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湖北垦区上半年经济形势

时间:2002-08-12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6842

上半年,湖北垦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22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垦专业会议精神,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农场效益和增加农工收入为目的,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克服了资金匮乏、需求不足和春播夏收夏种期间长期低温阴雨及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保持了垦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态势。   一、总体经济形势   (一)垦区经济持续发展   据统计,上半年全垦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3.2亿元(不变价,下同),同比增加1.22亿元,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增长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加0.2亿元,增长8.3%。上交税金0.82亿元,同比增长26.15%。经营亏损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二)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主要体现在:一是种植业粮增油减。夏粮收获面积58.5万亩,同比增加7.5万亩,增幅为4.8%,总产10.7万吨,增产0.94万吨,增长9.6%。夏油收面46.6万亩,总产4.7万吨,同比减产0.36万吨,减幅为7.1%。   二是畜牧业稳中有升。上半年生猪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4.7%;出栏肥猪32万头,同比增加1.5万头,增长4.9%。山羊存栏3.7万头,同比增长19.2%,其中出栏肉羊1.05万头。大牲畜存栏8.7万头,其中出栏肉牛0.8万头,同比增长33.3%。牛奶产量1.8万吨,同比增加0.94万吨,增长109.7%。   三是水产养殖业面积扩大,产量增加。水产养殖面积达27.2万亩,同比增加2万亩,水产品总产3.8万吨,同比增加0.3万吨,增长8.6%。   (三)工业经济低速增长   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8亿元(不变价),同比增加0.5亿元,增长1.4%。主要工业产品方面,饮料酒14.4万吨,同比增长1.2%;罐头400吨,同比增长212%;棉纱1.1万吨,同比增长22.2%;布匹2800M2,同比增长12%;机制纸和纸板1.9万吨,同比增长26.7%;水泥15万吨,同比增长194%;红砖34000万块,同比增长40.5%。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5.3%。工业销售收入34.1亿元,同比增加0.6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2950万元,同比增加150万元,增长5.3%。   (四)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汇编企业总数55家,其中盈利企业12家,同比减少5家,盈利企业盈利额141.5万元;亏损企业43家,同比增加5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1357万元,同比略有增加。主营业收入96344万元,比去年同期16.5亿元,减少68658万元,降幅为41.6%。上半年55个企业盈亏相抵,亏损达11215.5万元。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全垦区面临自然灾害频繁、农工增收步伐趋缓、市场竞争激烈、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等挑战和考验,广大干部职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在扭亏增盈上,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垦区粮食面积扩大了3.1%,主要是增加了产品有市场,并有价格优势的大麦面积7万亩,同时调减了秋粮面积2.9万亩。粮食作物中,玉米、黄豆、豌豆等杂粮面积达42.1万亩,占粮食总面积155万亩的23.8%,比上年增长12%。蔬菜瓜菜面积达62.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5%,比上年增加 万亩,增长 %。在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在发展多种经营上,用力推进农户向家庭渔场、牛场、牧场方向延伸发展,扩大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上半年垦区规模养殖户达到1.7万户,比上年增长8%;户均纯收入1.5万元,比上年增长6.5%。通过结构调整,农场增加了效益,农工收入稳中有升。   面对今年春夏严重的低温阴雨及洪涝灾害,全垦区奋力抓好以抗灾为中心的田间管理,尤其是重点抓好严重受灾的140万亩农作物的补种、壮苗、防治病虫害等田管工作,从而使58.49万亩夏粮面积、46.5万亩夏油面积有较好收成,使68万亩棉苗长势良好,为全年夺取农业的丰产增收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上半年,全垦区全面推行场办各类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掀起了企业改革高潮。企业改革的特点:一是场办企业与农场脱钩,由原二级法人变为一级法人,成为“四自”的经济实体。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因企制宜,分别采取拍卖、关停并转、出租、股份制等形式的改革,努力把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三是企业改革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带动企业改革改制。四是配套进行三项制度等改革,推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身份社会化,分配制度多元化。目前,一批企业的改革改制基本告一段落,一批企业的改革改制正在进行中。通过前一段企业改革,盘活了一部分企业,盘活了一部分存量国有资产,解脱了一部分企业负担,激活了企业机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22号文件精神,推进和完善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精兵简政,减员增效。在具体工作上,一是52个农场全面推进和完善设立管理区的运作,为政企分开,减轻农场社会负担创造条件;二是争取和落实农场(管理区)三定方案,大刀阔斧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精减人员,减少支出;三是农场(管理区)重新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去冬至今年6月的体制改革,全省农垦总场、分场、大队、生产队四级管理人员定编6565人,比改革前的15114人,减少5549人,精减36.7%;实有人数20166人,比改革前24137人,减少3971人,精减16.5%。2002年核定支出28430万元,比改革前实际支出32125万元,减少3695万元,下降11.5%。随着改革的深入,管理人员及经费支出还将进一步减少。   以上农业、工业、体制三大方面的改革,为垦区上半年经济发展和扭亏增盈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今年下半年进一步完成全年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实现全垦区的扭亏增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全年垦区经济发展态势预测及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由于长期阴雨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工商企业改革改制等原因,垦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湖北垦区正处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级财政体制和争取纳入税费改革试点之中,农场依据谨慎性原则,上半年报亏较多,因此,报表显示全垦区上半年亏损面增加,亏损额有所增大,共亏损1.1亿元。 客观分析全年垦区经济发展态势,预计全垦区55家预算内企业全年盈利户可达18家,同比增加4家;主营业收入可达25.8亿元,同比减少1.4亿元,下降5.1%;主营业成本23亿元,同比减少1亿元,下降4.2%;经营亏损2950万元,同比减亏2607万元,减亏幅度达46.9%。如果下半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实际经营成果可能好于预计数。   为了实现全垦区今年的经济发展计划,尽快实现全垦区扭亏增盈,下半年,我们将以年初制定的目标为动力,以增加农工收入,提高农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增加农工收入为重点,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经营工作。首先,坚定不移地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年初局里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系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鄂垦经[2002]22号文件)的要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品率,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提高多种经营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运输业,减少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力,调整农业的就业结构。其次,抓好在田作物的田间管理。要加强对抗灾工作的领导,建立防御病虫害的测报制度,超前做好各项应对工作,要发挥农场科技服务体系健全的优势,做好农工抓好生产环节,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第三,切实减轻农工的负担。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我省农垦铺开。对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问题,经过调查,在农场全面铺开的可能性不大,选择一到两个农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铺开比较切合实际。农场的税费改革,我们将尽力为农场争取好一点的政策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全省农村农民负担普遍明显减轻的条件下,农场一定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取消屠宰税和血防统筹费,并严格做到“七不准”,即不准突破上升和年初制定的农工负担总量,严格定项限额;不准开展要农工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准向农工搞任何违规集资活动;不准分摊债务;不准强行以资代劳;不准乱收费,乱摊派;不准用非法手段收取农工当年税费和历年欠款。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做过细的群众工作,确保农场的稳定。   (二)以企业改革改制为主线,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各农场要以明晰企业产权为核心,加大改革改制力度。按照区域经济民营化的思路,在进行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股、租、破、卖,让国有资本从这些企业中全部退出,对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产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年初的安排,今年所有国有工商企业都要通过变卖、联合、兼并、参股等形式,大刀阔斧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改制的企业,农场要克服困难,下大力气再加措施,坚决彻底的改,要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对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经营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通过改革,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减少债务负担,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农场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以全方位开放开发为动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农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农场财政收入的生力军。过去由于农场没有建立一级财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在农场大多处于一种自发的发展状态。随着农场体制的理顺,一级财税体制的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农场要从增加农场财政收入的高度,因势利导,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必要条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积极引导农场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各类个体、私营企业;要结合场办企业的改革改制,引进民间资本进入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有序退出;要利用农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开发性的土地和闲置的资产进行招标拍卖、租赁经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四)以扭亏增盈为目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半年,我省垦区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形势有下滑的倾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很理想。下半年,我们将狠抓企业的改革改组与改造,采取切实措施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大企业的改制力度,加快企业民营化步伐。对小型企业和商业门店,学习原总公司所属企业的改革办法,采取灵活的措施,可以出售给个人,也可以由员工出资,改制成股份合作制企业,使国有资本从企业中全部退出,减少经营风险;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为第一扭亏责任人的目标责任制,把扭亏增盈目标具体细化到企业、车间、班组,落实到人,并把扭亏增盈情况与责任人的绩效挂钩,进行目标奖惩。三是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形成齐心协力扭亏的局面。四是突出重点,加强对亏损大户和盈利大户的监控。防止盈利大户出现亏损,帮助亏损大户全力扭亏或尽力少亏。五是抓好企业的管理,做好开源节流工作。推行成本倒逼和会计委派制,减少环节,节约成本。各个企业,特别是亏损困难企业,要加大减本降耗力度,减少非生产性支出,以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效益。   (五)以深入贯彻省委22号文件为契机,深化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省委22号文件颁发以来,已有32个农场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建立了管理区,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农场的行政社会事务,成立了管理区的大部分农场,按照地方政府人事部门的要求,进行了或正在进行机构改革,部分农场按文件要求成立了一级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有的农场还将教育、卫生等社会性事业剥离给当地政府。改革理顺了关系,实现了内部的政企分开,极大的减轻了农场的负担,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从当前进展的情况来看,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有些政策没有落实,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22号文件,深化农场改革。要进一步理顺农场,管理区与所在市县的关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理顺农场与管理区的内部关系;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农场机关的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小政府、大企业”的模式,推进农场走向企业化;要加快农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场职工的社会养老统筹,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纳入当地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对职工纳入当地低保等问题,要多向地方政府汇报,争取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尽可能的将下岗职工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有些农场财政基数还没有落实的,要争取尽快落实。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各农场做好联络、协调和服务。前段时间,由省财政厅牵头,农垦局参加,对农场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各农场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22号文件的同时,也可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借鉴兄弟垦区的经验,在保证农场建制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大胆地改革探索。 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 2002年7月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