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村工作通讯】以“志”书写农垦精神新篇章

时间:2023-07-12 作者:卫晋瑶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点击次数:10636

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任务而建立的,历经80余年艰苦奋斗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系统记录、科学整理农垦历史、编纂农场志、垦区志对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垦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大力弘扬农垦文化,系统记录农场改革发展历程,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抓住第三轮修志工作开始的契机,启动了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让农垦农场志编纂纳入了统一且有组织的规范编纂轨道,营造了修志、存史、育人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农垦精神的传承弘扬。

以“志”为基,统一编修志书,形成珍贵的史志成果。截至目前,共有30个垦区的153个农场和2个垦区分批次参加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志书编修,按照“统一志书冠名、统一封面设计、统一审查验收、统一公开出版”的原则,已有20个农场完成志书出版,20个农场完成志书定稿,其余农场已完成史料收集进入编纂阶段。带动垦区、农场自主开展史料收集、整理及志书编写,黑龙江垦区、新疆兵团已全面启动新一轮农场(团场)志书编写。

以“书”为媒,严把编纂关口,推出有影响力的精品志书。将精品意识贯穿编纂工作始终,严把编纂的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在南泥湾大生产80周年纪念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举行了《中国农垦农场志丛》首发仪式,《陕西南泥湾农场志》《北京双桥农场志》等全国农垦第一批20种重点农场志书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记录农场形成发展脉络、改革发展历程的大型丛书正式面世,成为外界了解农垦艰苦创业历程、感人至深故事和辉煌建设成就的窗口。“农场之志”进入公开发行渠道并被众多图书馆、博物馆、资料馆等机构收藏,产生良好影响。

以“人”为本,聚焦农垦先辈,挖掘农垦励志故事。以编纂农场志为契机,农场志编纂的支持单位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组织开展了“我的农场·我的故事”征文,征集农场创建历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决定、人物故事、纪实纪录,一批尘封的励志人物故事被挖掘出来,恢弘的创业情景再现在人们面前,舍己为国的奉献精神催人奋进。优秀征文通过新华网、学习强国号、中国农垦(热作)网、《农民日报》等媒体平台向社会进行了推送,反响强烈。部分征文已收入《农垦印迹》一书,公开发行。

以“馆”为窗,展示文化形象,推动农垦场史馆建设。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垦局联合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首次针对农垦场史馆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研究发现,近年来垦区借助修志编史良好氛围,自发建起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垦场史馆,累计有189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3家,平均面积1041平方米,年平均接待16865人次,平均馆藏实物展品468件,多数场史馆“一馆多用”,成为当地爱国主义、党史教育、科普实习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研究会遴选出44家特色场史馆编制成册,以“中国农垦场史馆巡礼”的形式系列推送,提高了农垦场史馆的社会知晓度,促进形成志书编纂与史馆展示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局面。

以“史”为核,深挖细研历史,推动农垦史编纂和农垦精神研究。农垦史与“两弹一星”史、三线建设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列为国史三大分史研究,编纂农垦史意义不言而喻。农场志编纂为农垦史编纂提供了资料准备、人才支持和氛围营造,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启动了新中国农垦史研究。期间,研究会还组织开展了农垦精神研究、农垦精神教育基地遴选,以丰富的场志资料诠释农垦精神的实质、特征和时代价值,让农垦精神成为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