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抽穗油菜花开的时节,沿着水泥路在田间地头行走,丰富多彩的农田林网景观,让大家体验了美丽农场的新“画廊”:河道两岸垂柳摇曳生景,灌渠两侧苗木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延绵而去,公园街道鲜花竞相开放……美丽农场的新画卷也在眼前徐徐展开。
“作为苗木管理的负责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仅给农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也让我焕发出了无限的热情。无论是产业还是生活,仿佛以肉眼可见的变化着。”江苏省淮海农场资源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顾明辉说。
农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转型发展的姿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淮海农场在整合原有单一种植的杨树林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林多样性”的理念,打造各富特色的农田林业景观和新型的苗木基地,营造出区域性的新亮点,也让景观林成为人们热衷打卡的“游乐点”。
“过去,农场到处搞杨树林种植,环境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开春杨树扬絮时节,不戴着口罩不敢出门,否则每年的鼻炎弄得我好难受。”多年来从事林管工作的唐林说,“而且杨树病虫害多了,生长速度也变慢了。”
为了科学统筹规划空间、互补农场生态功能,2014年年底,农场成立了资源开发管理中心,对整个农场林地资源进行整合,将林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推进。当年就整合140亩杨树林,在临海高等级公路沿线,发展梨园、桃园、石榴、冬枣等特色果园的尝试种植。之后通过优胜劣汰,积极调整果园果树品种结构,引进“皇冠”梨等新品种,成功培育富硒梨,并发展林下种养,仅这五年来,就实现收入1417.59万元,利润426.84万元。
2018年秋,为了推进生态农场建设,农场特地在场乡结合处,规划扩建了一条2400多米长、140多米宽的绿化带,引进5万多株优质中山杉苗,打造出了区域性的风光。如今五年过去了,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500多亩高标准高规格的绿色生态走廊,近两三年来,出售的苗木收入就有200万元。
生态环境的改变,受益的当然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近年来,农场充分运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采取集体、股份制和承租制的种植改革,全力实施淮海的生态绿化工程,通过单位种植、政策扶持、项目推进、辟建基地等多种形式,推进林地的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让农场生态绿化美起来,亮起来,多起来,真正让淮海的“生态农场”名片打得更响。
淮海还将苗木的发展与美丽农场建设和红色旅游产业相“嫁接”,对绿化苗木产业进行高标准长远规划。除职工传统种植杨树林的基础上,在发展方向上,资源开发管理中心牵头推进发展中山杉、栾树林、榉树林和多种复合特色绿化林;在拓展途径上,把原先不宜植林的高压线下、灌渠旁等区域打造景观绿化带;在小城镇品种布局上,采取20多种本土苗木绿化和外来景观树观赏兼顾,满足公园、街道、小区等种植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今年3月,15000株胸径为2-6公分的乌桕树苗,陆续栽植在占地200多亩的25条防风林地中。乌桕林这一大手笔的推进,有效提升麦稻田间乌桕林的自然风光,多维度提升农场生态绿化苗木的鉴赏性,仿佛让职工回忆起六七十年代农场乌桕林那姹紫嫣红的美丽时光。
生态绿化带来的变化和对未来可期的企盼,自然职工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我们要将红色资源与生态观光旅游相融合,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淮海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子平说。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