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红星召我去战“疫”——黑龙江农垦红星农场抗疫采用“八四”战术

时间:2020-03-04 作者:韩红运 来源:黑龙江农垦红星农场 点击次数:6899

离场19人专车送至北安火车站,新增隔离医学观察6人,生活配送31户,社区卡口发出临时通行证204张,75名机务工人检修农机,到货化肥240吨,331名党员捐款4.68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黑龙江农垦红星农场3月2日的真实画面,也是该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41天。

41天来,红星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落实省委和各级党委决策,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采用“八四”战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以坚决打好8个攻坚战来取得总体战的最后胜利。

加强“四个重视”,打好责任战

重视组织领导,明晰职责分工。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工作指挥部,设立了11个工作组,深入责任区开展疫情防控督导工作210余次。第一时间成立3个包片领导组,对7个责任区每日巡查督导。

重视制度保障,规范指挥运行。公司印发了《关于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55个文件;转发中央、省及属地政府各类公告通知312个。制定医疗宣传、卡口、管控、包保、督导等制度,织密防控体系。  

重视每日例会,时时周密部署。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日7:30召开例会,包片领导汇报重点返场人员、发热人员情况及疫情防控情况,共召开领导小组例会51次,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

重视属地对接,加强联防联控。积极与北安市防控指挥部联系,明确专人与北安市、赵光镇等地方政府对接,每日上报排查情况,累计上报30次。与赵光派出所人员联合对排查进出火车站重点人员9人,对重点地区外来人员劝返3人,形成了信息互通、共同防控的工作合力。

强化“四项排查”,打好信息战

对场区人员逐户逐人排查。先后5次排查,实行“两单两表一告知”,即:对家中有人的居民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7474份,填写入户询问单2217份,对有亲属返回的居民填写疫情入户调查表71份,对15日内外出并返回的居民填写疫情入户调查表261份;对家中无人的张贴入户告知单1154份,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累计排查23611户、49040人。

对重点人员每天入户排查。医院和责任区设立专人,对武汉、湖北、北京、上海、广东等重点人员和发热人员每天入户排查,已排查22次。

对空户按房寻人。2月1日,按照“以房找人、以地找人”的方式,查明空户动向1078户,2329人。在以房找人,对家中人员不全的问明去向。结合户籍,对长期在场居住的,家中人员不全的入户走访登记,问明去向,做到不留死角。

对独居老人每日询访。责任区对12名亲属不在场内的独居老人每天1次电话询访或见面询访,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

做好“四种储备”,打好后勤战

进行工作人员档案知识、安全知识和防控知识培训,储备人才。在档案人才知识培训中,责任区对外归人员建档立册,尤其对武汉、湖北、北京、上海、广东省外返人员、发热人员、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对其他地区外返人员实行台账式管理。另外,有关责任科室还建立多类档案:公共管理办公室建立制度、宣传等4类23卷档案;医院建立培训、预案等4类4卷档案,做到了工作留痕、保障精准防控。在安全培训中,组织医院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防护服、口罩、手套正确穿戴演练,全面保障防控工作人员安全。在疫情知识培训中,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等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600余人次,确保防控工作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储备。发热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每天4名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共测体温899人次,病区每天3次消毒。

防护物资储备。疫情防控一开始,就紧急协调储备4410个外科口罩、80个N95口罩、140套防护服、1000双薄膜手套等防护物资储备,切实保障了一线人员安全上岗。

临时隔离场所储备。在学校设立临时独立隔离室32个,设置床铺32张,安装走廊监控、无线网络,每日消毒,对需留观人员统筹管理。

狠抓“四门落锁”,打好封闭战

封闭场门,设立场区卡口。在伊齐高速红星收费口和公司进出S101路口设立疫情防控检查站2个,实行部长负责制,建立执勤简易房2个,制定卡口询问程序及卡口往来人员登记表,对往来车辆逢车必查,逢人必验,登记造册,拦截流入车辆825辆1555人,流出车辆712辆1895人,累计盘查3450人,发挥了疫情防控“第一关卡”作用。

封闭小区门,设立小区卡口。利用铲雪封路、设置临时围栏的方式对3个小区,66栋楼房、184栋平房、场部外的9个居民点,实行封闭管理,设置小区卡口4个,实行组长负责制,实现24小时值班值守。

管好单元门。297名管理人员、党员、志愿者下沉到社区,负责包保楼栋单元门,对外出居民进行管理和发放居民临时通行证。

管好家门。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家门张贴封条,由居委会和医护人员按时更换。

坚持“四音不停”,打好宣传战

微信宣传声音不停。微信公众号开设《防控一线党旗红》《众志成城 攻克时艰》等专栏,累计发布疫情防控新闻、公告和防控知识277条,总点击量123021人次;总局、管局公众号发稿31条;制作《疫情防控工作简报》33期;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群,重点地区外返人员疫情防控群、楼栋长工作群和小区卡口工作群等八类102个微信群,转发信息4028条。制作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宣传动画、微视频11个,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网站声音不停。农场信息港、党建网不定期开设各种专栏,每天发布稿件,累计172篇。

电视新闻声音不停。在红星新闻开设上级领导检查、公司领导督查、基层防控动态等专栏,累计播报新闻68条,播发疫情防控宣传视频、公告58条。

宣传播报声音不停。流动宣传车、广播站每天14小时巡回播报,累计85条;广场大屏幕播放“温馨提示”等信息32条,发放防控宣传单15000余份,发放“疫情传染案例宣传单”2000余份;制作防控宣传条幅35条、宣传标语267个,悬挂于主干道及责任区、医院、机关等场所;在卡口设置“防输入、放(防)输出、防扩散”等应急反光牌6块。

实施“四个包保”,打好包片战

责任区7名管理干部对重点外返人员包保。对武汉等重点人员进行“一户一车”实时防控,对18户居家医学观察家庭垃圾回收,并焚烧消毒处理。

社区领导对人员排查责任和卡口责任进行包保。通过对场区人员逐户逐人排查、对重点人员每天入户排查和对独居老人每日询访排查等形式,共排查2935户、7723人。1月8日以来返场居民784人,其中武汉、湖北5人 ,其他省外362人,省内417人。

责任区干部对网格化管理进行包保。7个责任区共建立网格36个,14名网格领导、17名站长、28名格栋长,管理居民7723人,实现100%全覆盖。同时,利用网格化优势对在外居民进行劝返,减少“防输入”的阻力。

党员干部对直系亲属进行包保。公司党委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对直系亲属应包尽包。目前,257名党员干部和管理干部包保570户、1466人,填写排查情况统计表385份,上门张贴包保信息卡570户,大大减轻了防控人员不足的压力。

进行“四项管控”,打好秩序战

经营场所管控。每日出动警力10人,对聚集娱乐场所发放《严厉禁止人员聚集娱乐等活动的告知书》71份,对饭店发放《不承办、不参加宴席聚餐活动倡议书》36份,关停九小场所165家,封条封闭临街商铺后门93家。对粮油店、蔬菜店等24家正在营业的商户进行防护宣传和告知,对5家违规经营的商店进行了依规关停。

医疗场所管控。对药店、私人静点场所发放告知书6份,对4家药店实行购药实名制登记,对禁售药品清查下架,每日跟踪检查。对1个私人静点及药品进行清查封停。

交通管控。2月6日对红星高速收费口进行关停,只允许防控车辆通行,其他车辆全部交通管制,公安每日出动警车4辆,在场区十字街、主干道巡逻,对7台没有通行证的车辆进行警告。

人员管控。2月6日起,对全场居民出行进行管控。2月16日,逐步实行生活用品配送机制,对16家超市、2家药店、6家粮店联系方式通过微信群及楼栋长向居民宣传,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活用品由管理人员配送;其他居民的生活用品由商店专人在规定时间内配送。

开展“四项督查”,打好问责战

落实督查责任。印发了疫情防控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层层签订疫情防控“五必须”“五从严”告知书30份。

每日开展监督检查。每日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履职情况、值班人员到岗、信息登记上报情况等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做实做细。同时开展典型教育,及时将总局“十个严禁”要求和疫情防控中履职不力典型案例转发至工作群,警醒党员干部履职尽责。

严肃处理违规事件。公司依规对辖区采取了严格的出行管制和小区封闭及相关的管控措施,对不遵守公告要求的人员,目前公安部门已警告6人、训诫120人、治安处罚18人。

严格执纪问责。目前,纪委已开展监督检查18次,抽查居民信息登记700人次,检查在岗在位340人次。通过检查发现6名管理人员、2名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存在违规行为,给予全场通报批评处理,为公司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役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41天的坚守和担当,所有红星人都很努力。虽然防控还在继续,但春天已经到来。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