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国际糖市评述与中国糖业思考

时间:2006-04-2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651

     一,国际食糖市场2006年创下25年历史新高:

纽约原糖期货200623日达到19.73美分/磅,创25年历史新高。

伦敦白糖期货2006330日达到482美元/吨,创25年历史新高。

本人从事国际食糖贸易近22年,今年创16美分前,只有两次纽约原糖期货上涨到16美分以上,一次是1988/89年,一次是1995/96年。

二,国际糖价上涨的原因:

1,供给小于需求和库存量下降:(德国里奇公司的数据)

2005/06年度(十月跨九月)全球食糖生产量为148.8亿公吨原糖值(04/05年度为144亿公吨),全球食糖消费量为147.5亿公吨原糖值(04/05年度为145.3亿公吨)。缺口130万公吨。年终库存57.8公吨(04/05年度为59.5公吨)。库存占消费比为39%(04/05年度为41%)。

要点:全球食糖库存占食糖消费比创下9年新低。

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带动乙醇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甘蔗食糖价格上涨:

今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经上涨到70美元/桶。使甘蔗生产乙醇燃料替代汽油的需求大涨。巴西甘蔗即生产食糖又生产乙醇,比例取决于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目前正在榨季中的巴西中南部产区将生产近3.65亿吨甘蔗(上榨季3.40亿吨),其中生产食糖2480万吨(上年度2240万吨),包括出口1670万吨(上年度1430万吨)。生产乙醇153亿升(上年度143亿升)。生产食糖和乙醇的比例为49/51(上年度47.9/52.1)。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巴西国内用乙醇替代汽油做汽车燃料增加。今年是巴西的大选年,总统候选人十分注意保持国内乙醇燃料的供应和价格稳定。由于国内乙醇库存紧张,规定汽油中含乙醇比例从25%下调到20%。新榨季也可能优先生产乙醇。这使得世界最大的食糖出口国的食糖出口偏紧。

在过去30年的历史上,食糖价格伴随原油价格上涨共有两次,一次是1974年,以色列在对阿拉伯战争中获胜,阿拉伯国家不满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对原油禁运,以制裁美国。原油价格在197310月为3美元/桶,到19743月半年内上涨到12美元/桶,纽约原糖上涨到60多美分。第二次是1980年,1978年原油价格为13美元/桶,1980年由于墨西哥和巴西等出现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引发全球通货膨胀,原油价格上涨到30美元/桶,食糖价格上涨到40美分。甘蔗不仅是生产食糖的原料,也是生产乙醇燃料的原料,在全球能源短缺,原油和燃油价格上涨的同时,食糖价格必然伴随石油价格上涨。这个现实将在未来更加突出。这必须引起食糖消费和进口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研究国际食糖市场,必须同时关注国际石油市场。

要点:甘蔗不仅是农产品原料,也是能源原料。能源是不会过剩的。

3,欧盟食糖出口补贴的改革:

由于巴西为首的澳洲和泰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状告欧盟的出口白糖补贴,迫使欧盟败诉而进行生产和出口食糖的改革。多年以来欧盟在财政上补贴食糖生产,生产过剩,又在财政上补贴食糖出口。同时,欧盟中的英国等还给予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一些国家进口配额,高价进口原糖到欧盟。欧盟每年出口500万吨白糖到国际市场,严重打压了国际糖价和巴西澳洲泰国的食糖出口价格。

05/06年度,欧盟生产白糖2100万吨。消费1700万吨,进口260万吨,出口接近700万吨。是出口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06/07年度,欧盟生产配额为1740万吨(可能进一步下调到1500万吨),进口220万吨,出口要减缩到130万吨。库存为200400万吨。同时对甜菜农民的生产补贴将减少36%。迫使生产数量下降。在这个形势变化中,伦敦白糖对纽约原糖的差价从38美元上涨到83美元。国际食糖市场的格局从此产生根本性变化,巴西食糖出口几乎一统天下。因此巴西会增加生产白糖弥补欧盟缺口,其他国家会增加精炼原糖加工能力。

要点:欧盟出口巨减,使食糖价格上涨。国际食糖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4,国际基金进入食糖市场: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股票市场的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出现了危机的迹象。美国经常性帐户贸易项下出现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目前美国逆差达到历史高点6000亿美元,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近12万亿美元,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临界点。这是经济危机的信号。为了恢复经济,美元采取了大幅减息的放宽银根的政策,美元利率曾在2004年降到1%的历史低点。这种政策实际上是以极为低廉的利息成本,以发放国债的方式大举借外债,靠外国特别亚洲外汇储备大的国家的投资,支持美国的进口消费和对外战争。这势必造成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下跌,截止到去年下跌了近40%。并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过去的5年全球证券市场疲软,国际现金只有在常年处于低价位的商品市场中寻求出路,作为保值美元和防范通货膨胀的措施。在最近一年中,黄金价格上涨到25年新高,重返80年代的600美元/盎司。铜价高攀到6000美元/吨。原油突破了70美元/桶。基金在食糖期货市场上曾经持多头19万张合约,相当于从市场上占有965万吨食糖。相当于中国食糖的总产量。只要石油价格不大幅下跌(笔者认为近期很难跌破50美元/桶),基金仍然会持有大量多头。食糖等原料商品不但成为能源产品的替代品,也成为金融衍生产品,成为货币保值和对抗通货膨胀的投资产品。这必须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要点:基金多头推动食糖价格上涨。商品期货是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

三,05/06年度国际食糖市场展望:

除了以上所述巴西的乙醇生产力度加大,欧盟的出口减少,基金的投机食糖市场,多年以来的低迷糖价使世界许多生产国家,古巴,澳洲,泰国等食糖生产和食糖工业到达了崩溃的边缘。泰国由于干旱生产和出口下降30%。澳大利亚受到飓风袭击,预计损失接近10%的产量。进口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中国也由于干旱等原因生产下降。美国由于多次飓风袭击使食糖生产和加工受损,美国今年先后增加进口配额95万吨。平均全球食糖消费每年上涨2%以上。另外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通货膨胀时期,美元自从20046月以来,已经连续15次加息,目前为4.75%,并仍有继续加息的可能。但仍不足以抗衡通货膨胀率。以能源为首的商品市场还会成为基金追捧的猎物。2006年,国际糖价会在15美分到19美分之间浮动,而国际糖价以往10美分以下的低价位,未来几年将不复返。食糖消费和进口国家必须痛苦地接受这个现实,对国际食糖价格高企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调整。

要点:今年国际糖价会在15美分到19美分浮动。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今天的世界,食糖是价格弹性需求商品,如果食糖价格过高,需求会下降或转移到其他替代品。这完全不同于7080年代,那时食糖几乎是价格非弹性需求商品,需求使食糖价格上涨到6040美分。这个价格,在当今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再出现了。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印度05/06年度的生产增长,预计印度食糖产量会恢复到1900万吨,同时印度的年终库存为470万吨,可以出口100200万吨。当食糖价格在16美分以上,原油价格在60美元,巴西生产食糖出口的赢利要超过生产乙醇。同时世界食糖消费要下降1%,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全球消费将减少150万吨以上,使供求关系达到平衡。在高价利润驱使下,生产和消费国家会尽力扩大食糖生产,使06/07年度的全球食糖产量增加。

新世纪,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将是全球经济发展潜力最大四个国家。巧合的是,这四个国家也将是最重要的左右国际食糖价格的国家。

06/07年度,巴西甘蔗产量将增加3000万吨,印度食糖产量将增加到2200万吨,中国食糖产量有可能恢复到1000万吨以上,俄罗斯也在积极投资食糖工业,目前国内价格已经低于国际糖价。

要点:如全球消费减少1%,将节省食糖150万吨。追捧糖市应谨慎。

一,中国食糖市场价格创历史新高:

2000年,中国食糖市场曾经到达过4500人民币的高价位,然后由于连年的高产,生产维持在9501000万吨之间,消费维持在10501100万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着100万吨的缺口。每年有40万吨政府贸易项下古巴糖的进口和50万吨国际市场的进口。中国曾经饱有过160万吨的库存。使糖价基本稳定在25003500人民币之间。中国食糖市场曾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小康生活。但随着时间流逝,本榨季初库存已经消耗到108万吨,由于干旱影响,生产也下降到890万吨,而消费由于食糖价格上涨和替代品的介入,可能也会下降到1020万。缺口为130万吨左右。糖价曾经上涨到5000人民币/吨。

要点:中国年末食糖库存将减至68万吨,占消费的6%,创历史新低。

二,中国食糖进口情况:

2005年,中国进口了130多万吨原糖,其中政府贸易进口了古巴原糖40万吨,关税配额项下国际市场进口50万吨,进料加工进口40万吨,出口白糖37万吨。2006年,发放库存18万吨,进口古巴原糖40万吨,关税配额进口50万,目前库存90万吨(再发放库存20万吨,已经进口了30万吨。),加上生产890万吨,可供量为1076万吨白糖值。个人认为,消费为1020万吨,年终库存为68万吨原糖,占消费比例为6%,不足一个月的消费量。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基本维持进口数量在50万吨到100多万吨。但无独有偶,在1988/89年的国际糖价高价期,中国进口了300多万吨食糖。在1995/96年国际糖价高价期,中国进口了300多万吨,其中走私200万吨。而在相对低价的更多年里,特别是前两年,并没增加进口数量,以补充食糖库存。

要点:两次糖价高端时大量进口,没有在糖价低迷时进口补充库存。

三,对中国糖业的思考:

1,中国食糖供求关系要融于世界食糖供求统一看待:

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是全球生产和消费的一部分,应该把中国的生产消费与全球的生产消费统一看待。一般情况,全球生产过剩,也包括中国产量不错。此时,国际糖价会在较低价位,而中国也不需要大量进口。当全球生产下降,往往也包括中国生产下降,国际糖价则在较高价位,而中国又需要大量进口。所以,中国的进口往往会在比较高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我认为,宏观调控具有调节的功能,即在国际糖价低迷,而国内不一定需要的时机,适度多进口,利用库存机制优势,储备起来备用。才有本钱在国际和国内糖价高的时候,释放库存,达到控制市场价格的作用。另外,要修正进口食糖就是狼来了的观点。其实,在国际糖价低廉的时候,不多进口可能是丢了宠物。

要点:只要国际糖价低廉,无缺口不一定不进口,甚至应多进口补库。

2,中国当年的进口策略与长期的进口战略:

目前我们进口食糖,基本是一年说一年的随行就市策略。当国内有缺口,往往也是全球有缺口的时候,往往进口食糖。我认为,经营食糖产业,需要有中长期的进口战略。例如在国际糖价低迷的年景,可以搞进口的长期协议,为以后几年做些准备。过去我们有澳洲的长期进口食糖协议,现在没有了。如果有一定数量的长期进口协议,当未来国际糖价价格上涨时,或者当古巴糖不能按时按量交货时,我们不必追捧国际糖价涨势。

要点:国际糖价低廉时,持有长期进口协议,保证未来的应急和需求。

3,中国食糖库存的经营与国际期货的"虚拟"库存的利用:

库存储备食糖是有成本的,但是国际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库存。说‘虚拟’是说,看不到糖的物体状态,说不虚拟,是因为在期货市场上多头期货可以提到糖的实货,所以期货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虚拟市场。纽约原糖期货一般提供18个月的远期行情交易。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同,只交纳10%的保证金,还可以顺延到更远期。拥有期货合同,就相当于拥有了食糖库存。当需要实货时,可以转成实货进口。如果拥有内外两个库存,就得心应手了。

要点:国际糖价低廉时,买入食糖期货合约,可作为另一个库存储备。

4,进口原糖加工出口白糖:

06/07年度开始,欧盟的出口将大幅度减少。世界食糖市场的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给中国的进料加工复出口带来契机。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白糖的进口国家多在南亚和中东,中国具有地理优势。中国应该作为一个稳定的正规军来经营,而目前只是停留在游击战的层面。这需要食糖加工企业,加强市场意识,不只是做一个炼糖厂,而要做进出口贸易商。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应该包括这个领域,在国际市场价格低廉的时候,进口原糖,在高价时,加工储备糖出口。

要点:宏观调控不仅局限于国内,也应包括利用进口和出口调控。

5,中国食糖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经营管理的问题:

因为食糖是战略原料物资,所以调控国内食糖市场是一个经营管理的战略问题。而宏观调控的王牌就是国家储备糖和进口糖。我们在研究国内食糖市场的同时,要研究国际食糖市场。例如:

 (1)古巴原糖进口,可以补充库存也可以投放市场,是调控的手段。

 (2)国际市场进口,现在都是投放市场。配额数量是国家控制的,但实际进口数量,价格和时间是失控的。其实国家应该掌握一部分进口糖的额度,进口或投放市场,或补充库存或加工出口。这个额度数量是要向社会公示的,灵活掌握的,委托大型国有企业代理执行的。资金可用储备糖抵押贷款或中央财政。

 (3)保持库存储备在70120万吨之间。国家可以通过进口或购买国产糖补充库存,可以通过拍卖库存平抑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加工出口经营库存。用50万吨的数量作为杠杆平衡市场。

 (4)防止垄断,是做到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因此,进口配额应该平均发放给食糖工业和商业部门,甚至倾向于商业部门。另外,拍卖储备糖的对象应该是商业部门。这样使国家,工业和商业都有货源。否则,中国食糖市场会缺乏健康的竞争机制,政府失去调控能力,商业部门失去流通功能,经营风险过大,而逐步萎缩,最终退出食糖市场。

要点:宏观调控是防止垄断,增加竞争机制,是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BACK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