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中国粮食市场形势趋好

时间:2004-04-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569

 

    在日前召开的2004中国(河南)小麦高层论坛上,安徽省粮食局局长桂梅生做出了中国粮食的春天正在到来的新判断。他说:今年将是中国粮食极不平常的一年,是大事、难事、急事比较集中的一年,也是粮食行业全面转轨和转型的一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口,结合安徽粮食的实际分析,以粮食全面市场化和市场粮价大幅回升为主要标志,中国粮食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做出这个重要判断的主要依据有六条:

    一是主产区粮食市场化宣告中国彻底告别了粮食计划经济的时代,给长期陷入困境的国有粮食企业彻底松绑,甩掉了保护价的政策包袱,堵住了长期亏损的巨大黑洞,洗清了各方指责的不白之冤。我们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失去的是桎栲,得到的是财富,丢掉的是锁链,获得的是自由。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进,可以使我们借势解难,趁机推倒老人、老粮、老账这“三座大山”,把老人安置好,把老粮处理掉,把老账挂起来。我们就可以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凭借主渠道的政策优势,农发行支持的资金优势,仓储设施完善的基础优势,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多年积累的人才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把握时机,赢得胜利。

    三是市场粮价大幅回升,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粮食企业及其经营者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一历史转折给刚刚放开的国有粮食企业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服了一剂大补丹。

    四是纵观国内、国际粮食市场的大趋势,我国目前这种高价位、紧平衡的粮食供求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一波动周期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或者更长,这就为国有粮食企业转型与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

    五是粮食形势的风云突变,大幅度提升了粮食部门的政治地位。市场化的全面推开,将赋予粮食部门更多的行政和监督职能,这次市场波动再次证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不能否定,而是要充分发挥。

    六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多年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粮食生产,重视粮食流通,粮食工作的砝码在党委、政府的工作盘子中加重了,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章来源于:粮油市场报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