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广东高州:2000棵果树“存入”合作社 丁堂村“四小”银行建立防返贫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时间:2021-03-16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次数:6464

下午4时多,朱倩莹来到高州市宝光街道丁堂村村民余作新的养鸡场。在开满荔枝花的树前,老人叫上自己的孙子,一人一只,抱着家里养的荔枝鸡,请朱倩莹为他们拍照。

余伯养有1000只荔枝鸡,其中,250只属于企业“代养”鸡,每只能获得5到10元的代养费,这就是余伯用自己的双手从“时间银行”里获得的奖励。“现在,这些荔枝鸡个个都有五六斤了,拍好照通过电商销售渠道,很快就可以售光。”朱倩莹说,2019年,她来到丁堂村协助驻村工作队进行帮扶,直到现在。通过代养、销售荔枝鸡,加上荔枝收成,每年收入超过3万元,年近80岁的老余实现了他的奔康致富梦。

丁堂村——广东省脱贫村创建名村,如今该村已全面脱贫,迈上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丁堂村是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示范村。该村从搭建“四小”银行入手,牢牢抓住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建立防返贫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了三大转变:由扶物到扶人,由扶生活到扶精神,由扶资金到扶机制。

“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远不是我们脱贫攻坚的终点。脱贫摘帽之后采取巩固措施,继续提高脱贫户致富能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我们正在做的大事”。今年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何雨良信心满满。

美丽延伸 定制开创“四小”银行

远处青山叠嶂,近处河水潺潺。沿着“四好农村路”一路行驶进入丁堂村,一眼望去,村口的扶贫超市气派不凡。一旁,村党支部书记何雨良正忙得不可开交,几位计划在该村发展现代农业公司的投资者正在考察。村里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丁堂村地处高州西北部丘陵地带,村民们祖祖辈辈以种植荔枝、龙眼、香蕉和水稻为主。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几年前这里还属于省定贫困村。5年来,随着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作为对口帮扶单位进驻丁堂村,丁堂村找准产业发展和脱贫之路,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模式运营,成功脱贫。

“从‘输血’到‘造血’,成功脱贫还需要美丽延伸。于是,我们去年就开始尝试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村子发展得更好,村民生活更幸福。”何雨良说。

于是,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丁堂村计划开展“四小”银行——钱银行、树银行、房银行、时间银行,为村民、脱贫户提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重构合作文化、孝道文化、互助文化、发展文化,激活内生动力。

说做就做。去年10月,丁堂村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充当了村内“钱银行”的角色。合作社首批入社社员300人,其中发展社员(脱贫户)126人、乡贤社员3人、长者社员20人,初期运营资金15万元,合作社配套种子资金10万元。

合作社把扶贫资金作为种子资金,引导村民和脱贫户入股。其中,专门为脱贫户设定了“帮扶股”,村民和脱贫户可以将闲置的资金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调配、运营。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收益的方式盈利,盈余按照一定比例用于社员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及村庄公益事业的发展。其中,用于脱贫户和长者社员养老分红占比最大。

丁堂村的盈富种养合作社,则充当了村内“树银行”的角色。村民可以把自家的荔枝树、龙眼树折价入股存入合作社,存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有不同选择。一种是以保底价存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销后,农户获得“保底价+二次返利”的收益。另一种是对果树的估价,减除合作社预付的部分定金后,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在合作社,到期后由合作社连本带利支付给社员现金。此外,农户还可以用“存入”的树木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

“丁堂村已有120户村民,将近2000棵荔枝树、龙眼树‘存入’了合作社,3年累计为社员分红近136万元,村集体收入积累12万元。”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派驻丁堂村第一书记阮传孟介绍。

随着“山上果”“树下鸡”“田里菜”的丁堂村特色生态品牌农业逐步打响,现在到村里考察的公司、投资者一个接一个。为了实现城乡互动,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丁堂村房屋合作社“房银行”就为之后村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合作社将农民手中的闲置房屋等资源,根据村民需求,以存款、入股或者出租3种方式,任选其一收储。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对接城市资源,盘活村民手中的闲置资源。目前,合作社共收储入股闲置房屋20套,相关业务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

奋斗不止 收获信心“取”出幸福

丁堂村的美丽延伸,不仅在于村民致富、村庄变美,更美在乡风文明。村内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村内环境生态宜居。通过内外兼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树立新风正气,破除陈规陋习。

“村里费了大功夫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但也不可能每年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这一方面。如何调动全村村民的积极性、常态化保持,我们正在探索。”随着村里“四小”银行的推出,何雨良重点推进“时间银行”。他认为,“时间银行”的有效推广,可激发全村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丁堂村的“时间银行”用时间换空间、用时间换精神、用时间换成效。通过引导脱贫户和村民用劳动时间换美好生活的村居环境,用勤快的双手去劳动,树立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精神。用参加公益事业的时间换得其他村民的认可和尊重,成为一位有自尊心和知恩图报的发展型社员。并且,“时间银行”以一定数额的扶贫基金引导村民和脱贫户投入劳动时间去承担对个人的责任,对其他村民的责任、对村庄的责任,脱贫户和村民正能量的、有利于村庄发展的行为,都可以得到不同数额的时间银行“钞票”奖励。“时间银行钞票和现实的钱没有直接关系,与福利资源挂钩。累积到一定的时间银行‘钞票’,就可以到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还包括获得树苗、鸡苗、肥料等农业生产用品。”阮传孟说。

来到脱贫户何伟基的家中,新房前的空地干干净净,朱倩莹正和他商量在这些空地种下木瓜树,几个月后就可以收成。“木瓜树易种植,长得快、收价高,还扮美了庭院,一举多收。”朱倩莹说。之前因为没坚持打扫,家里庭院杂草长到1米高,为此何雨良没少说过何伟基。他耐心向何伟基介绍了“时间银行”,经过思想观念的转变,“不管什么时候来他家,总是干干净净的。而且,他的改变也感染了村里的其他人,这不,他养的鸡苗就是实实在在的奖励。”何雨良说。

现在,丁堂村全面开展村居环境整治,“脱贫村民牢记党恩,主动跟着党员起带头作用,干得多、干得好,影响着周边的群众也积极起来。”村民的行为好了,累积的时间银行“钞票”多了,得到的好处就会越来越多。

“时间银行”让大家明白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才能得到村里和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2020年成立以来,丁堂村“时间银行”已奖励98名脱贫户及村民食用油42桶、大米82袋,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农业生产用品一批。

脱贫致富的村民生活逐渐变好,“这两年最大的感触就是脱贫致富后见到村民们总是笑容满面,他们十分愿意分享现在的生活,更加勤劳了。”朱倩莹说。

丁堂村“四小”银行,将村民和脱贫户组织起来,资金、资产、资源汇聚起来,产权交易起来,实现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帮扶变实干,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在全市4个镇7条村试行‘三变’,模式各有侧重,确保试点经验可借鉴、可复制。丁堂村目前的发展势头,让我们看到了试点的成效。”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龙国源坦言。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