尼也有7.3%的增长。越南、马来西亚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报告还显示,主要国家的天胶库存进一步下滑。其中泰国天胶库存较上月减少8万多吨。(来源:中国橡胶贸易信息网,2016-04-06)

菲律宾:干旱使原糖产量下降6% 

    据菲律宾商业世界,SRA表示由于持续了一年多的干旱菲律宾原糖产量下降6%。SRA的一个声明指出,截至3月20日,该国原糖产量达到186万公吨,产量同比下降6%。部分非官方数据显示,截止3月30日产量为194万吨。SRA管理员Regina S. Martin在较早的一个消息中称食糖产量的下降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
    去年,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警告说,这次由厄尔尼诺引起的强烈干旱期将比1997-1998年那次持续更长时期。
    对于本作物年度,菲律宾预计将生产214万公吨食糖,比2014/15作物年度记录的232万公吨少8%。(来源:农产品期货网,2016-04-05)

湖南去年茶叶产量达19.8万吨 茶园面积达203万亩 

    据了解,2015年,湖南省茶园面积已达到203万亩,产量19.8万吨,加工销售各类茶叶47万吨,出口茶叶4.5万吨,出口创汇突破1.5亿美元,茶业综合产值达到580亿元。湖南省将着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20年,将扩面、低改、提质各100万亩,新增产值700亿元,通过打造优质种苗、优质基地、优质产品和优质品牌,促进茶叶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来源:长沙晚报,2016-04-08)
    
【贸易动态】

英国香蕉进口创新的记录 

    在过去十年里,几乎每年英国香蕉进口量都破记录,是欧盟国家中进口香蕉量最多的。每年人均香蕉消耗量为40磅(18.14kg),二十年里香蕉进口量翻了两倍多,从1995年的47.8万吨到2015年的116万吨。
    散装香蕉的低价削减了连锁商店的利润,甚至最便宜的苹果价格都几乎是香蕉的两倍。
    过去二十年里,英国香蕉产业的两个主要趋势是:拉丁美洲香蕉进口增加,向风群岛进口量暴跌。截止到2015年,拉丁美洲香蕉占英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同时向风群岛进口量不到1%。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这种情况是截然相反的。
    最后,虽然英国是欧洲最大的香蕉市场,但是也是最矛盾的市场。英国可能是认证水果需求量最高的国家,但是却是全球主要消费国中价格最低的。(来源:第一食品网,2016-04-07)

水果出口到印尼将面临挑战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苹果和梨的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到印尼的新鲜梨占总出口量的23%,苹果量占7%,然而,2015年印尼农业部发布了4号条例,对进口到印尼的新鲜产品设置了严格的准入壁垒和复杂的入境手续。
    由于这项规定包含了水果,如苹果和梨,专家表示新条例的实施加剧了中国市场梨和苹果价格下滑的局面。
    目前,80号河北梨中等质量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年总出口量同比下降43%。富士苹果出口量下降10%,年总出口量同比下降58%.
    据报道,某些河北水果出口公司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市场都来自印尼。(来源:第一食品网,2016-04-07)

厦门快速验放台湾水果 第一季度进口量破万吨 

    获悉,2015年4月21日自贸区挂牌以来,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3020批次,重量3.70万吨,货值5689.4万美元,同比增长56.6%、90.7%、110.7%。2016年第1季度进口台湾水果975批,重量13479.5吨,货值2279.1万美元,同比增长30.5%、61.1%、69.6%。
    厦门检验检疫局抓住建设自贸区的机遇,积极改革创新,首创台湾水果快速验放模式。对自贸区进口台湾水果24小时人等船随到随检,优先查验、优先送样、优先检测的快速验放模式,相较其它进口查验模式可节省时间2-3天,得到了进口商的普遍欢迎。(来源:厦门网,2016-04-08)
    
【市场动态】

ANRPC:天然橡胶将供应短缺 

    据外媒4月5日消息,油价大跌、需求较预期低迷和全球股市疲软令天然橡胶价格下跌,这料会导致种植园的新播种放缓,到2020年以后,供应料趋紧。 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秘书长SheelaThomas近日称,报告显示大量库存高企仅是纸上谈兵。 Thomas称,中国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中国橡胶消费量占全球约40%,其中80%需要进口。在经济状况和橡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中,人民币贬值和复合橡胶的新关税政策等因素对全球橡胶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2015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小幅降至1180万吨,低于全球消费量1190万吨。 Thomas补充称,农户发现很难去判断合理的产量。他们将寻求政府的帮助。(来源:中国橡胶商务网,2016-04-06)

分析师预计3月底棕榈油库存为195万吨 

    外媒4月5日消息:下周一(4月1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将要发布3月份的官方产量、出口以及库存数据。
    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师们平均预计3月底棕榈油库存为195万吨,比2月份减少10.3%。
    3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预计为113万吨,比2月份提高8%,但是仍然是2007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因为厄尔尼诺天气导致棕榈油产量下滑。(来源:油脂论坛,2016-04-06)

木薯减产引发相关食品价格高涨 

    据加纳门户网站“加纳网”4月7日报道,因降水偏少,干旱时间较长,全国范围内木薯大面积减产导致加纳这一主要粮食作物,以及以木薯为原料的当地传统美食Fufu和Plantain的价格飞涨。作为木薯减产的重灾区,加纳阿善堤地区当地居民和小餐馆对木薯价格一路攀升怨声载道。木薯也是加纳低收入阶层维持生计和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一大袋木薯的价格已涨到100塞地。(来源:驻加纳经商参处,2016-04-08)     

调减一批农业低效产业 甘蔗种植3至5年内将退出海南 

    近日从海南儋州召开的全省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现场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海南省要努力实现亩均纯收益低于600元的产业、产品基本退出的目标,今年要实现调结构转方式首战告捷。
    目前,海南省高效产业(产品)的比重还较低,以种植业为例,全省种植业面积超过10万亩的产业有13个,但从综合效益上看,亩均纯收入1000元—5000元的产业仅7个,亩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就有6个,包括甘蔗、橡胶、水稻、番薯、花生、椰子等。亩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的产业种植面积达600多万亩,占种植业播种面积的50%左右。
    海南省将抓好传统低效产业的调减,确保甘蔗种植3至5年内基本退出,2016年要调减15万亩以上。按照“合理布局,稳定产能,适度改种,提升效益”思路调整橡胶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建设400万亩高标准核心胶园,并适度改种老残胶园和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效益。大力调减普通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优质稻、特种水稻的比重,5年内推广优质稻面积100万亩以上,优质稻比重达70%以上。合理调整畜牧养殖规模与品种结构,要适度控制生猪饲养规模在600万头左右,不超过环境承载量,积极发展牛羊、禽蛋等市场需求不足的产品。
    生态循环农业是海南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海南省将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十大工程,推进化学投入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据悉,海南省将采取肥水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措施,把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降下来,“十三五”期间力争化肥、农药分别减少20%、30%。
    同时,“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创建10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着力培育100家骨干加工企业,推动加工企业向加工园区集中,力争“十三五”末,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电商队伍,扩大网上销售,今年线上销售额力争突破100亿元。(来源:海南日报,2016-04-08)
    
【质量安全】

水果蔬菜成为美拒绝进口通报主要内容 

    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水果、蔬菜相关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2005年至2013年)拒绝进口(IR)通报的主要内容,紧随其后的是水产品/海产品、调味品等。
    单独产品拒绝入境具体占比情况依次如下:水产品类占拒绝进口总数的20.5%;蔬菜及其制品占16.1%;水果及其制品占进口10.5%;调味品及其盐类占7.5%;糖果(不含巧克力成份)及口香糖类占7.2%。
    其中,污染异物问题是水产品、果蔬制品拒绝入境的首要问题;蔬菜类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调味品主要问题是沙门氏菌污染;糖果类主要问题是色素添加剂。
    排在拒绝入境通报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墨西哥、印度和中国。(来源:厦门WTO工作站,2016-04-08)

欧盟拟放宽青葱等产品中唑嘧菌胺的最大残留限量 

    2016年4月6日,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放宽青葱等产品中唑嘧菌胺(ametoctradin)的最大残留限量发布意见。
    据了解,依据欧盟委员会法规(EC) No 396/2005第6章的规定,比利时收到一份申请,要求修订唑嘧菌胺在青葱等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了协调高唑嘧菌胺的使用,比利时建议对其残留限量进行修订。
    依据欧盟委员会(EC) No 396/2005第8章的规定,比利时起草了一份评估报告,并提交至欧委会,之后转至欧洲食品安全局。
    欧洲食品安全局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后,做出如下决定:
产品代码          产品种类          现行MRL限量(mg/kg)    拟定MRL限量(mg/kg)
0220040    青葱、绿葱、威尔士洋葱         0.01                    5
(来源:厦门WTO工作站,2016-04-08)

加拿大拟修订嘧菌环胺、嘧菌酯和阿维菌素的最大残留限量 

    2016年4月4日,据加拿大卫生部消息,加拿大卫生部发布PMRL2016-09至PMRL2016-011号通报,有害生物管理局提议修订嘧菌环胺(Cyprodinil)、嘧菌酯(Azoxystrobin)和阿维菌素(Abamectin)的最大残留限量。具体如下:

 

【农情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对非洲造成严重打击 

    日前,肯尼亚主流媒体《东非人报》发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执行主任的署名文章,称厄尔尼诺现象对东、南部非洲造成巨大影响,非洲正经受着35年以来最严重干旱。文章指出,目前已有近100万儿童严重营养不良,需要接受紧急救助。非洲各国情况不容乐观:埃塞尔比亚近1000万人口受旱灾影响,43.5万儿童严重营养不良;马拉维近一半5岁以下儿童严重营养不良;津巴布韦受灾儿童数量达15年以来最高峰;莱索托严重缺水,威胁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生存环境;南非旱情严重,玉米价格暴涨;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预计将颗粒无收。而东部非洲洪水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坦桑尼亚12000人罹患霍乱。
    许多非洲国家可用资源已近枯竭,急需国际救助。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仍远远无法满足各国需求。如津巴布韦、斯威士兰和莱索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援助。虽然世界很多地方都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但目前非洲应排在首位。(来源:驻肯尼亚使馆经商处,2016-04-06)

广东珠海斗门检验检疫局全国首次截获苹淡褐卷蛾 

    近日,珠海斗门检验检疫局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鲜葡萄中检出蛾类死虫,经珠海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鉴定为苹淡褐卷蛾,该虫为我国首次截获。
    苹淡褐卷蛾隶属鳞翅目卷蛾科,对水果和花卉具有严重危害。该虫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50多个科120个属1000多种植物,喜好菊科、豆科、蔷薇科和蓼科植物,严重危害葡萄、柑橘核果类作物。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啃食果实表面或蛀入果内危害,严重爆发时,对果实的危害率高达85%。该虫随寄主植物果实或苗木进行远距离携带传播,因此,在现场检疫时,检验检疫重点检查寄主植物叶片和果实表面是否有卷叶、虫道和虫粪等危害状,防止该虫随带虫寄主植物传入我国。(来源:中国国门时报,2016-04-08)

我国口岸首次截获危险性植物病原菌 

    日前,天津检验检疫局动植与食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从澳大利亚进口燕麦中检出一种病原菌,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专家确认,为密执安棒形杆菌花叶亚种。该病原菌为我国口岸首次截获。  
    密执安棒形杆菌花叶亚种属于棒形杆菌属,而棒形杆菌属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之一。密执安棒形杆菌花叶亚种主要危害小麦,引起小麦细菌性花叶病,对大麦、燕麦、黑麦、甜玉米等能够潜伏侵染,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有病害发生报道,在澳大利亚和我国均没有分布的报道。  
    国际农产品贸易和国内种子调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植物检疫是防止病害传入的重要手段。(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6-04-06)
    
【管理动态】

尼日利亚第二大非石油出口产品-腰果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据尼日利亚《抨击报》4月1日报道,尼全国腰果协会主席兼非洲腰果联盟协会副主席拖拉先生对媒体表示,腰果是继可可之后尼第二大非石油出口产品,去年出口收入3亿美元。腰果可加工成果仁、果汁、果油等多种产品。加纳年产腰果5万吨,现有14座加工厂,加工能力可以达到7万吨。尼年产腰果16万吨,但加工能力不足10%。拖拉敦促政府推动腰果业发展,在各州共计建设200座小型加工厂,一个小型腰果加工厂需要2.5亿奈拉投资,总投资需要500亿奈拉,可以年加工腰果30万吨。根据腰果协会拟定的发展蓝图,尼还应投资106亿奈拉,栽种5304万株果树,在此后50年内即可年获得回报1020亿奈拉。腰果协会期望在2016-2019年间,腰果生产能力从16万吨增加到5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70%。(来源: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2016-04-07)

罗马尼亚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业发展 

    3月22日,罗马尼亚农业部部长阿希姆伊利梅斯库会见了奶牛养殖农场主协会主席、山羊养殖农场主协会主席和农业支持联合会的代表,讨论了牲畜养殖农场主协会和合作社直接接受政府补贴的办法及牲畜养殖农场主协会临时使用租赁草地的可能性。
    为加大吸收欧盟农业基金支持,3月23日,罗政府出台了临时财政政策。罗政府将于2016年拨出36亿列伊,用于垫付支持农业项目资金。项目执行完后,上报欧盟审核,再将垫付款交还罗政府。(来源:驻罗马尼亚经商参处,2016-04-06)

非发行向马拉维提供3500万美元旱灾援助 

    据马拉维《每日时报》4月7日报道,非发行(AfDB)行长阿肯武米·阿得辛那于昨天结束对马两天的访问,承诺向马提供3500万美元旱灾援助(用于紧急援助、快速反应、食品安全项目的资金分别为100、700和2700万美元)。近期非发行宣布对今年遭受特大旱灾的14个东南非国家提供5.49亿美元紧急和中长期援助,马拉维为受益国之一。阿得辛那表示,非发行将大力支持马拉维应对社会经济挑战,帮助马拉维加强能源、农业发展和基础建设,尤其是转变现有农业模式,实现粮食安全。但对于穆塔里卡总统曾提出的提供直接预算援助请求,阿得辛那未直接表态,称对此需进行评估。
    自1969年以来,非发行已向马提供价值12亿美元援助和贷款,数量超过100笔。目前,非发行向马发放的款项为3.1亿美元,其中六成集中在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建设领域。(来源:驻马拉维使馆经商处,2016-04-07)

广西田东出台新政策助推甘蔗产业化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食糖价格波动,甘蔗收购价格降低,种蔗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成本增加,蔗农收益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蔗农的积极性。
    广西田东县是广西重要的糖料蔗基地,2015年种植甘蔗35万亩。为推动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该县全力推动糖业二次创业,抓好原料蔗种植这个“第一车间”建设。一是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引入实力雄厚的种植公司作为建设主体,按照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和水利现代化标准要求,建成15000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同时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蔗糖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制定甘蔗生产优惠扶持补贴配套政策。新扩种和翻种甘蔗给予每亩约400元的补贴,包括150元的蔗种补贴、100-150元机耕补贴、50公斤肥料补贴、4公斤地膜补贴。购买相应的肥料品牌还可享受肥料扶持,积极性高的资金困难种植户可申请每吨450-480元的扶持。
    在优惠政策的带动激发下,广西田东县2016年计划种植甘蔗面积32万亩,其中翻种扩种面积10万亩,该县预计于4月底前完成甘蔗种植计划指标。(来源:右江日报,2016-04-07)
    
【科技动态】

我国亚热带木薯杂交育种零突破 

    近日,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研究团队在广西本土杂交选育的“桂木薯1号”、“桂木薯2号”等5个木薯新品种,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标志着我国亚热带地区木薯杂交育种实现了零的突破。
    审定专家指出,上述品种不仅适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种植,还可北移至湖南等地种植,具有耐寒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这5个品种通过审定后可大面积、大范围种植,将有力推动我国木薯产业的新发展,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韦本辉是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淮山药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据他介绍,木薯,原产非洲热带地区,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被誉为“淀粉之王”,可供食用、饲用和工业原料开发利用,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在世界热带地区,有近8亿人以木薯为主粮。我国有近200年的引种史,20世纪60年代初,木薯曾是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南方地区的度荒救命粮。
    目前我国木薯年种植面积600万亩左右,主要用于淀粉和酒精工业加工,其衍生工业和医药等产品2000多种。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木薯生产基地。但是,长期以来广西种植的木薯品种,都是引进或通过引进杂交种子选育推广的外来品种,品种相对单一,制约了广西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2016-04-07)

广西植保站切实抓好第一代甘蔗螟虫防治工作 

    今年1月份以来,广西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常年同期,大部分蔗区甘蔗螟虫残虫密度较往年略少,发生期略有延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甘蔗螟虫将陆续进入羽化盛期,各蔗区植保部门需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监测预报,科学指导防控。 
    一、当前甘蔗螟虫发生情况 
    据兴宾、横县、上林等地调查,各类型蔗地冬后虫口密度最高120~250头/亩,平均61~86头/亩;象州、忻城、扶绥、钦南、防城等地虫口密度最高400~460头/亩,平均120~232头/亩,均较上年同期偏低。兴宾区未砍收甘蔗地活虫每亩最高1134头,加权平均382头,较上年同期降低24.65%。而据右江、田东等地调查,虫口密度平均为123.6~216头/亩,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田东县最高达2320头/亩。 
    根据越冬调查、性诱监测、发育进度调查,结合历年资料及气象情况综合分析,预测第一代甘蔗螟虫发生程度3(4)级,螟蛾盛发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螟卵盛孵期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中旬,幼虫防治适期在4月上旬初至4月中旬。 
    此外,甘蔗地下害虫、蔗地白蚁、甘蔗蓟马、甘蔗凤梨病、甘蔗黑穗病等在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需注意防治。 
    二、防控意见 
    1、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意见。 
    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蔗龟、蔗根锯天牛等害虫,应用害虫性诱剂诱杀甘蔗螟虫,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减少农药使用,提高防治效果,保护生态环境。 
    3、化学防治。宿根蔗培土或新植蔗下种时可选用颗粒剂农药在下种、施基肥后均匀撒于植蔗沟内覆土,可兼治地下害虫,颗粒剂农药可选用毒死蜱、噻虫胺、辛硫磷。在幼螟孵化盛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杀虫双,按说明书配制喷雾。(来源:广西植物保护网,2016-04-08)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