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2009年,宁夏农垦大改革带来大变化

时间:2010-02-24 作者:白燕 来源:宁夏日报 点击次数:3224

    对宁夏农垦来说,2009这一年留给宁夏农垦人的记忆是深刻的、里程碑式的;可以浓缩为一系列的“历史性突破”和一系列的“走在全区前列”。透过这些璀璨的亮点,我们清晰地看到宁夏铿锵发展的步伐、发生的变化以及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力深化改革,“场企分离、政企分开”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创新和突破。规范理顺了农垦事业管理局与农垦集团的职能职责和运行机制;改革重组农垦集团,组建了以“沙湖”、“贺兰山”、“西夏王”品牌命名的3个实业公司及19个子分公司,集团公司的资产总额由改革前的18.9亿元增加到了32.8亿元,资产负债率由70%下降到了47.3%;恢复国营农场建制,管理农场辖区社会事务。

    平稳完成了宁夏农垦有史以来涉及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交流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向全国、面向社会为实业公司选拔了中高层管理人员;定岗定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农场领导干部压缩了52.6%,中层管理人员压缩了62%;局机关处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平均年龄由50岁降到47岁。

    清理收回对外承包土地10.33万亩,等于再造一个农垦。按照 “集中管理、授权经营、制度严管、机制配套”的原则,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建设走在全区前列。万亩水稻高产攻关项目平均亩产获全国最高水平,夏粮总产量增长85%,位列全国农垦第二。灵武农场实施的国家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攻关项目”,平均亩产经权威部门测产达到743公斤,创下了全国万亩水稻平均单产最高水平。建成2万亩农垦冬麦后复种示范基地,复种14个品种的蔬菜对比研究,总结推广了粮经、粮饲、粮油、粮菜四种复种模式,每亩增加职工纯收入400-1500元,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在发展粮食、葡萄、奶牛、生猪、酿造、旅游、设施蔬菜、水产、马铃薯脱毒种薯等特色产业上走在了全区前列。平吉堡奶牛场5个规模养殖场奶牛年均单产达到8.6吨,创全区奶牛大群体规模最高纪录。3个月建成宁夏农垦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4个多月生产马铃薯原原种500万粒。沙湖“一元门票”引发游客井喷。

    在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上走在了全区前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围绕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项要求,创建粮食高产攻关田13.1万亩,推广营养测土配方施肥8.2万亩,高产优质新品种率达95%以上,辐射面积31.3万亩,覆盖了所有农场,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率达100%。

    宁夏垦区主要作物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2009年提前1个月完成了秋收工作。

    职工群众收入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稳固建立。2009年垦区落实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农业人口人均增加政策性收入862元。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复种指数,扩大劳务输出,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82元,分别增长了15%和11.67%。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率达100%,3.32万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万贫困人口享受到最低社会保障,0.53万人参加了 “新农合”。

    农垦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行业博物馆达到6座。2009年,建成了宁夏农垦平吉堡奶牛场场史馆,这是宁夏农垦第一个农场史馆,使农垦拥有的行业博物馆达到6座 (宁夏农垦博物馆、牛文化科技馆、平吉堡奶牛场场史馆、羊文化馆、枸杞文化馆、西夏王葡萄酒展示馆)。

    3个农场住宅新区被列为国家生态村建设示范点,房地产业成新的增长极。以建设自治区职教基地安置为支点撬动房地产业发展,建筑施工总面积15.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2.07亿元、利润1220万元。以危房改造、塞上农民新居和安居富民工程为 “三轮驱动”,投资2.6亿元,改造和新建职工住房30.62万平方米。(记者 白燕)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