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中国农民问题解决有两大难点

时间:2004-04-0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763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自1997年起,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二是就业更加困难。这两大因素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直接导致农村市场萎缩。1998年起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出现减少或停滞现象。农村市场最旺的时候是1984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曾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2001年已降至37.38%,下降了15个百分点左右。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下降,其中有农民流动和农民进城消费的因素,但总体仍出现明显下降。
  
    其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之快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其中,对农业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指标: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二是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下降,即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食品开支的比例下降。2001年和1996年相比,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20.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1389.5元,而食品开支只增加109.3元。但其中仅外出用餐就增加了128元,城镇居民人均用于购买粮、油、肉、菜的支出实际减少了131.2元。如果再不做大城镇居民消费群体,农民从农业中增加收入几乎没有余地。
  
    其二,我国也正处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助于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但对扩大就业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加速发展,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面临着新的困难。过去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量非常大。但1997年起,乡镇企业总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2001年为1.31亿人,比1996年减少约500万人。由于就地转型出现困难,使得1997年起种植业、水产业及畜牧业就业人数出现反弹。
  
    因而,解决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增长问题,都必须加速推进城镇化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摘自: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